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突状细胞调节T细胞免疫应答的分子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19 05:04
【摘要】:本研究主要分析外源性免疫调节剂百日咳毒素,和内源性免疫调节剂细胞 因子γ-干扰素,通过专职性抗原呈递细胞,树突状细胞(DC),调节T细胞免疫应 答和自身免疫病的分子机制。 百日咳毒素做为一种免疫佐剂,被广泛应用于Th1细胞免疫反应介导的实验 性自身免疫病的动物模型的诱导。百日咳毒素具有提升Th1细胞免疫反应的生物 学作用,使疾病的低敏感动物品系转变为疾病的敏感型。但对于百日咳毒素如 何加强Th1细胞免疫反应的细胞学基础,及其分子生物学机制仍未确定。DC对于 免疫反应的诱导和维持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激活初始型T细胞和启动自 身免疫反应。我们选择DC做为假定的细胞类型,来研究百日咳毒素的佐剂作用。 发现百日咳毒素处理过的DC,可以替代百日咳毒素发挥佐剂作用,加强诱导Th1 细胞免疫反应介导的实验性自身免疫葡萄膜炎。在体外,百日咳毒素处理过的 DC,诱导T细胞分泌Th1细胞免疫反应细胞因子-γ-干扰素。百日咳毒素在体外诱 导了DC的成熟,IL-12 和 TNF-α的分泌。在小鼠体内注射百日咳毒素处理过的 DC,增加了小鼠血清中的IL-12含量。进而发现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 (ERK)介导了百日咳毒素对于DC的生物学活性。当ERK信号转导通路被 抑制后,百日咳毒素处理过的DC的成熟程度和IL-12 和 TNF-α的产生明显降低。 体外诱导T细胞分泌γ-干扰素的能力,和体内诱导实验性自身免疫葡萄膜炎的能 力均受到抑制。因此,百日咳毒素通过DC的介导,促进实验性自身免疫葡萄膜 - 1 - WP=3 炎诱导。该研究工作,一方面阐明了百日咳毒素在体内作为免疫佐剂的分子作 用机制;另一方面,由于Th1细胞的分化是细胞免疫调节的关键问题,因为其在 自身免疫病和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的诱导,和抗感染免疫反应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故百日咳毒素处理过的DC,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体内外工作系统。其可用于研究 Th1细胞的分化机制,特别是观察抗原呈递细胞,提供那些关键性分子作用于初 始型CD4 T细胞,进而调节Th1细胞的分化。这些研究成果,也将为疫苗的设计 和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提供新的思路。 γ-干扰素,主要由活化的T细胞和NK细胞分泌,对多种不同类型的细胞行使 免疫调节功能的细胞因子。晚近发现γ-干扰素也可以由抗原呈递细胞,比如, DC和巨噬细胞所分泌。近年来的研究显示,γ-干扰素对于Th1细胞免疫反应介导 的多种实验性自身免疫疾病具有免疫保护作用,而在γ-干扰素基因敲除(GKO) 小鼠观察到多种免疫细胞的功能缺陷。我们假定DC的功能是异常的,γ-干扰素 的免疫保护作用来源于下调DC的功能,进而减弱T细胞的活化、增殖和分化。本 研究采用GKO小鼠,研究γ-干扰素对DC功能和细胞免疫反应的调控作用。数据显 示,GKO小鼠来源的骨髓源DC的体外分化和成熟没有明显改变,而其细胞因子分 泌、趋化因子受体表达和体外趋化功能发生改变。给GKO小鼠腹腔注射LPS,驱 动各器官的DC向脾脏迁移,观察到脾脏中积累大量DC。体内研究显示荧光素半 抗原致敏的GKO小鼠,荧光素阳性的朗格汉氏细胞(LC)在引流LN中大量积累。 在诱导实验性自身免疫葡萄膜炎的早期阶段,相对于免疫的正常小鼠而言,在 免疫的GKO小鼠引流淋巴结中,观察到DC的数量和表达CD40的APC的数量大量增 加。KLH抗原免疫GKO小鼠分析细胞免疫反应显示,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增殖、 和细胞因子IL-2产生都明显增加。进一步研究发现,GKO小鼠中CD4和CD25双阳 性调节性T细胞,在外周免疫器官的发育并没有受到影响。因此,γ-干扰素可以 负调控DC的迁移及T细胞免疫应答。该研究为探讨内源性细胞因子γ-干扰素,如 - 2 - WP=4 何调节机体免疫细胞,特别是DC,提供了一种可能的生物学机制;亦为基于γ- 干扰素和DC的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R392
本文编号:2589750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R39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罗玉燕;王群;;尖锐湿疣的细胞免疫学研究进展[J];热带医学杂志;2010年03期
2 王晶;胡晋红;朱全刚;彭程;;免疫新策略:经皮免疫[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6年05期
3 张艳丽;王娜娜;李风森;;从支气管哮喘、荨麻疹患者外周分泌物中分泌性免疫球蛋白A论“肺主皮毛”[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2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亮;抗角蛋白抗体特异识别的角蛋白模拟表位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1年
2 王晶;Toll样受体3、9在皮肤中的作用机制和信号转导通路研究及药物的干预[D];第二军医大学;2007年
3 李晓东;局部温热对HPV感染表皮朗格汉斯细胞功能活性的影响[D];中国医科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毕建军;组织工程皮肤种子细胞培养及免疫原性的初步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5年
2 洪玉晓;局部温热对小鼠表皮朗格汉斯细胞数量和形态的影响[D];中国医科大学;2007年
3 类振;5-ALA光动力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及与Ki-67、CD-1a的相关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5897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iyanyixue/258975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