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达加斯加学生习得汉语动态助词“了、着、过”的偏误分析

发布时间:2021-11-24 19:08
  本人认为学好一门语言离不开掌握好它的语法知识。于是本人选择研究语法方面的题目。而且动态助词“了、着、过”是现代汉语才出现的助词,它们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也占有重要的位置。本人主要通过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对比法和访谈法来完成本次研究。本篇论文的研究对象是马达加斯加菲亚纳兰楚阿大学孔子学院的汉语学习者,笔者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来研究他们对汉语动态助词“了、着、过”的掌握情况。本次调查一共有61名学生参与,他们是马达加斯加菲亚纳兰楚阿大学孔子学院的学生和江西师范大学的留学生。通过本次调查,笔者发现马达加斯加汉语学习者在习得汉语动态助词“了、着、过”的时候,偏误最多的是动态助词“了”。动态助词“了”的偏误类型主要有遗漏、位置不当、搭配不当、动态助词“了”与语气助词“了”的混用和动态助词“了”和动态助词“过”的混用。学生习得动态助词“着”的偏误类型主要有遗漏、句子成分不当和位置不当。马达加斯加学生习得汉语得动态助词“过”的主要偏误有遗漏、位置不当和动态助词“过”的其他偏误。产生这些偏误的主要原因是受到马达加斯加语负迁移的影响、受到目的语的干扰和学生的学习策略。本篇论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的主... 

【文章来源】:江西师范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对象
    (四)研究方法
        4.1 文献法
        4.2 问卷调查法
        4.3 对比法
        4.4 访谈法
    (五)前人研究综述
        5.1 动态助词“了、着、过”的语法意义与语法功能的研究综述
        5.2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相关研究
        5.3 汉语学习者常见的偏误研究
一、动态助词“了、着、过”的问卷调查设计与分析
    (一)调查问卷设计
    (二)调查方法
    (三)调查对象
    (四)问卷结果统计与分析
    (五)小结
二、马达加斯加汉语学习者习得动态助词“了、着、过”的偏误分析
    (一)动态助词“了、着、过”的偏误类型
        1.1 动态助词“了”的偏误类型
        1.2 动态助词“着”的偏误类型
        1.3 动态助词“过”的偏误类型
    (二)产生偏误的原因
        2.1 母语负迁移的影响
        2.2 目的语的干扰
        2.3 学习策略
三、对比分析
    (一)马达加斯加语“EFA”的语法作用
        1.1 表示完成
        1.2 表示偿还
        1.3 表示变化
        1.4 表示动作在进行
        1.5 表示动作已经结束
        1.6 表示经验
        1.7 表示动作即将开始
        1.8 马达加斯加语的时态
    (二)汉语动态助词“了、着、过”的语法作用
        2.1 动态助词“了”的语法作用
        2.2 动态助词“着”的语法作用
        2.3 动态助词“过”的语法作用
        2.4 动态助词“过”与动态助词“了”的对比
    (三)马达加斯加语副词“EFA”与汉语动态助词“了、着、过”的异同
        3.1 马达加斯加语副词“EFA”与汉语动态助词“了”的相同点
        3.2 马达加斯加语副词“EFA”与汉语动态助词“了”的差异
        3.3 马达加斯加语副词“EFA”与动态助词“着”的相同点
        3.4 马达加斯加语副词“EFA”与动态助词“着”的差异
        3.5 马达加斯加语副词“EFA”与动态助词“过”的相同点
        3.6 马达加斯加语副词“EFA”与动态助词“过”的差异
四、教学建议
    (一)针对教师的建议
    (二)教学方法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动态助词“着”“了”“过”的比较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J]. 金晓彬.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 2014(07)

硕士论文
[1]斯里兰卡学生汉语动态助词“着”“了”习得偏误分析研究[D]. 潘博妮(RMPP RATHNAYAKE).河北大学 2018
[2]母语为阿拉伯语的留学生汉语动态助词“过”的习得研究[D]. 杜朗.安徽大学 2017
[3]外国留学生动态助词“着”、“了”、“过”习得偏误研究[D]. 赵晓彤.黑龙江大学 2015
[4]英语为母语学习者习得汉语动态助词“了”的偏误分析[D]. 王永秀.安徽师范大学 2014
[5]动态助词“了”“着”“过”的偏误分析及对外汉语教学研究[D]. 张杨.黑龙江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5165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35165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536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