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实验医学论文 >

实验性淋巴瘀滞家兔模型的建立及其对肝组织结构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9-11-22 11:35
【摘要】: 目的: 器官的正常淋巴回流或引流,对于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具有重要作用;了解器官的正常淋巴引流,以及淋巴回流障碍对器官组织结构和物质代谢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生理和病理意义。众所周知,淋巴管道是一种单向引流管道系统,主要从各器官或组织回收液体、脂肪和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并以淋巴的形式注入血液,还具有清除细胞碎屑和病原体的重要功能。约占全身半数以上的淋巴,来源于腹腔内脏器官,尤其是小肠和肝脏。如果将胸导管结扎,运送来自肝脏和肠道的蛋白和脂类物质被阻断,是否严重影响蛋白和脂肪的运输以及物质的代谢?是否能够快速建立淋巴侧支循环?目前,学术界对此问题尚未达到统一认识。鉴于存在不同的观点,本实验拟通过对正常家兔和结扎胸导管模型动物肝组织结构特点的形态学观察,为探讨实验性淋巴瘀滞诱发肝组织结构变化,提供形态学实验证据。 方法: 1.实验动物与取材 选用5月龄家兔20只,体重2.5~3.0 kg,雌雄不拘,随机分为实验(手术15只)组和对照(假手术5只)组;实验前2~3个小时喂食脂类食物,6%水合氯醛(5ml/kg)耳缘静脉注射麻醉下,于腹部行胸导管结扎术。术后的实验动物,常规喂养,三个月、六个月分批取材,用于光镜和电镜组织样品的制备。 2.光镜样品制备与观察 肝脏石蜡包埋组织切片,行常规HE染色和光镜观察;冰冻组织切片,行5′-核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5'-Nase-alpase)组织化学双重染色和光镜观察;以显示肝脏细微结构以及肝内脉管系统的分布特点。 3.扫描电镜样品制备与观察 经5’-Nase-ALPase酶组织化学双重染色的肝组织标本,彻底干燥后不需金属喷镀,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二次电子图像和背散射电子图像,以显示肝组织内血管和淋巴管的分布特点。 4.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与光镜观察 对照和实验组家兔肝组织冰冻切片,行瘦素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光镜观察瘦素及其受体,在肝组织内各类细胞上的免疫反应阳性表达。 5.透射电镜样品制备与观察 肝组织标本行常规透射电镜样品制备,肝组织超薄切片,进行透射电镜观察;以揭示家兔肝组织的超微结构特点,以及实验性淋巴瘀滞对肝脏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 结果: 1.石蜡包埋组织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显示,对照组家兔肝组织结构清晰,肝小叶中央有一条延其长轴走行的中央静脉,肝细胞索和肝血窦以中央静脉为中心,向周围呈放射状排列。在汇管区或门管区,明显可见三类伴行的管道,即小叶间静脉、小叶间动脉和小叶间胆管;但是,淋巴管与组织间隙不易区分。实验组家兔肝组织的正常结构被破坏,大量肝细胞,尤其是近中央静脉的肝细胞,出现明显的脂质沉积或空泡样变;汇管区脂变不明显;肝小叶内脂质沉积,大量肝细胞结构被破坏,部分肝血窦消失,出现局部坏死,炎症细胞浸润。 2.冰冻切片酶组织化学双重染色光镜观察显示,家兔肝组织结构特点与HE染色切片相似;肝组织内淋巴管呈现棕褐色5′-核苷酸酶阳性反应,但是,只见于肝组织间质或汇管区内。毛细血管和小血管普遍呈现蓝染,为碱性磷酸酶阳性反应;较大的血管和小叶间胆管,也普遍呈现棕褐色5′-核苷酸酶阳性反应。 3.酶染切片扫描电镜观察显示,在5’Nase—ALpase双重染色的肝组织切片上,由于管壁具有大量铅金属反应产物的沉积,汇管区内小叶间动脉、静脉、胆管及其淋巴管,普遍呈现明亮的背散射电子图像;可能是由于这些管道性结构,均含有丰富的5′-核苷酸酶。 4.冰冻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光镜观察显示,对照组家兔肝组织的瘦素免疫阳性反应,主要位于肝细胞膜、脂肪细胞膜、贮脂细胞膜及其胞质。在实验组动物的肝组织,瘦素免疫阳性细胞与对照组相似,但是,免疫阳性反应明显增强;尤其是那些具有大量脂质沉积的肝细胞,普遍呈现瘦素免疫反应强阳性。 5.超薄组织切片透射电镜观察显示,对照组家兔肝组织上,可见肝细胞排列紧密,细胞膜凹陷形成胆小管,细胞内各类细胞器较丰富,不同形态和大小的分泌颗粒清晰可辨;此外,还可观察到肝血窦内皮细胞、库否细胞、贮脂细胞及其超微结构特点。然而在实验组家兔肝组织,肝细胞结构变化最明显,表现为线粒体肿胀,大量脂滴的沉积,细胞膜电子密度减低;储脂细胞周围大量脂质物质沉积,胶原原纤维增生;肝组织间质增宽,结缔组织增生,间质内大量脂质物质的堆积,甚至形成胶原原纤维样团块结构。 结论: 1.肝的淋巴主要通过胸导管来回流,腹部手术结扎家兔的胸导管,可成功建立肝淋巴瘀滞的实验动物模型; 2.实验性肝淋巴瘀滞影响肝组织内蛋白和脂质物质的转运,造成脂蛋白等物质的沉积,诱发肝组织出现细微和超微结构的变化。 3.家兔肝组织存在瘦素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淋巴瘀滞时免疫反应增强,提示肝脏可能是瘦素产生(贮脂细胞)和作用(肝细胞)的重要器官。 4.家兔胸导管被结扎后,肝淋巴侧支循环并不能迅速建立;提示肝淋巴瘀滞可能与脂肪肝等疾病的发生有关。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R-33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官颖鹏;毛细胆管超微病理变化的观察[J];电子显微学报;2002年05期

2 董培红;肝星状细胞与肝纤维化[J];临床医学;2005年11期

3 顾长海;李梦东;;肝腺泡学说的概念及其意义[J];国外医学(消化系疾病分册);1984年02期

4 何海燕;张立;王保芝;;胸导管淋巴引流或瘀滞及其对内分泌和代谢的影响[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5 张旭光,孙学东,于戈,王连华;胸导管结扎预防食管癌术后乳糜胸202例临床体会[J];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6期

6 张强伟;邢纬;王磊;徐军政;徐存拴;;大鼠肝纤维化及肝硬化成模过程中肝组织结构变化[J];河南科学;2009年05期

7 孙平;冯克俭;刘跃光;王莹;;家兔肝脏淋巴液生成机制的超微结构研究[J];解剖科学进展;2005年04期

8 杨春林;徐世杰;贺业春;王云祥;;胸导管的类型[J];解剖学报;1981年04期

9 赵玲辉,李玉兰,张莉,张雅芳,张云芳,王云祥;大鼠肝内起始淋巴管超微结构观察[J];解剖学报;2000年03期

10 赵玲辉,李玉兰,张雅芳,海力斯,王云祥;兔、鼠肝起始淋巴管的分布及形态学测量[J];解剖学报;1997年03期



本文编号:25644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iyanyixue/25644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74c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