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白先勇惯习的形成及其对《台北人》英译的建构
本文关键词:论白先勇惯习的形成及其对《台北人》英译的建构
更多相关文章: 文学惯习 翻译惯习 白先勇 《台北人》英译 互构
【摘要】:翻译研究的社会学视角方兴未艾。文章从布迪厄的惯习理论出发,探索白先勇文学惯习和翻译惯习的形成、特点与相互关系,揭示其翻译惯习形成是"结构化"了的结构以及这种惯习在其翻译活动中的"结构化"作用。然后以《台北人》为例,印证该翻译文本是白先勇的文学惯习和翻译惯习协同《台北人》译者群体惯习的"结构化",这种"结构"通过翻译场域进一步"结构化"社会,完成个体与社会的互构循环。
【作者单位】: 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
【关键词】: 文学惯习 翻译惯习 白先勇 《台北人》英译 互构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现当代文学在英语国家的翻译和接受”(13BYY041) 北京外国语大学校级规划项目(2013XG002)
【分类号】:H315.9;I046
【正文快照】: 1.引言惯习(Habitus)是个古老的概念,在《范畴篇》里,Aristotle用Hexis表达,指稳定而持久的一种存在或倾向(Simeoni 1998:15)。Hegel、Husserl、Weber、Durkheim、Mauss等哲学家和社会学家都使用过这个概念(Jenkins 1992:45),并赋予了不同的内涵。法国社会学家Bourdieu在196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丽华;鲜明可感 神采毕现——白先勇小说比喻艺术谈[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2 张翠;缟仙扶醉跨残虹——白先勇作品中的色彩运用[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6期
3 程新炜;论白先勇小说中的悲剧女性形象[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4 罗义华;白先勇小说审美意识论[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5 王甸成,郑玉铭;论白先勇小说中的女性形象[J];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S1期
6 黄宇晓;追寻自我的历程——白先勇作品中的“普遍性主题”与“历史主题”的消长和融和的关系[J];华文文学;2001年01期
7 李建东;沧桑回眸的伤悼——白先勇“感伤”小说管窥[J];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1年04期
8 王亚丽;梦与醉的诠释——运用尼采悲剧观解读白先勇两篇小说[J];集宁师专学报;2002年01期
9 王少杰;从白先勇小说《纽约客》看留学生作家的文化忧郁情怀[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10 欧孟红;试论白先勇小说的戏剧化[J];安康师专学报;2003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陆士清;白先勇与上海[N];文学报;2001年
2 陈美霞;跨界对话:白先勇研究的新进展[N];文艺报;2013年
3 马永春;白先勇:台湾现代文学的旗手[N];发展导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丁杨;白先勇:从小说大家到昆曲义工[N];中华读书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谢颖;期待文化的深度和力量[N];人民政协报;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远旺;论白先勇对人的存在困境的探索[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郭芳;论白先勇的救赎意识[D];吉林大学;2011年
3 丁莉;蚌病成珠:白先勇的悲剧心理透视[D];郑州大学;2007年
4 刘书慧;论白先勇小说的感伤意蕴[D];延边大学;2007年
5 孙秋英;论白先勇小说中的时间主题[D];扬州大学;2007年
6 张瑞;白先勇小说异族形象研究[D];暨南大学;2013年
7 张立新;白先勇小说艺术特征论[D];山东大学;2008年
8 司雯;东西方之间的游走:白先勇小说中的性别论述与精神怀乡[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9 颜呐;论白先勇对中国传统悲悯精神的传承和发展[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10 罗阳;白先勇同性恋小说论[D];重庆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7936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yingyulunwen/7936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