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法治论文 >

城乡法律传播效果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5 04:02

  本文关键词:城乡法律传播效果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良好的法律传播效果是法律传播活动的终极目标。从法律传播效果来看,长达27年的普法教育成绩显著,老百姓的法律素养明显提升,法制观念和公民意识不断增强,,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然而,在我国城乡社会阶层分化明显的现实国情下,法律传播的实际效果呈现出极大的地域性差异,法律传播活动中“知沟”效应明显,特别是在我国城乡二元体制下的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差距尤为突出。 法律信息和知识作为民主社会的运作资源,理应获得所有人最大程度的共享,其传播的不平等指涉的是个人生存权和发展权的实践与否,社会能不能健康、稳定、持续发展的大问题。社会要稳定和谐、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文明进步,必须以有效的传播手段来促进各阶层平等接收到法律信息和知识。 本文以“知沟”假设理论为视角来探讨城乡法律传播活动中的“知沟”效应,从如何最大程度地消除法律知识和信息的不平等,保障个人生存权和发展权,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角度,来深入考量法律传播效果。 论文共有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对“知沟”假设理论的概念与“知沟”假设的中国化进行了解读;第二部分梳理了目前我国城乡法律传播效果现状;第三部分是对影响城乡法律知识沟形成的因素分析;第四部分论述了城乡法律知识沟的蝴蝶效应与马太效应;第五部分对如何消解法律传播中的“知沟”效应,实现有效传播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城乡 法律传播 知沟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20.0;G206
【目录】:
  • 内容摘要4-5
  • Abstract5-7
  • 引言7-8
  • 一、“知沟”理论解读8-11
  • (一)“知沟”理论的内涵8-9
  • (二)“知沟”理论的中国化9-10
  • (三)城乡贫富差距加大的现实10-11
  • 二、城乡法律传播效果现状11-18
  • (一)法律传播效果的含义11-12
  • (二)城乡法律传播效果12-18
  • 三、城乡法律“知沟”形成影响因素18-30
  • (一)经济因素:社会经济地位18-21
  • (二)社会因素:社会歧视21-23
  • (三)技术因素:数字鸿沟23-25
  • (四)个人因素:微观个人层面25-30
  • 四、法律大众传播的必要性30-32
  • (一)城乡法律“知沟”的“蝴蝶效应”和“马太效应”30-31
  • (二)法律信息与知识理应共享31-32
  • 五、法律传播中的“知沟”消解与有效传播32-38
  • (一)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大众媒介的普及程度32-33
  • (二)激发需求与动机33-34
  • (三)统一“主观信息需求”与“客观信息需求”34-35
  • (四)提高农民阶层的媒介素养35-36
  • (五)丰富传播层次,重视人际传播36-37
  • (六)传媒业要加强社会责任感37-38
  • 结语38-39
  • 参考文献39-42
  • 致谢4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瑶;;“知沟”与我国的贫富差距关系分析[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2期

2 徐琴;;从法律传播渠道视角论加强农民工的法律素质教育[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3 刘强;新闻媒介信用论[J];当代传播;2000年01期

4 陈奕;张立频;;“知沟”理论视域下的我国信息共享[J];当代传播;2008年01期

5 周e

本文编号:2666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2666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211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