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专业学生不同学习阶段写作中衔接手段运用的比较研究
本文选题:对比分析 + 二语写作 ; 参考:《科教导刊(下旬)》2016年11期
【摘要】:本研究以Halliday和Hasan的语篇衔接理论为理论框架,以英语专业二年级和四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其议论作文中衔接手段的共性和差异进行了对比分析,并考察了衔接的使用与作文水平间的相关性。统计结果与分析表明:(1)总体来说,衔接手段的使用与高低年级学生作文水平均呈显著相关性;(2)英语专业高低年级学生在各种衔接手段的运用方面都存在一定差异,部分衔接手段呈现出显著差异;(3)两个年级学生都存在一个普遍问题,即在作文中或多或少地使用了一些具有口语话特征的衔接手段。上述研究结果对英语写作教学具有一定的启示。
[Abstract]:Based on the textual cohesion theory of Halliday and Hasan and taking the second and fourth graders of English major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this study mak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cohesive devices in their discourse composition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use of cohesion and the level of composition is also investigated. The statistical results and analysis show that, in general, the use of cohesive devices i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the composition level of the students of higher and lower grades.) there are some differences in the use of various cohesive devices among the senior and junior English majors. There is a common problem in both grades, that is, some cohesive devices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poken language are used more or less in the composition. The above findings have some implications for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writing.
【作者单位】: 扬州大学;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二语具身语言理解的动感共振研究”(14BYY057) 扬州大学人文社科基金项目“英语学习者口笔语命题作文中叙事话语结构比较研究”(xjj2014-39)
【分类号】:H319.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淑萍;英汉衔接手段的比较与翻译[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2 从范黎;;从连贯和衔接手段看不同文体[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3 郑瑶菲;;英汉翻译中衔接手段的调整[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11期
4 黄文红;;语篇理解中衔接手段的应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08年11期
5 胡东平;杨思慧;余喜林;;从汉英衔接手段角度论“发挥译语优势”[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素质教育研究);2008年06期
6 刘自中;周玲;;英汉演说语篇中的衔接手段对比研究[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7 潘敏;范祥涛;;从《匆匆》英译看英汉衔接手段差异及处理方式[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10期
8 董娜;;英汉衔接手段差异性及在考研翻译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09年29期
9 唐平;孙]\0;;中国大学生理解英语衔接手段的实证研究[J];疯狂英语(教师版);2009年02期
10 周佳萍;;浅析英汉主要衔接手段[J];新余高专学报;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于强福;;政论文体双向平行语篇指称衔接手段对比研究及其翻译[A];第十四届全国科技翻译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睿婷;系统功能视角下政治文献中汉英衔接手段对比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5年
2 管园园;《中国文化学》第三至五章及第十二章翻译实践报告[D];广西师范大学;2015年
3 杨东杰;中美工科博士学位论文摘要中衔接手段的应用[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4 齐丹媛;商务语篇英汉衔接手段的对比和翻译[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8年
5 温玉斌;英汉衔接手段对比研究及其对英汉翻译的影响[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刘洋;一项培训大学生在写作中运用衔接手段的实验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7 辛晓萍;汉英衔接手段对比与翻译[D];山东大学;2010年
8 郭金鑫;政府工作报告中英文版本中衔接手段的对比分析[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静;一项汉英连续传译中衔接手段转换的实证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10 林林;从《围城》英汉对照本透视衔接手段的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8351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yingyulunwen/18351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