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标记理论的中国英语学习者否定表达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标记理论的中国英语学习者否定表达研究 出处:《吉林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英语中否定的用法灵活多变,对于中国学生来讲,是个难题。有时学生在学了多年英语后,仍对一些微妙的否定结构捉摸不定,难以理解。另外,由于不同文化的人们对外界认知的模式以及思维方式存在差异。英汉两种语言在短语、句子结构等的表现手法方面也必然存在着差异,否定现象也不例外。即使对中西方文化相对了解的英语专业的学生,在表达否定意义时也存在各种问题。本研究在分析大型语料库的基础上探讨中国英语学习者英语写作中的否定表达情况,数据来源于WECCL(中国学生英语笔语语料库)以及LOCNESS(The Louvain Corpus of Native English Essays),后者作为参照语料库。作者参照Quirk等在《英语语法大全》(A comprehensive grammar of English language)中罗列的英语中的否定词、否定短语、否定语法结构,在标记理论框架下对常见否定表达进行分类。然后分别在WECCL与LOCNESS中检索各类否定,人工对检索结果进行筛选,删除不符合研究需要的条目。通过统计有标记否定和无标记否定的使用频率和分布,分析WECCL和LOCNESS两个语料库中英语学习者和本族语学生否定标记性特征及非标记性特征。本文分六章。第一章是引言部分。作者简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作为语言中的重要范畴之一,否定现象一直以来都备受国内外学者关注。英语否定表达方式灵活,结构复杂。不论是理解还是输出,都给二语学习者造成很大困惑。有些句子没有任何否定标志,但却包含否定信息,表达否定态度,传达否定意图。英语专业学生作为高级英语学习者,词汇知识和语法知识相对比较系统和全面,有一定的跨文化跨语言知识储备,然而他们表达否定的方式也存在一些问题。通过与本族语大学生进行对比,可以得出中国英语学习者否定表达的总体趋势和特征,发现其与本族语大学生表达否定的差距,对英语教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第二章是文献综述部分。本章分为三部分。作者在第一部分着重介绍了语言学领域内对否定的分类。第二部分回顾了国外专家学者对否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在词汇句法层面上研究否定的结构和意义,特别是否定的句法结构和否定的辖域等问题;二是在语用层面上研究否定的预设以及元语言否定现象。第三部分详细介绍了国内否定研究的总体情况,主要围绕否定结构、否定词、否定焦点辖域和对否定用法的汉译与理解等几个方面。第三章是本文的理论框架。标记理论被广泛应用于分析语言各个层面的不对称现象。本文基于标记理论,对英语中否定表达进行了标记与非标记划分,并分析中国英语学习者否定表达的标记性和非标记性特征。第四章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方法。首先提出本文要解决的三个研究问题:1)中国英语学习者和英语本族语者英语写作中的否定表达在词汇层面有哪些特征?2)中国英语学习者和英语本族语者英语写作中的否定表达在语法层面有哪些特征?3)可能导致中国英语学习者与英语本族语者否定表达差异的原因有哪些?其次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工具,包括语料库和检索工具。最后,详细介绍了本研究的具体实施步骤。第五章是结果与讨论部分。通过在词汇与语法层面对WECCL和LONESS两个语料库进行有标记与无标记的否定检索,并将其使用频率和分布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得出WECCL和LOCNESS两个语料库中中国英语学习者和本族语学生否定表达的标记性特征和非标记性特征。词汇层面,英语学习者呈现出过度使用非标记性否定的趋势,且词汇手段过于集中,标记性否定总体使用远少于英语本族语学生,尤其是动词和名词否定使用不足。语法层面,英语学习者非标记语法否定使用与本族语学生略有差异,英语学习者过度依赖句子否定,尤其是情态动词否定。英语学习者在写作中没有重视标记性语法否定,总体使用较少且误用频繁。第六章结论部分首先归纳了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表达否定时,无论从词汇层面还是句法层面,都与本族语者有一定的差距。尤其是标记性否定表达,除了总体使用较少之外还存在误用、混淆等现象。本章还进一步梳理了本文的研究意义,以期对教与学两个活动有所启发。最后本章指明了本研究的局限性并给后续的研究提出建议。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H31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赖清燕;;背景知识对中国英语学习者听力理解的影响[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6年07期
2 程春松;;中国英语学习者增强语副词使用情况的调查研究[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3 徐海;;中国英语学习者需要什么样的例证[J];辞书研究;2009年02期
4 何影;梁茂成;;中国英语学习者写作中副词与形容词搭配的使用特点[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5 杨晓春;王晓雯;;中国英语学习者对调核的感知与理解[J];绥化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6 周大军;田少华;;中国英语学习者观念与策略的相关性研究[J];外语教学;2012年04期
7 刘希硕;;关于中国英语学习者重音分布情况的实证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年08期
8 刘祉灵;;对中国英语学习者英语元音卷舌化现象的分析(英文)[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9 张立飞,严辰松;中国英语学习者错误探源——用因子分析的方法[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10 胡行超;;通过隐喻提高中国英语学习者的文化意识[J];南昌高专学报;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王源;;中国英语学习者听力理解中语流切分能力的实证研究[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马书红;M.Th.B.Th.;;语言规约,文化概念与词的使用体验(英文)[A];2010年贵州省外语学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邵朝霞;;中国英语学习者词汇习得“石化”认知研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骆薇;;基于语料库的中国英语学习者口语情态动词使用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钟书能;;中国英语学习者英语名词化习得的认知语言学实证研究[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6 刘艳秋;;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及对策[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范琳;中国英语学习者叙述性语篇即时主题推理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2 顾晓乐;基于恭维行为的中国英语学习者语际语用能力发展之探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3 李更春;中国英语学习者程式语心理表征模式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4 孙炬;中国英语学习者中介语书面叙事语篇时序性的横断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5 龙翔;中国英语学习者言语交际中语用失误之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李有诚;[D];复旦大学;2012年
7 李宗宏;形式和内容图式对中国英语学习者文本理解的交互影响[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8 马书红;中国英语学习者对英语空间介词语义的习得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5年
9 闫秋燕;误读观照下的中国英语学习者诵读过程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聪;中国英语学习者情感概念逆向迁移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2 林岚;基于中国用户需求的英汉学习型词典微观结构的构建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3 彭立宏;中国英语学习者和本族语者的名词短语使用对比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4 邓元;水平配对对中国英语学习者合作写作中的二语学习的影响[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5年
5 吴秀秀;基于语料库的英语程式语习得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6 马艳;中国英语学习者空主语和空宾语的习失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5年
7 王晓芳;中国英语学习者Wh-疑问句习得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5年
8 荣丽娜;中国英语学习者对UP&DOWN的隐喻用法的习得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5年
9 吴佩倩;中国英语学习者中动结构习得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5年
10 甘霖;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词汇构式化能力培养[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3503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yingyulunwen/1350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