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英语论文 >

中国英语学习者在空间介词习得中母语概念迁移的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07 01:44
【摘要】:自二十世纪50年代以来,语言迁移一直是二语习得研究领域的经典问题。在认知语言学的影响下,Pavlenko(1998)提出了概念迁移,迁移研究的焦点由此从最初的语言形式迁移转移到深层次的概念迁移上,概念迁移也成为了语言迁移研究的新方向。目前,国外针对概念迁移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其研究领域主要涉及空间、时间、运动等多个认知域。而国内的研究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不少学者开始从概念迁移的深层角度探究英汉介词的差异以及对中国英语学习者的影响,但实证研究还比较缺乏。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对空间范畴划分的不同,英语空间介词的学习一直是中国英语学习者难点所在。鉴于此,本文从概念迁移的角度,选取使用频率较高的介词“in”,“on”和“at”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英语空间介词使用中的概念迁移现象,并探索影响概念迁移的因素。为此,本研究提出以下三个研究问题:(1)在空间介词习得中,中国英语学习者母语概念迁移的程度有多大?在母语启动和非母语启动条件下,概念迁移程度是否存在差异?(2)在空间介词习得中,中国英语学习者母语概念迁移的特征如何?(3)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英语水平是否影响其母语概念迁移?本研究采用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结合的方法。以反应时、正确率以及概念迁移率为指标,对中国英语学习者的母语概念迁移进行考察。实验选取90名兰州交通大学非英语专业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另外选取15名来自该校的美国留学生作为参照对象。实验材料采用E-prime2.0编程后随机呈现于14英寸的电脑屏幕上。实验要求被试对材料进行在线语义判断,判断呈现的介词能否填入之前看到的英语空缺句当中。搜集实验中产生的所有行为数据,输入到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发现:(1)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对空间介词选择时,反应时间较长,正确率较低,概念迁移率较高,说明母语概念迁移的程度很大。母语启动条件下,概念迁移程度加剧。(2)在空间介词习得中,概念的正迁移和负迁移源自于语言间范畴划分的异同。概念范畴的完全对等会促进空间介词的习得,产生正迁移;概念范畴的部分对等会部分促进空间介词习得,但当学习者错误地认为完全对等时,则会阻碍对该义项的掌握,从而产生负迁移;概念范畴的不对等,即英语介词在汉语中出现概念空缺时,中国英语学习者错误地用汉语概念与英语概念进行匹配,则会产生负迁移。另外,英语空间介词的原型意义习得较好,而边缘成员更易发生概念负迁移。(3)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英语水平影响概念迁移的发生,母语概念迁移的影响会随着中国英语学习者英语水平的提高而减弱。该研究结果为大学英语教学带来启示。(1)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培养、强化学习者对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意识,不仅使学生从语言表达形式上认识到两种语言的差异,而且应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从深层次上帮助其认识两种语言在概念范畴和语义系统上的差异。(2)在课堂上,教师应增加英汉两种语言“概念差异”和“概念迁移”的教学内容。通过“对比分析”和“错误分析”两种教学方式,鉴别母语在英语学习中的正、负迁移的角色。另外,要增加语言输入量,让学生在大量具体的语言使用中,提高对这些简单词的认识,从而能正确使用。(3)针对不同语言水平的学生,教师应根据其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给予不同的指导,引导他们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逐步开展深层次的语言概念体系的学习,从而提高学习实效,最终能较好的掌握使用这门语言。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H319.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贾光茂;;中国英语学习者反事实表达使用情况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9年06期

2 唐颖;周金梅;;中国英语学习者篇章朗读中停顿的语音学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9年06期

3 王鹤云;;基于语料库的中外口语程式语的对比研究[J];文教资料;2016年24期

4 江蓉;;中国英语学习者在阅读理解中对逻辑连接词的掌握[J];文教资料;2006年18期

5 曾永红;张慕媛;;文本强化对中国英语学习者回指释义和阅读理解的影响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7年03期

6 于伟昌;苏慧红;;基于眼动技术的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词典使用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7年07期

7 梁原;;管中窥豹:中国英语学习者写作欠佳的几点原因[J];校园英语;2017年10期

8 徐知媛;王小潞;;中国英语学习者的隐喻理解策略及理解模型建构[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4年01期

9 方昊;;基于教学语法视角下中国英语学习者主谓一致习得状况初探[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2013年07期

10 黄瑞红;;中国英语学习者交际策略的使用特征研究[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骆薇;;基于语料库的中国英语学习者口语情态动词使用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王源;;中国英语学习者听力理解中语流切分能力的实证研究[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3 邵朝霞;;中国英语学习者词汇习得“石化”认知研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马书红;M.Th.B.Th.;;语言规约,文化概念与词的使用体验(英文)[A];2010年贵州省外语学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钟书能;;中国英语学习者英语名词化习得的认知语言学实证研究[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6 杨萍;;A Study of the Usage of SO in English Writing by Chinese EFL Learners[A];中国职协2014年度优秀科研成果获奖论文集(下册)[C];2014年

7 唐树华;;原型与意义推断-动词break之原型与意义推断实证研究[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8 钱娟;王立非;;“CCTV杯”英语演讲中的语块对比研究[A];全球化中的英语演讲:挑战与创新——首届全国英语演讲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赵翠莲;;中国英语学习者研习短语动词的理想词典——评介《牛津短语动词词典》英汉双解版[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葛诗利;陈潇潇;;中国EFL学习者自动作文评分探索[A];第三届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炎奎;中国英语学习者第二语言阅读和翻译中视觉词汇语义通达的眼动研究:语义通达新探[D];福建师范大学;2017年

2 马书红;中国英语学习者对英语空间介词语义的习得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5年

3 范琳;中国英语学习者叙述性语篇即时主题推理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4 孙炬;中国英语学习者中介语书面叙事语篇时序性的横断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5 曹宇;中国英语学习者二语搭配表征方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6年

6 顾晓乐;基于恭维行为的中国英语学习者语际语用能力发展之探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7 毛眺源;中国英语学习者导句语类(C)习得研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6年

8 徐风华;英语母语者与中国英语学习者体特征理解的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9 李景娜;中国英语学习者的外国口音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年

10 卢加伟;中国英语学习者二语会话中语用非流利的实证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方少华;中国英语学习者对英语双及物结构的习得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6年

2 冯晓;中国英语学习者对英语心理使役动词的习得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7年

3 邹勤;基于语料库的大学生英语议论文写作句法复杂性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9年

4 张辉;音乐训练对中国英语学习者超音段感知能力的影响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5 徐俪珑;中国英语学习者对汉语话题突出特性的习失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6年

6 吴娟;中国英语学习者在空间介词习得中母语概念迁移的实证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9年

7 Zaiets Olga;三种语言字幕模式对中国英语学习者附带词汇学习的影响[D];兰州交通大学;2019年

8 李慧;基于语料库的中国英语学习者学术写作中转述动词使用特征研究[D];南华大学;2019年

9 陈盼;中国英语学习者人称指称表达习得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9年

10 骆丹丽;功能几何框架下关于英语空间介词理解的对比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7832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yingyulunwen/27832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2d1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