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being”翻译的哲学理据
发布时间:2017-10-16 06:48
本文关键词:再谈“being”翻译的哲学理据
【摘要】:"being"在西方形而上学的历史演变中具有断真、存在和述谓"三位一体"的功能,而在汉语中我们无法找到与其对应的词语,因而在"being"的翻译问题上存在众多的争议和困惑,至今尚未达成广泛的共识。由于中西思维方式、文化传统、哲学背景等存在较大的差异,其语言形式的表征也是迥然不同的,我们应根据不同时期、不同语境及其背后的哲学理据来权衡其翻译。"是"、"有"、"在"作为"being"的翻译各有其合理性和存在的依据,用一种译法代替其他译法是有失偏颇的,用确定的意义来翻译不确定的"being"在学理上也是难以成立的。
【作者单位】: 淮阴工学院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 “being”翻译 哲学理据 系词
【分类号】:H315.9
【正文快照】: 在西方哲学史上,最早将“being”作为基本范畴加以研究的是古希腊哲学家巴门尼德(Par-menides),随后“being”一直是西方哲学中的一个核心范畴,也是整个西方形而上学的基础。在不同的时期“being”具有不同的意义,任何一种确定的意义终将遭到质疑和修正,因而关于“being”的翻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商忠;;反义共字及其哲学理据[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本文编号:10412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yingyulunwen/1041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