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英语论文 >

国外旅居经历对大学英语教师跨文化敏感度影响的调查

发布时间:2019-02-16 20:45
【摘要】:在现有的关于跨文化敏感度的研究中,虽然在跨文化敏感度的测量和评估上有不少新的发现和研究成果,但是国内对大学英语教师跨文化敏感度的研究在极大的程度上被学界所忽视。在国内的相关研究中,针对英语或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或研究生的跨文化敏感度的研究比较普遍。实际上,在大学校园里,基于语言文化不可分割的关系,作为大学教学的两个主体之一的大学英语教师的跨文化敏感度应该同样值得关注和研究。因此,本文把大学英语教师作为研究对象,以其国外旅居时长为观测点,探寻国外旅居经历与他们跨文化敏感度各方面的相关度,并且对大学英语教师提升自身跨文化敏感度提出较为具体的意见和建议,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丰富跨文化敏感度的相关研究。本文主要使用陈国民和Starosta的跨文化敏感度量表,对40名来自湖北工业大学和30名来自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的大学英语教师进行跨文化敏感度评估。同时,设计了一份问卷专门收集这些教师的国外旅居时长,然后综合他们跨文化敏感度的各项得分后,使用SPSS 19.0对相关的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本研究发现大学英语教师跨文化敏感度的高低与其国外旅居时间长短呈弱的正相关。在跨文化敏感度的五个子因素中,除了“尊敬文化差异”外,大学英语教师的“互动投入”,“互动信心”,“互动享受”以及“互动专注”都与其国外旅居时间长短呈弱的正相关。另外,6到9个月的国外旅居时间不仅可以极为有效地全面提升大学英语教师跨文化敏感度,并且可以极大地提升他们的“互动投入”和“互动享受”。而3到6个月的国外旅居时间也能极为有效地提升大学英语教师的“互动信心”。此外,本研究还发现受试英语教师的跨文化敏感度水平都较高,他们的“尊重文化差异”都得分较高且与国外旅居经历无关。除此之外,大学英语教师的跨文化敏感度的提升并不与其国外旅居时长呈完整的线性关系,超过9个月的国外旅居经历会造成大学英语教师跨文化敏感度得分的分化。基于以上调查结果,本文对即将出国进修的大学英语教师提出了一些关于跨文化敏感度的意见与建议:1.对于将要长期国外旅居(超过9个月)的大学英语教师,他们的跨文化敏感度各项水平(除“尊重文化差异”)都可能极大的受益于其国外旅居经历。2.对于将要中期国外旅居(6到9个月)的大学英语教师,他们国外旅居经历不但能全面提升他们跨文化敏感度总体水平及“互动投入”和“互动享受”程度,而且这一时长是最为经济和有效的,但他们可能需要进一步强化他们的“尊重文化差异”,“互动信心”和“互动专注”水平。3.对于将要短期国外旅居(6个月以下)的大学英语教师,尽管在旅居国外3个月后他们的“互动信心”可能会极大地提高,但是他们的总体跨文化敏感度水平仍需要有意识地提升。4.对所有大学英语教师而言,6到9个月的国外旅居是提升自身跨文化敏感度的最为经济、有效的时长。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湖北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H31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晓娇;;Cultural differences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J];文学界(理论版);2010年07期

2 丁杨;;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English Teaching[J];中国校外教育;2010年14期

3 杨文良;;Examining the Role of Cultural Relativism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J];海外英语;2012年09期

4 周培蕊;;Analysis of Culture Shock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J];海外英语;2012年15期

5 侯丽琼;;Reflections o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J];海外英语;2014年06期

6 杨芳;;The Impact of Language o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J];海外英语;2010年03期

7 张敏;段小涵;;Differences in Informal Time System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J];科技信息;2010年23期

8 陈忠敏;;Strategies of Improving Students'Cultural Background Knowledge in English Teaching[J];学周刊;2012年03期

9 蒋佩均;;A Pilot Study on Chinese Students’Intercultural Adaption in the UK[J];海外英语;2012年23期

10 周宇岚;;Politeness Principle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J];双语学习;2007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Koo Yew Lie;;A forest of language and intercultural literacy practices:the case of Malaysian multilingual learners in higher education[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2 ;Culture,Self-Construal and Self-Disclosure:Linking Culture to Communicative Behavior[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3 ;On Empirical research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4 John W.Berry;;Cross - Cultural and Intercultural Psychology:Comparative Studies of Human Behaviour in Cultural Contexts[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A Conceptual Approach to the“Insider”and the“Outsider”[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6 任秀珍;王宏伟;;A Study of Stereotypes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7 ;Culture and Cultural Identity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Promoting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Through Public Speaking Education[A];全球化中的英语演讲:挑战与创新——首届全国英语演讲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Hora W.Tjitra;;A Grounded Research on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 and Sensitivity of Chinese Professionals in International Industry[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Steve J.Kulich;;Analyzing Chinese Identity Today—New Insights into Identity Domains of Young Adults in Transition[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10 Guo Xiuzhen;Wang Mei;;Introduction of Culture into English Teaching[A];2013年教育技术与管理科学国际会议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松;跨文化语境下交际顾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丽娜;高中英语教学中文化失语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2 于婷;跨文化敏感度发展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的应用探究[D];苏州大学;2015年

3 刘欢;新疆高校英语专业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跨文化交际敏感度相关性研究[D];新疆大学;2015年

4 徐婷;新疆大学生和俄罗斯大学生“友谊”价值观比较[D];新疆大学;2015年

5 刘璐;大学生语用能力与跨文化敏感度相关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6 王琼;跨文化互动中人际关系管理[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年

7 金辉;小学生国外游学活动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年

8 张娇;[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5年

9 李妮;[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6年

10 梅俞杰;国外旅居经历对大学英语教师跨文化敏感度影响的调查[D];湖北工业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4248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yingyulunwen/24248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441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