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纪末中国语境下民俗学汉译及其学术思想史意义
本文选题:十九世纪末期 + 民俗学汉译 ; 参考:《民俗研究》2017年02期
【摘要】:十九世纪末期中国语境下发生过两次由英国传教士及在华英人主导的民俗学汉语译介活动,相关文献至今未能得到有效梳理阐述。从学术思想史角度来看,这两次民俗学汉语译介成果未能成功介入现代民俗学的发生历程,是晚清民初中国民族运动背景下民国学者转求日本明治经验的学术选择结果。
[Abstract]:In the context of China in the late 19th century, there were two Chinese folklore translation activities led by British missionaries and Chinese and English people, and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has not been effectively combed and expounded.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history of academic thought, these two Chinese translation achievements of folklore failed to intervene successfully in the process of modern folklore, which was the result of academic choice of the scholars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who turned to the Meiji experience of Japa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Chinese national movement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the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作者单位】: 上海工艺美院工艺美术研究中心;
【相似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柳田国男;关敬吾;王汝澜;;民俗学研究的出发点[A];域外民俗学鉴要[C];2005年
2 萧放;;钟敬文与历史民俗学的学科建设[A];纪念钟敬文诞辰一百年座谈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钟敬文;;序言[A];域外民俗学鉴要[C];2005年
4 理查德·多尔逊;田小杭;;民俗学[A];域外民俗学鉴要[C];2005年
5 上野和男;陈秋帆;;都市民俗学[A];域外民俗学鉴要[C];2005年
6 石国义;;论民俗学在社会历史文化研究中的地位[A];水家学研究(四)论文集[C];2004年
7 肖立;;礼失求诸野:论钟敬文的民俗学研究[A];儒学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化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7年
8 陶思炎;;回忆钟老的几点教诲与鼓励[A];民间文化的忠诚守望者——钟敬文先生诞辰110周年纪念文集[C];2013年
9 刘铁梁;;村庄记忆——民俗学参与文化发展的一种学术路径[A];民间文化的忠诚守望者——钟敬文先生诞辰110周年纪念文集[C];2013年
10 田克华;;传统民俗文化在当代的退位与升温[A];荆楚文化与民俗论丛——1997—2001湖北省群众文化获奖论文汇编[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通讯员 王萍;云南省民俗学会成立[N];云南日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新兰 沙岩;芬兰民俗学: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3 本报记者 翟江玲;民俗学发展重在学科理论体系建设[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4 本报记者 杨敏;民俗学研究“盯上”网络空间[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5 ;民俗学小史[N];北京日报;2002年
6 曲彦斌;民俗学应为社会进步作贡献[N];光明日报;2002年
7 辽宁社会科学院 吴世旭;民俗学:先看懂自己[N];社会科学报;2004年
8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 黄敏辉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所 蔡丰明;民俗学真到如此境地了吗?[N];社会科学报;2004年
9 李霞;民俗学向哪里去?[N];中华读书报;2006年
10 张晶;《中国艺术民俗学》略评[N];光明日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龙;论新时期民俗学的发展阶段[D];山东大学;2007年
2 穆昭阳;中国现代民俗学发端史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3 王新艳;近代日本都市民俗学的发展对中国都市民俗学的借鉴意义[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盖新亮;常识——一个民俗学的范畴和研究向度[D];温州大学;2009年
5 廖尚可;顾颉刚早期民俗学理论与实践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6 杨春;民俗学田野调查的影视记录方法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7 娜布其;蒙古马鞍具的民俗学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8 琚利芬;洋节在上海发展转型的民俗学思考[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9 姚向奎;孙作云民俗思想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10 茅正圆;回归民俗的生活世界[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7607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yingyulunwen/17607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