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对华经济报道的批评隐喻分析
本文关键词:《纽约时报》对华经济报道的批评隐喻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1980年,Lakoff和Johnson在合著《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标志着隐喻的研究从修辞功能向认知功能转变。2004年,Charteris-Black在其专著《批评隐喻分析之语料库研究方法》中又提出一种新的隐喻分析方法——“批评隐喻分析”,该新方法将语料库语言学、批评话语分析、语用学以及认知语言学综合运用到隐喻的研究中。在隐喻认知功能的基础上,它特别强调了隐喻的社会功能。目前在国内批评隐喻分析的研究中,研究者选取的语料大多集中在具有明显意识形态的政治语篇,而看似相对客观的经济语篇的批评隐喻研究并不多见,为了给批评隐喻分析理论提供更加广泛的研究语料,本文将重点分析《纽约时报》这一美国主流媒体对中国经济领域的报道。本文在《纽约时报》的官方网站选取了2013年9月到2016年3月的90篇以中国经济为主题的新闻报道,建立了一个共计75491字的小型自建语料库。以Charteris-Black提出的批评性隐喻分析作为理论框架,通过隐喻的识别,阐释和说明三个步骤,并结合定量和定性分析对《纽约时报》对华经济报道中概念隐喻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并尝试探索隐藏在隐喻背后的意识形态、态度和价值观。研究表明,《纽约时报》对华经济报道中主要存在五类隐喻,分别是上下隐喻、生物体隐喻、旅行隐喻、战争隐喻和流水隐喻。本研究还揭示了隐喻意义的构建过程,并分析了经济隐喻的意识形态功能:评价功能,信息筛选功能和情感激发功能。本研究得出结论,《纽约时报》对中国经济的报道具有片面性,把中国经济增速的暂缓过度悲观化,并且把全球经济发展的不景气归结到中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塑造了一个负面的中国形象。该文旨在提高读者的批评性阅读意识,同时呼吁促进中美经济交流,维护中国在国际社会的良好形象。
【关键词】:概念隐喻 批评隐喻分析 意识形态 经济语篇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H31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10-14
- 1.1 Research Background10-11
- 1.2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11-12
- 1.3 Objectives of the Study12
- 1.4 Structure of the Study12-14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14-32
- 2.1 Review on Metaphor Studies14-19
- 2.1.1 Traditional Approaches to Metaphor14-15
- 2.1.2 Semantic and Pragmatic Approaches to Metaphor15-17
- 2.1.3 Cognitive Approach to Metaphor17-19
- 2.2 Metaphor Studies in Economic Discourse19-24
- 2.2.1 Studies Abroad19-22
- 2.2.2 Studies at Home22-24
- 2.3 Previous Studies on Critical Metaphor Analysis24-32
- 2.3.1 Previous Studies on Critical Metaphor Analysis Abroad24-27
- 2.3.2 Previous Studies on Critical Metaphor Analysis at Home27-32
-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Basis32-44
- 3.1 The Study of Conceptual Metaphor32-36
- 3.1.1 Classifications of Conceptual Metaphor32-34
- 3.1.2 Features of Conceptual Metaphor34-36
- 3.2 Metaphor, Ideology and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CDA)36-38
- 3.3 Critical Metaphor Analysis38-44
- 3.3.1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Critical Metaphor Analysis38-39
- 3.3.2 Defining Metaphor in Critical Metaphor Analysis39-40
- 3.3.3 Stages of CMA40-44
- Chapter Four Research Methodology44-47
- 4.1 Research Questions44
- 4.2 Data Collection44-45
- 4.3 Research Method45-47
- Chapter Five Data Analysis and Discussion47-76
- 5.1 Metaphor Identification in the New York Times47-49
- 5.2 Metaphor Interpretation and Explanation in the New York Times49-71
- 5.2.1 Up-down Metaphors49-53
- 5.2.2 Organism Metaphors53-59
- 5.2.3 Journey Metaphors59-65
- 5.2.4 War and Conflict Metaphors65-69
- 5.2.5 Liquid Metaphors69-71
- 5.3 Ideological Functions of Economic Metaphors on Chinese Economy in the New York Times71-76
- 5.3.1 Evaluation Function72-73
- 5.3.2 Information Selection Function73-74
- 5.3.3 Function of Arousing Emotion74-76
- Chapter Six Conclusion76-79
- 6.1 Main Findings of the Study76-77
- 6.2 Significance and Implications77-78
- 6.3 Limitations of the Study and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Researches78-79
- References79-84
- 个人简介84-85
- 导师简介85-87
- Acknowledgements8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利生;;谈谈 metaphor 的结构[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1年06期
2 张杰;朱亚梅;;The Application of Metaphor in Literature Works and Life[J];快乐阅读;2011年26期
3 潘丽霞;;A study of time-space metaphor[J];青春岁月;2012年16期
4 张积模;;浅析metaphor[J];英语知识;1998年09期
5 钟明国;隐喻与“metaphor”含义的对比研究[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6 范铎;;Metaphor Translation:A Cognitive Linguistic Approach[J];大学英语(学术版);2007年01期
7 李凡凡;;On Animal Metaphor[J];科技信息;2007年03期
8 贾燕梅;;The Complexity of Metaphor[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7年05期
9 贺华丽;;Working Mechanism of Metaphor Based on Conceptual Integration Theory[J];科技信息;2008年33期
10 王晶;;Metaphor and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J];科技信息;2009年1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An Overview of Metaphor Research[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一辑)[C];2007年
2 李妙;;隐喻力、创造力与儿童教学(英文)[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3 安虹;;A Comparative Study of Bird Metaphor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Poetry[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4 毛永波;;隐喻扩展与义项建立[A];中国辞书学文集[C];1998年
5 汤漫江;;A Contrastive Study on Information Transference From English To Chinese——An Analysis Of Two Chinese Versions Of A Tale Of Two Cities[A];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2005年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郭爱萍;明喻和隐喻的心理语言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徐章宏;隐喻话语理解的语用认知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2年
3 孙毅;隐喻机制的劝谏性功能[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4 尹丕安;R-A-C-C架构:《圣经》隐喻阐释的语用认知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辛;唐诗中花的概念隐喻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2 李颖;汉语“裸X”构式的多重压制模型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3 葛欢欢;认知语言学理论框架下的隐喻研究[D];西北大学;2015年
4 康永梅;内蒙古草原歌曲歌词中隐喻表达的认知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5 王小芳;批评隐喻分析视角下《人民日报》元旦社论(1978-2015)中的隐喻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6 程静;[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5年
7 黑丽莉;《丰乳肥臀》中的概念隐喻及其英译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8 武巧霞;《五号屠场》的隐喻研究[D];宁夏大学;2015年
9 明瑞龙;中国法庭话语隐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10 李燕飞;《动物园故事》连贯机制的认知诗学研究[D];宁夏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纽约时报》对华经济报道的批评隐喻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39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yingyulunwen/2839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