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之后:美国现代诗人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点化
本文关键词:翻译之后:美国现代诗人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点化
更多相关文章: 中国古典诗歌 现代诗人 诗歌理论 美国诗人 接受国 语言转换 巴斯奈特 中国古诗 语际 色味
【摘要】:正20世纪初以来,中国古典诗歌的英译成为影响美国诗歌创作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些翻译作品能够在被接受国落地生根,一方面当然是因为译文本身的魅力,另一方面还要归功于一些美国诗人对于译文的借鉴和模仿。雪莱在讨论翻译的困难时曾把诗歌比作植物,他认为,把一首诗歌从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就好比为了分析紫罗兰的色味成分而把它投入坩埚,转换完成了生命也结束了,要想保留诗歌的生命,就要把诗歌的种子移植到新的土壤中,让它重新长成植物。苏珊·巴斯奈特在引
【作者单位】: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金融贸易学院;
【分类号】:H315.9;I046
【正文快照】: 20世纪初以来,中国古典诗歌的英译成为影响美国诗歌创作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些翻译作品能够在被接受国落地生根,一方面当然是因为译文本身的魅力,另一方面还要归功于一些美国诗人对于译文的借鉴和模仿。 雪莱在讨论翻译的困难时曾把诗歌比作植物,他认为,把一首诗歌从一种语言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丽珍;;庞德与中国古典诗歌[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8年01期
2 林岚;;中国古典诗歌“音象美”的英译策略商榷[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3 冯占锋;;翻译标准多元化视角下的中国古典诗歌英译[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7期
4 吴景荣;;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J];外交学院学报;1986年02期
5 列维·道勒;陆晓光;;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叙事因素[J];文艺理论研究;1993年01期
6 闫凤霞;;中国古典诗歌英译中翻译标准的确定[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4年03期
7 林岚;;再现中国古典诗歌“音象美”的英译策略[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8 胡玢;吴斐;;驰骋古今,贯通中西——《中国古典诗歌英译理论研究》评价[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9 毛燕;;从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翻译看异化翻译的价值[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10 李裴;;中国古典诗歌批评鉴赏的不同层面——以唐诗《登鹤雀楼》为例[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月红;;中国古典诗歌翻译研究十余年综述[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蒋向艳;向着中西文化“第三元”的自觉探寻[D];复旦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瑞照;文学作品中的模糊语及中国古典诗歌模糊语的翻译研究[D];青岛大学;2013年
2 安允涛;论中国古典诗歌中的隐喻翻译[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3 宋贤雯;中国古典诗歌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4 胡梅红;组合关系和联想关系在中国古典诗歌翻译中的运用[D];苏州大学;2004年
5 袁训合;顺应论视角下的中国古典诗歌英译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5年
6 彭南丰;论中国古典诗歌《长恨歌》英译中意境的再现[D];南华大学;2011年
7 陈德喜;论中国古典诗歌翻译的模糊性[D];安徽大学;2007年
8 赵旭卉;中国古典诗歌翻译对美国现代诗歌的影响[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9 杨婷;中国古典诗歌的可译性[D];安徽大学;2007年
10 何华;中国古典诗歌英译研究[D];西北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1817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yingyulunwen/11817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