基于GI理念的非赢利城市公共空间规划分析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1 10:16
【摘要】:伴随城市化水平的快速推进,过去单方面依靠政府投资的做法已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城市公共空间需求;而近年来的城市经营策略使得我国城市建设中重赢利轻非赢利的现象丛生,非赢利城市公共空间规划进一步遭到侵蚀。因此,本文在规划领域首次提出了具有投资保障的GI概念,从理论基础到方法构建,再到实例应用,建立了一整套应对市场机制、具有投资保障的非赢利城市公共空间规划分析方法,以解决非赢利城市公共空间建设资金短缺、规划的市场应对能力不强等问题。 本文是理论与方法相结合的应用性研究。在社会福利最大化的前提下,本文利用赢利性城市用地反哺非赢利城市公共空间的原理,通过赢利性城市用地的经济作用机制研究,健全利益主体平衡和公众参与机制,完善城市规划编制方法,以提高规划方案在市场环境下的可操作性。研究利用数学模型将规划的内在经济作用进行抽象描述;利用计算机模型实现方案的三维可视化和自动化实时评估。最后,作者通过资料查阅、统计分析、实地踏勘、访谈调研等方法,选取中英两国代表性实例对本研究进行了应用验证。 全文共有六章。第一章为绪论,对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基本概念与范围界定、研究框架等问题进行了阐述;第二章通过大量相关文献综述提炼出研究的方向和思路;第三章通过相关理论分析演绎归纳了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方法支撑;第四章详述了GI非赢利城市公共空间规划分析方法的模型实现过程,并推算出一系列规划方案的经济规律;第五章通过英国Wicker地块旧城改造更新项目和中国杭州钱江新城开发两个实证研究,分别将本文研究成果在不同的社会经济背景和规划目标中进行了实践;第六章为结论和建议。 论文的主要结论集中在六个方面:(1)首次在规划领域提出了GI概念,利用赢利性城市用地反哺非赢利城市公共空间的原理,将土地价值剩余作为非赢利城市公共空间规划实施的自给资金来源;(2)为非赢利城市公共空间和赢利性城市用地平衡提供了理论和方法依据,得出单位面积各类用地对于非赢利城市公共空间的供给能力函数模型;(3)得出了城市形态对于非赢利城市公共空间供给能力的作用规律,并归纳了城市规划在确定土地开发强度指标时应避免的不经济问题;(4)通过数学函数和计算机三维模型的开发,实现了城市规划的自动化经济分析,也为公众参与、利益平衡提供了技术平台;(5)风险分析加强了规划方案应对市场环境变化的能力;(6)为规划方案优选提供“人——机——评价对象”的一体化评价模式。最后,本文指出了制度、社会经济以及土地开发环境对于该规划分析方法的约束,并提出了一系列相关建议,但仍不够全面和深入,解决这些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TU984.113
本文编号:2674123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TU984.1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坚强;“民主化”的更新改造之路——对旧城更新改造中公众参与问题的思考[J];城市规划;2002年07期
2 亢雁直;规划管理的经济利益和物权问题漫议[J];城市规划;2002年09期
3 冯健,周一星;1990年代北京市人口空间分布的最新变化[J];城市规划;2003年05期
4 陈锋;城市广场公共空间市民社会[J];城市规划;2003年09期
5 赵秀敏,葛坚;城市公共空间规划与设计中的公众参与问题[J];城市规划;2004年01期
6 石楠;试论城市规划中的公共利益[J];城市规划;2004年06期
7 杨松筠,陈韦;对我国住宅合理密度的初探[J];城市规划;2005年03期
8 桂晓峰,戈岳;关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资金问题的探讨[J];城市规划;2005年07期
9 吴可人,华晨;城市规划中四类利益主体剖析[J];城市规划;2005年11期
10 张泉;;权威从何而来——控制性详细规划制定问题探讨[J];城市规划;2008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汪德军;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利用效率研究[D];辽宁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吴可人;城市规划中四类利益主体剖析及利益协调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2 王庆琨;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及其评价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6741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fangdichanjingjilunwen/2674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