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波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c-Fos、c-Jun蛋白表达的影响
本文选题:冲击波 切入点:间充质干细胞 出处:《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年4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背景:目前,冲击波疗法被广泛的用于治疗骨不连、骨折延迟愈合和股骨头坏死以及运动系统慢性劳损性疾病,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但其作用机制并不明确。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作用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后c-Fos、c-Jun蛋白表达的变化情况。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分组设计,对比观察,于2007-03/2008-03在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完成。材料:骨髓来源于健康志愿者。方法:体外培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取P4代细胞,加入2.5g/L胰蛋白酶消化制成细胞悬液,用无血清低糖DMEM培养基调整细胞密度在1.0×109L-1的水平,然后取6mL细胞悬液,分装入6个1.5mL的Eerrendorf管内,1管为对照组,5管为诱导组。将诱导组Eerrendorf管置入体外液电冲击波碎石机中,采用最佳冲击波强度(工作电压8.5kV,脉冲次数为120次)作用于细胞,分别在作用后5,15,30min,1,2h提取蛋白质。主要观察指标:倒置显微镜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形态变化;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测定细胞生长曲线;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c-Fos、c-Jun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接种于培养板,细胞呈圆形,24h后,细胞开始缓慢分裂、增殖,半量换液后见贴壁细胞形态呈梭形。第3天后细胞增殖加快,呈团簇集落样生长。10~14d各个细胞克隆增大,直至铺满培养板底面达到融合状态。传代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呈圆形,24h内完全贴壁,形态与原代培养的细胞类似,1周左右达到完全融合,呈漩涡状排列。传至10代以后,细胞分裂增殖速度明显减慢,细胞逐渐老化。②四甲基偶氮唑盐结果显示:原代及P2、P3代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长曲线呈S型,在第3~5天为增殖旺盛期。③体外冲击波诱导后,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c-Fos、c-Jun的磷酸化水平开始增高,分别于30,15min后达高峰,分别为对照组的2.56倍,1.68倍(P0.01),之后逐渐下降;c-Fos、c-Jun的总量未见明显变化(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后,呈现了细胞内c-Fos、c-Jun蛋白活性增高的变化。
[Abstract]:Background: at present, shock wave therapy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treatment of nonunion, delayed union of fracture and necrosis of femoral head, and chronic strain disease of motor system.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hanges of c-Fosn c-Jun protein expression in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treated with 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Completed in the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Pathology, College of basic Medicine, Jilin University, 2007-03 / 2008-03. Materials: bone marrow derived from healthy volunteers. Methods: human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were cultured in vitro and P4 passage cells were taken. The cell suspension was digested with 2.5g/L trypsin. The cell density was adjusted to 1. 0 脳 109L-1 with serum free low glucose DMEM medium. Then the 6mL cell suspension was obtained. Six 1.5 mL Eerrendorf tubes were divided into 5 tubes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Eerrendorf tubes of the induction group were placed in the extracorporeal hydroelectric shock wave lithotriptor. The optimal shock wave intensity (working voltage 8.5 kV, pulse number 120 times) was applied to the cells. Main outcome measures: morphological changes of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were observed by inverted microscope. The expression of c-Fossin-c-Jun protein was detected by Western Blot. Results the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BMSCs) were inoculated into the culture plate for 24 hours, and the cells began to divide slowly and proliferate. The morphology of adherent cells was fusiform after half fluid exchange, and the proliferation of adherent cells accelerated after 3 days, and each cell clone increased after 10 ~ 14 days of cluster growth. The cultured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were completely adhered to the wall within 24 hours, and the morphology was similar to that of the primary cultured cells for about 1 week. The mesenchymal stem cells were arranged in a whirlpool shape. After 10 passage, the mesenchymal stem cells were arranged in a whirlpool shape. The cell division and proliferation slowed down obviousl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growth curve of primary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BMSCs) of primary generation and P2P3-generation was S-shaped, and the proliferation exuberant phase was 3. 3 in vitro shock wave induction on the 3rd day. The phosphorylation level of c-Fosn c-Jun in human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began to increase and reached its peak after 30 minutes. It was 2.56 times as much as 1.68 times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1), and then decreased gradually. The total amount of c-Fossin-c-Jun did not change significantly. Conclusion: the activity of c-Fosn c-Jun protein increased after cultured human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were exposed to shock wave in vitro.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脊柱外科;吉林大学第一医院骨关节二科;
【分类号】:R32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于铁成,郑学清,徐莘香;冲击波原理和生物学作用[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3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付小兵!100037北京,杨银辉!100037北京,孙同柱!100037北京,蒋礼先!100037北京,顾小曼!100037北京,常国有!100037北京,盛志勇!100037北京;两种原癌基因激活对肺内源性bFGF和TGFβ表达的影响以及与肺损伤修复关系的研究[J];创伤外科杂志;2000年02期
2 江毅,赖西南,王丽丽;P物质对培养成纤维细胞c-fos、c-jun表达的影响[J];口腔医学;2004年01期
3 于铁成,郑学清,刘一,赵松,徐莘香;冲击波对人T淋巴细胞增殖及分泌白细胞介素2的作用[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5年06期
4 朱金明,赖西南,王正国,王丽丽;P物质对大鼠成纤维细胞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3年01期
5 付小兵,顾小曼,孙同柱,孙晓庆,陈伟,盛志勇;体外刺激对培养成纤维细胞功能与表达c-fos基因的影响[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1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郑明;辛伐他汀影响兔下颌骨牵张成骨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2 陈悦;50Hz电磁场对牙乳头间充质细胞增殖、分化以及c-myc mRNA表达的影响[D];四川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朱金明;P物质对体外培养大鼠肉芽组织成纤维细胞内源性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影响[D];第三军医大学;2002年
2 江毅;P物质对培养大鼠肉芽组织成纤维细胞c-fos、c-jun表达的影响[D];第三军医大学;2003年
3 孟文;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与乳腺癌细胞增殖与转移的研究及临床意义[D];青岛大学;2003年
4 尹宁;丙泊酚、咪唑安定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Fos、Jun蛋白表达的影响[D];南京医科大学;2005年
5 郭文治;感觉神经肽P物质对糖尿病大鼠难愈创面的促愈作用及应用性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5年
6 王飞;大鼠脂肪干细胞(ADSCs)的培养、向神经细胞的分化以及BDNF基因和其受体trkB的表达[D];中南大学;2007年
7 周娅蕾;低强度脉冲电磁场对体外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影响[D];第四军医大学;2007年
8 迟戈夫;氟对成纤维细胞c-fos、c-jun表达的影响及意义[D];吉林大学;2007年
9 罗添华;冲击波对膀胱癌T24细胞阿霉素通透性的影响[D];山西医科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张勇,杜宏伟,邹仲敏,郭朝华,周进明,王劲,范文辉,罗成基,程天民;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部分生物学特性的实验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2 李培芳,,金方勤;液中放电冲击波和等离子体参数的计算[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1994年01期
3 傅文玉,路艳蒙,朴英杰;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培养及多能性研究[J];中华血液学杂志;2002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玉卓;陈红;;脐血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诱导成肝细胞的研究进展[J];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2008年02期
2 杨光忠;陈文明;;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调节功能[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年31期
3 冯德鹏;李雪莉;范炎;;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进展[J];国际老年医学杂志;2010年05期
4 程庆;白志明;;间充质干细胞归巢的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1年09期
5 禹亚彬;储建;章世海;卞建民;;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分化为胰岛β细胞的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1年17期
6 杨兴肖;单保恩;;间充质干细胞对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免疫调节作用[J];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2011年03期
7 吴黎敏;林庆凡;李航;李黎洪;张劲帆;;人腹膜中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J];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2011年03期
8 朱少芳;何援利;付霞霏;;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和超微结构[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9 包新杰;王任直;;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学特性[J];医学研究杂志;2011年05期
10 吴伟;季菊玲;王奎栋;李智耀;龚雨琴;季煜华;;去乙酰化酶抑制剂TSA对间充质干细胞C3H10T1/2增殖和成脂分化的影响[J];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巧稚;韩艺;赵宏贤;余鸿;刘广益;;当归诱导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和毒性检测的研究[A];中国解剖学会第十一届全国组织学与胚胎学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郭勇;张西正;郭春;魏严;李瑞欣;徐晓莹;张永红;;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中心肌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A];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2008年年会暨首届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朱恒;江小霞;刘元林;张毅;毛宁;;间充质干细胞选择性调节破骨细胞发育和功能[A];第13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C];2011年
4 张颢;陶艳玲;邱林;张伯龙;马军;陈志哲;刘拥军;韩忠朝;;一种具有免疫负调节功能的人脐带源间充质干细胞[A];第12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C];2009年
5 杨少光;池颖;戎丽娟;邢文;卢士红;赵钦军;马凤霞;韩忠朝;;不同来源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成血管内皮细胞的比较[A];第13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C];2011年
6 郭振兴;郑翠玲;陈振萍;董文川;杨仁池;;胚胎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对人Th17细胞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A];第12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C];2009年
7 吴英;朱恒;江小霞;孔维霞;刘元林;李秀森;张毅;毛宁;;分化后的间充质干细胞调节CD11b+单核细胞分化为破骨细胞[A];第12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C];2009年
8 郭勇;张西正;李瑞欣;郭春;闫玉仙;孙鹃;;冻存和传代后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样细胞分化[A];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暨首届生物医学工程前沿科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马晓荣;张胜利;吴齐全;高同斌;周君梅;谢华;陈方;;应用5-杂氮脱氧胞苷诱导人羊水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向成肌细胞样细胞分化的体外实验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小儿外科学术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张东辉;许永华;许琴;李建瑛;是文辉;李佳佳;卢开伯;邢彦超;于良宽;龙志新;;“三阶段法”分离培养与鉴定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A];第九届中国实验动物科学年会(2010新疆)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白毅;间充质干细胞可促进成熟树突状细胞增殖分化[N];中国医药报;2009年
2 徐机玲;姜跃进;我国骨髓干细胞移植技术获突破[N];中国医药报;2003年
3 徐机玲 姜跃进;骨髓干细胞移植我国实现新突破[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4 李长久 ;器官移植技术的发展和应用[N];经济参考报;2002年
5 本报记者 吴洁;打造新世纪朝阳产业[N];科技日报;2001年
6 记者 冯国梧;专家提出干细胞研究及应用须发展和监管两手抓[N];科技日报;2010年
7 本刊记者 建法 德易 特约记者 李翠平;京蒙干细胞公司:为打造人类健康和高品质生活创造新业绩[N];中国国门时报;2011年
8 王淑君 马浩剑;我市正式进军干细胞研究治疗[N];常州日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宋广玉 本报通讯员 陈宁 洪立军;自体干细胞应用从整形美容拓展到再生医学[N];南京日报;2011年
10 深圳特区报记者 范京蓉;5年专注研发 技术领先世界[N];深圳特区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飞;620nm非相干红光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光生物调节作用[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李东杰;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促进创面愈合及体外诱导分化为表皮样细胞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1年
3 赵迎泽;BMP9通过MAPKs通路调控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及其机制的初步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0年
4 孙昭;间充质干细胞免疫调节功能及其机制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7年
5 王海涛;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同种异体心脏移植免疫耐受[D];复旦大学;2007年
6 谢姜;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诱导转化成神经干细胞及其移植治疗脑出血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10年
7 刘丽辉;猕猴间充质干细胞联合非清髓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5年
8 杨礼庆;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基因转染对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的影响[D];中国医科大学;2006年
9 王丁;CD14~+单核细胞增强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抑制作用[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10年
10 李静远;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端粒调控机制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章守琴;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支持造血的体外研究[D];昆明医学院;2010年
2 张茜真;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鉴定以及干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诱导其重编程的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3 陈义;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培养及体外重建角膜后板层的初步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4 齐凯;人脐带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方法的优化初探[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5 马兰兰;不同胎龄人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6 田毅;人脐带Wharton's jelly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其与脑肿瘤干细胞共培养的实验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7 李敏;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三维载体接种方法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8 朱华民;两种细胞因子组合诱导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向肝样细胞分化的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9 周长辉;人脐带Wharton's Jelly及子宫内膜间充质干细胞免疫调节作用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10 肖盼;培养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构建组织工程角膜上皮层的实验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6449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iyanyixue/16449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