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译视角下《红高粱》文化诠释与英译策略
发布时间:2017-08-17 02:16
本文关键词:变译视角下《红高粱》文化诠释与英译策略
【摘要】:《红高粱》作为莫言获得诺奖的作品之一,将国人深爱的作品推向世界不得不归功于汉学翻译家葛浩文先生,译文在力保原文文化意境的同时采用了一系列变译手段给读者呈现了一幅中国抗日战争图。
【作者单位】: 邵阳学院外语系;
【关键词】: 变译 《红高粱》 文化诠释 翻译策略
【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刘宓庆与奈达翻译思想对比研究”(15C1254)
【分类号】:H315.9;I046
【正文快照】: 翻译作为一项文化传递活动,如果将其放在语际范畴下,它始终交织着两种语言。作为译者,不仅要求能够互转语言输出形式,更能在翻译过程中对文本进行一定程度操控和改写,即译者主体性发挥。文本作为真实的存在,注定了好的翻译无法脱离文本。正如《红高粱》英勇无比的抗日情节与荡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敏;;从“人”到“族”新读《红高粱》[J];四川戏剧;2006年06期
2 肖敏;;生命之源 鸿蒙之初——从“人”到“族”重读《红高粱》[J];电影文学;2007年02期
3 王一川;;《红高粱》的忘年兄弟[J];电影艺术;2011年02期
4 王猛;;对电影《红高粱》色彩张力的分析[J];大舞台;2013年04期
5 潘新宁;《红高粱》的失误及其原因[J];文艺争鸣;1987年05期
6 刘鸿庥;;《红高粱》:贵阳大专师生议论热点[J];电影评介;1988年07期
7 谭好哲;;《红高粱》阐释:理想与反思[J];电影评介;1988年08期
8 罗北凡;;谁说叫好必不上座——《红高粱》上座引起的思索[J];电影评介;1988年08期
9 ;中学生看《红高粱》[J];电影评介;1988年09期
10 安可;;关于电影《红高粱》的对话[J];党的建设;1988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一川;;养神还是养眼:文学与电影之间[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0年第4期(总第198期)[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为忠;《红高粱》为啥有“甄[味”[N];解放日报;2014年
2 李sパ,
本文编号:6866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yingyulunwen/6866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