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的三维重建及虚拟解剖学研究
本文关键词: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的三维重建及虚拟解剖学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股前外侧皮瓣 旋股外侧动脉穿支 CTA 三维重建
【摘要】:目的 1、通过薄层连续CTA扫描显示旋股外侧动脉三维形态; 2、通过下肢CTA造影扫描数据,应用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对股前外侧穿支皮瓣进行模拟三维构建,了解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的数字化解剖基础,指导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的设计和切取。 材料和方法 1、个人计算机系统:硬件平台:CPU:IntelCore3i7-3610QM,显卡:Nvidia GeForce GT650M,内存:4G DDR3,硬盘:750G,显示器:华硕15.3,LED;操作系统:Windows8中文版,应用软件:Amira5.4.3。 2、下肢CTA造影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可视化初步研究:数据来源:南京市鼓楼医院CT室采集的15例(27侧)下肢CTA扫描数据集,扫描参数:层厚0.625mm,电压120.0KV电流70.0mA。造影剂选用非离子型碘造影剂欧乃派可。扫描范围从腹主动脉至足趾。将其数据以.DICM格式导出,使用个人计算机进行图像处理。利用Amira提供的画笔、套索、魔术棒重建等工具重建肌肉、皮肤,利用等值面重建骨骼、血管,多重显示图像并拟合,多方位旋转和多重组合显示血管、皮瓣、肌肉、骨骼之间的相互关系,利用自带的测量工具对穿支定位,观察记录股前外侧穿支动脉的位置、类型及血管外径,记录和描述观察数据和结果。 结果 27侧样本观察并记录到旋股外侧动脉穿支58条,平均每侧数据发现2.15±0.95支穿支,髂前上棘至髌骨外侧上缘距离平均为43.64±2.93cm(38.90-48.28cm),各穿支距离髂前上棘距离平均为22.86±3.17cm(17.84~31.82cm)。各穿支至髂前上棘距离占髂前上棘至髌骨外侧上缘距离比例平均为52.41%±6.52%(42.14%-69.78%)。穿支中肌间隙穿支14支,占24.13%,肌皮穿支44支,占75.86%。其中7(25.93%)侧数据发现1支穿支,13(44.44%)侧数据发现2支穿支,5(18.52%)侧发现3支穿支,3(11.11%)侧发现4支穿支(图3-2),未发现不存在穿支的样本。 结论 1、股前外侧区域髂前上棘与髌骨外侧缘中点附近存在解剖恒定、合适血管蒂长、外径粗大的穿支,具备行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的解剖基础; 2、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术前行CTA评估可以精确立体化的观察穿支三维形态、走行、位置,确定优势供区、优势穿支,对于皮瓣安全切取、减少对供区的损伤、减少手术时间具有巨大的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622;R322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胜华;王欣;朱东起;桂龙云;季冬;;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四肢远端软组织缺损[J];安徽医学;2010年05期
2 舒建国;肖方生;李良唯;;股前外侧肌皮瓣在手部挤压伤深度创面修复中的应用[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3 李幼琼,田勇,陈禹,鲁澄宇,苏略,董国军,李波,吕衡发;中国人颅脑数字化研究[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3年04期
4 田勇,李幼琼,郭京丽,刘敏,苏略,曲德伟,鲁澄宇;数字化颅脑结构体积及形心的测量[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年04期
5 刘宁;;穿支皮瓣修复的新进展[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6 陈惟昌,陈志华,赵天德,王自强;可视化人体的整体坐标系统[J];CT理论与应用研究;2004年01期
7 邝满元,姜平,彭汉忠;数字化可视人体在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简介[J];郴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8 梁爱荣;高海珠;何敏仪;何晓玲;肖绍升;;高频彩超在小腿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设计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1年35期
9 罗力生,张立宪,王志学;股前外侧皮瓣的血管分型[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1989年02期
10 张美超,廖进民,李敏,赵卫东;激光三维扫描系统重建下颌骨[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4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美超;赵卫东;李鉴轶;;激光三维扫描系统重建有限元仿真模型[A];'2003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2 詹朝双;庄君龙;朱亚文;;股前外侧皮瓣供养血管的相关解剖学研究进展[A];第三届全国解剖学技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李盛华;张彦军;;微创骨科与微创技术[A];首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科微创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汇编[C];2011年
4 丁伟;郑力文;胡寿勇;;股前外侧皮瓣在断肢再植(皮肤及血管缺损)中的应用[A];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分会第四届第三次学术年会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专病)建设骨伤协作组经验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8年
5 沈立锋;张春;张晓文;郭峭峰;马苟平;俞华军;钟甫华;;逆行股前外侧皮瓣转位修复膝下截肢后残端软组织缺损[A];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第十二次学术年会、杭州市中医药协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学术年会暨继续教育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章鸣;异位保存离体足跟皮瓣再回植技术修复足跟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陈铭锐;皮瓣静脉构筑的解剖学研究及其临床意义[D];第一军医大学;2002年
3 陆明;枕大孔区断面解剖与影像学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4 刘道明;利用“中国虚拟人”的三维重建构建外科三维诊疗平台[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2003年
5 姚学清;直肠癌直肠系膜全切除术的解剖学基础及临床应用[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2003年
6 刘强;心气虚证的数据挖掘和网络结构研究[D];湖南中医学院;2003年
7 廖进民;下颌骨整形手术的临床解剖学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4年
8 罗冠;虚拟人的运动生成及控制技术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4年
9 方驰华;肝脏管道系统数字化及虚拟肝脏的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5年
10 张元智;臂丛神经影像形态学和虚拟中国人女Ⅰ号臂丛、腰骶丛神经断层解剖学及可视化初步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傅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前臂内侧皮瓣穿支的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0年
2 王琦;股深动脉第三穿动脉游离皮瓣的应用解剖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袁巍巍;蒂瓣夹角对穿支筋膜蒂皮瓣存活影响的实验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4 黄江;60例游离股前外侧肌皮瓣术后供区并发症及功能评价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5 王颖;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在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及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6 李燕;下颌骨体部缺损钛板重建的三维有限元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7 王增;游离髂腹股沟皮瓣修复手部创面的解剖学基础及临床应用研究[D];泰山医学院;2011年
8 刘智伟;基于三维重建技术的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侧支皮瓣的临床应用[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9 齐向东;颞肌与帽状腱膜复合组织瓣动态矫正晚期面瘫的应用基础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2年
10 陈现红;颅颈结合区薄层断面影像解剖学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2372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iyanyixue/1237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