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中国的生活》(第十六章至第十九章)翻译实践报告
发布时间:2017-10-29 11:10
本文关键词:《我们在中国的生活》(第十六章至第十九章)翻译实践报告
更多相关文章: 我们在中国的生活 文化翻译 目的论 目的原则
【摘要】:翻译是指将某一语言活动的言语产物转换到另一语言中去,解释和转述都可称作翻译,翻译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本文为英译汉翻译实践报告,翻译源文本为作家海伦·倪维思(Helen S.C. Nevius)的《我们在中国的生活》(Our Life in China),该书至今还没有英汉译本。该作品描述了倪维思夫人陪倪维思先生在中国传教的生活见闻,涵盖了19世纪中期中国政治、经济、宗教、哲学、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本报告选取作品中第十六章至第十九章(译文约17,000字)进行翻译,试图通过该作品的翻译,让读者了解19世纪中期来华传教士对中国的印象和影响。本报告一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引言,介绍了本翻译实践报告的目的和意义,同时简述了翻译实践过程:第二章为原文文本简介,主要介绍了文本的主要内容,并对原文文本特征进行分析:第三章为翻译理论及翻译原则,本章主要分析了汉斯·弗米尔翻译目的论和翻译目的原则:第四章为案例分析,是本文的核心部分,笔者根据翻译目的论和翻译目的原则,采用直译与意译、增译与省译、分译与合译、词性转换方法,对翻译文本进行了具体分析,并就文本中出现的翻译难点进一步剖析,分析长难句结构及探讨翻译中文化差异问题;第五章为总结,分别概括了翻译实践的经验与收获和翻译实践的问题与不足。本文以汉斯·弗米尔的目的论为指导理论,采取多种翻译策略进行文本分析,了解到自身翻译不足之处,促进自身翻译能力提高,并未他人研究此类文本提供宝贵材料。
【关键词】:我们在中国的生活 文化翻译 目的论 目的原则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H315.9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项目介绍9-12
- 1.1 项目来源9
- 1.2 项目的目的及意义9-10
- 1.3 翻译实践过程10-12
- 1.3.1 分析10
- 1.3.2 转换10
- 1.3.3 重建10-12
- 第二章 原文文本简介12-14
- 2.1 原文文本主要内容12
- 2.2 原文文本特征分析12-14
- 第三章 翻译理论与翻译原则14-17
- 3.1 翻译目的论14-15
- 3.2 翻译原则15-17
- 第四章 案例分析17-26
- 4.1 翻译方法17-22
- 4.1.1 直译加注法17-18
- 4.1.2 意译法18-20
- 4.1.3 增译法20-21
- 4.1.4 合译法21-22
- 4.1.5 词性转换22
- 4.2 翻译难点22-26
- 4.2.1 长难句翻译22-24
- 4.2.2 文化负载词翻译24-26
- 第五章 总结26-28
- 5.1 翻译实践的经验与收获26
- 5.2 翻译实践的问题与不足26-28
- 参考文献28-29
- 附录29-95
- 致谢95-9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任增强;;科技与传教:来华西士倪维思引种西洋果树[J];科技导报;2013年20期
2 何辉;;倪维思的中国观念[J];对外传播;2013年12期
3 胡宝芳;;倪维思传教法在中韩的影响[J];韩国研究论丛;1998年00期
4 王美秀;倪维思的“三自”主张及其反响[J];世界宗教研究;1998年01期
5 郑连根;;倪维思与烟台苹果[J];春秋;2009年06期
6 何辉;;倪维思眼中的中国人的信仰[J];国际公关;2013年06期
7 段怀清;;倪维思夫妇释经布道文之语言实验[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8 ;[J];;年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姜丽策;《我们在中国的生活》(第十六章至第十九章)翻译实践报告[D];广西师范大学;2016年
2 邵燕飞;试论倪维思的传教活动及其策略[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3年
3 赵爱芹;从信仰到世俗[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4 刘海亮;晚清传教士的教会自立思想[D];山东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1127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yingyulunwen/11127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