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对血管生成素功能的调控
本文关键词: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对血管生成素功能的调控
更多相关文章: 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 血管生成素 血管生成 核糖核酸酶
【摘要】:血管生成素(angiogenin,ANG)能有效促进血管生成和肿瘤细胞增殖,在肿瘤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其主要分子机制是通过核转位和激活PI3K/AKT/m TOR信号通路,刺激r RNA转录和核糖体生成.ANG也被发现在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和帕金森病(PD)患者中存在基因编码区的功能突变,表明其在运动神经元生理方面发挥作用,其缺陷是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一个危险因素.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ribonuclease inhibitor,RI)是胞内酸性蛋白质,由46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分子质量约为50 k D,当其与核糖核酸酶A(RNase A)结合形成复合物后,可抑制RNase A的90%以上活性,从而有效调节细胞内RNA水平.ANG具有低核糖核酸酶活性,是RNase超家族一员,与RNase A有着高度保守的同源顺序.序列、结构和酶学等分析表明,RI也能够与ANG紧密结合,且得到体外实验的证明.研究发现,RI具抑癌基因功能;RI与ANG在细胞内共定位;Co-IP和GST pull-down证实其相互作用,获取了RI与ANG在体内结合的直接证据;RI与AKT磷酸化表达负相关.在膀胱癌细胞及临床标本中证实了RI与ANG和PI3K/AKT通路分子表达的相关性及与肿瘤细胞生长与转移的关系.在细胞和动物模型研究表明,RI调节ANG活性的功能及其分子机制,即RI通过结合ANG而封锁其核转位和调控PI3K/AKT/m TOR信号通路及其相关通路交互应答(cross-talk)的能力,从而抑制肿瘤生长及转移.RI是一个有希望的抗肿瘤蛋白新药和血管生成抑制剂,可望成为基因治疗的靶基因.
【作者单位】: 重庆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重庆医科大学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
【关键词】: 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 血管生成素 血管生成 核糖核酸酶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81372203,No.81172424)~~
【分类号】:R363
【正文快照】: 1血管生成素在肿瘤血管生成及肿瘤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血管生成素(angiogenin,ANG)是1985年由Fett等[1]首先从人结肠癌细胞株HT-29的培养上清中提取,由123个氨基酸组成,分子质量约为14 k D的单链碱性蛋白质,具强有力的促进血管生成活性.目前认为,ANG参与血管生成的各个阶段,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田余祥,张毅,于秀萍,崔秀云;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基因在人乳腺癌中的表达及突变分析[J];肿瘤;2002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田余祥,王冬梅,崔秀云;人乳腺癌组织中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基因的表达分析[J];癌症;2004年03期
2 唐晓燕;章菊;夏俊;陈俊霞;崔秀云;;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与人乳腺癌细胞恶性增殖的相关性研究[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3 唐晓燕;夏俊;张克昌;陈俊霞;崔秀云;;转染人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4 陈俊霞,田余祥,傅攀峰,夏俊,阎平,崔秀云;转染人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基因对B16黑色瘤细胞及肿瘤转移的影响(英文)[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04年06期
5 席勇;邓燕杰;李坤;;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对卵巢癌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0年02期
6 刘宇;刘基巍;范丽昕;贾友鹏;曲范杰;;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在结肠癌中的表达[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0年06期
7 许凝,孙兵,李继良;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在肺癌中的表达[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5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俊霞;人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对肿瘤细胞生长、凋亡、转移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04年
2 卢行安;宫颈癌患者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基因突变分析和常见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技术体系的建立[D];大连医科大学;2007年
3 李坤;人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干涉载体的构建及其对肿瘤细胞生长的影响[D];大连医科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宇;间接ELISA法测定转基因小鼠及肿瘤患者的血清中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的表达[D];大连医科大学;2004年
2 王艇;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人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体内抑制B16黑色素瘤生长[D];大连医科大学;2004年
3 段莹;血细胞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基因突变分析的方法建立及对宫颈癌患者的检测[D];大连医科大学;2006年
4 褚颖豪;重组人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腺相关病毒表达对膀胱癌T24细胞侵袭和转移的影响[D];重庆医科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于秀萍,高颖,田余祥,崔秀云;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对小鼠S_(180)的抑制作用机制研究[J];实用肿瘤杂志;1999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健;;刺激血管生长的血管生成素已分离成功并对其基因进行克隆[J];国外医学情报;1986年04期
2 吴越;;血管生成素[J];国外医学情报;1986年05期
3 李凌云,张耀洲,郑一凡,胡国富,许正平;血管生成素对细胞核内功能的体外分析体系[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2003年04期
4 孟舒;血管生成素相关蛋白-2的研究进展[J];中国急救医学;2003年09期
5 朱月钮,周爱卿;血管生成素对血管生成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J];心血管病学进展;2004年S1期
6 赵蕾;母义明;潘长玉;;血浆血管生成素2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研究[J];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7 黄欣;王金凤;徐东刚;;血管生成素研究进展[J];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2008年02期
8 韩沙沙;王晓芝;;血管生成素4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1年06期
9 ;新发现的血管生成素[J];生物学通报;1986年08期
10 王冬梅;许正平;;血管生成素检测的临床意义[J];实用肿瘤杂志;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霞;徐虹;郭慕依;张志刚;张秀荣;赵仲华;;血管生成素样蛋白3在足细胞的定位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上册)[C];2010年
2 陈寒蓓;;酵母双杂交筛选与血管生成素样蛋白5相互作用的蛋白[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3 许正平;;血管生成素促进人细胞核中核糖体RNA的合成[A];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1年
4 徐东刚;马百坤;李莉;邹民吉;王嘉玺;;血管生成素相互作用蛋白的发现及其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验证[A];第七届全国肿瘤生物治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5 黄盛东;刘晓红;袁扬;龚德军;徐志云;;携带血管生成素的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对缺血性心脏病治疗的实验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胸心血管外科学术会议暨2007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青年医师论坛论文集心血管外科分册[C];2007年
6 李云玲;孙利;徐虹;郭维;饶佳;方征宇;姚婉彤;查锡良;;血管生成素样蛋白3调节人肾小球内皮细胞通透性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五次全国儿科中青年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上册)[C];2008年
7 周乃慧;范卫新;李梅云;;血管生成素在人毛囊的表达及其促毛发生长的作用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14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8 马舒贝;刘亢丁;;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血管生成素-1及2 mRNA的表达变化[A];第九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9 张媛莉;何慧娟;李守林;;(1,3)-Beta-D-葡聚糖对血管生成素-2表达及胞吐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3第十四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10 范卫新;唐唯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血管生成素在斑秃皮损中的表达[A];2009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向伟;血管生成素作用机制探索[D];浙江大学;2007年
2 陈永对;颗粒蛋白前体与血管生成素相互作用及其功能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3 赵佳;血管生成素负调节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的机制及对肿瘤细胞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继;血管生成素与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及其分子机制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宋金娜;血管生成素对黑色素瘤细胞生长及对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陈柏龄;慢病毒载体介导血管生成素-1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脑梗死的实验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07年
7 李云玲;血管生成素样蛋白3调节人肾小球内皮细胞通透性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8 周乃慧;血管生成素在人毛囊中的表达及其促毛发生长的作用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8年
9 杨剑丽;人bFGF的克隆及其对HeLa细胞生长和血管生成素表达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卫赛赛;血管生成素相互作用蛋白质的鉴定及其在细胞迁移中的作用[D];浙江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琳艳;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与血管生成素相互作用机制的初步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2 袁兵;非小细胞肺癌中低氧诱导因子-1α对血管生成素-2表达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3 赵佳;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对血管生成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李凌云;血管生成素作用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5 肖渝;血管生成素与颗粒蛋白前体相互作用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6 李振宇;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与血管生成素-1和血管生成素-2因子水平的相关性[D];中南大学;2010年
7 范玲玲;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对血管生成素核转移及对A375细胞增殖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谷峰;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玻璃体中血管生成素-2的表达[D];中国医科大学;2007年
9 沈卫;血管生成素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在Western blot实验中的应用[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胡华军;血管生成素相互作用蛋白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0314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iyanyixue/1031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