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实验医学论文 >

流感病毒为载体的重组FLU-RSV疫苗株构建及免疫保护效果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24 12:11
【摘要】:研究背景呼吸道传染病至今仍然是世界上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FLU)和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则是重要的呼吸道病原体。目前,流感已有安全有效的不同类型疫苗,为流感的防控提供了保证。而RSV由于自身免疫特性,至今没有批准使用的疫苗,为其防控提出了挑战。RSV是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最重要的病原,也是造成老年人和免疫缺陷成人住院和肺炎死亡的重要原因。据统计,6个月以内的婴幼儿因RSV感染导致住院达70%,2周岁以内的儿童甚至高达99%。RSV因其致病范围广,病情高发,且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等,给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RSV属副粘病毒科肺病毒属的非节段性单股负链RNA病毒,含A、 B两个血清型。RSV基因组全长约15Kb,编码10种主要蛋白,分别由三个跨膜蛋白(G、F和SH)、两个基质蛋白(M和M2)、三个核衣壳蛋白(N、P和L)及两个非结构蛋白(NS1和NS2)构成,其中融合蛋白F(Fusion protein,F)和附着蛋白G(Attchment protein,G)是RSV激发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最重要的病毒蛋白。G蛋白易变异,并非感染和细胞融合所必须的;F蛋白能够稳定遗传,单独的F蛋白就可引起细胞融合病变。针对RSV F和G糖蛋白的全身性中和抗体能有效防止RSV再感染,因此RSV F和G蛋白已作为公认的保护性抗原和毒力致病分子。 疫苗是控制传染病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对于RSV而言,20世纪60年代,Fulginiti VA等研制的福尔马林灭活疫苗(FI-RSV)由于诱发Th2型免疫过激导致2名儿童死亡和80%住院以失败告终。目前RSV疫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载体疫苗、减毒活疫苗、亚单位疫苗、DNA疫苗、VLP疫苗,已有多种疫苗类型正在研制,但至今无获批的RSV疫苗可用。RSV疫苗的研究一直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从已有的研制中的RSV疫苗可见,注射免疫不能产生有效的粘膜和细胞免疫反应且免疫保护效果受限、DNA疫苗存在潜在安全性以及全长F、G蛋白疫苗存在潜在Th1/Th2失平衡等瓶颈问题亟待解决。近年来,随着流感病毒反向遗传学技术日亦成熟及流感病毒载体的自身优势,以流感病毒作为递送系统成功研发的RSV疫苗候选株能够产生双重免疫保护效果,且安全性高、易于操作,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有望为RSV疫苗研究提供新的思路。研究目的采用流感病毒反向遗传学技术重配筛选出流感病毒为载体的重组FLU-RSV疫苗株;对重组FLU-RSV疫苗进行全面的鉴定,进而免疫动物和攻毒,评价重组FLU-RSV疫苗的免疫原性和免疫保护性,为发展RSV疫苗和实现“一苗两用”提供思路和实验依据。方法和结果 第一部分流感病毒为载体的重组FLU-RSV疫苗株的构建及鉴定 首先,采用免疫抗原生物信息学预测和文献调研,筛选并确定RSV F保护性抗原表位F205-223(PIVNKQSCRI SNIETVIEF)和F255-278(SELLSLINDMPITNDQKK LMSNNV),以及G保护性抗原表位G142-204(QPSKPTTKQRQNKPPNKPNN DFHFEVFNFV PCSICSNNPT CWAICKRIPN KKPGKKTTTKPTK)。F保护性抗原表位使用GPG Linker连接,并将F205-223-GPG-F255-278命名为F, G142-204命名为G。将RSV抗原表位F、G和F+G分别插入到流感病毒非结构蛋白NS1基因片段中,基因NS1-F、NS1-G和NS1-F+G分别与双向转录表达载体pHW2000通过BSmBⅠ酶切、切胶回收、目的质粒与pHW2000载体连接、转化DH5α感受态及菌液PCR等构建重组质粒。当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PCR产物发现阳性条带、菌液送生工测序与预期序列吻合,表明重组质粒NS1-F、NS1-G和NS1-F+G构建成功。 重组质粒NS1-F、NS1-G和NS1-F+G分别与已构建的流感病毒7质粒PB2、PB1、PA、HA、NP、NA和M通过“7+1”组合,采用Effectene将流感病毒8质粒共转染COS-1/MDCK细胞,其中以重组质粒代替NS质粒进行转染;24h后将6孔板中的培养基换成0.8μg/mL TPCK胰酶的无血清DMEM培养液;48h后吸取上清进行血凝初检。当发现血凝阳性结果,将该孔的细胞及上清接种9日龄SPF鸡胚。3天后吸取尿囊液,进行血凝复检,结果显示阳性。重组FLU-RSV疫苗病毒液接种鸡胚,连传3代能稳定遗传,表明重组FLU-RSV疫苗株重配成功,我们将其分别命名为rFLU/RSV/F、rFLU/RSV/G和rFLU/RSV/F+G。 重配成功的重组FLU-RSV疫苗病毒株经接种鸡胚扩增、30KD超滤膜包浓缩、30%-60%蔗糖密度梯度纯化,测定其血凝效价和CCID50病毒滴度。Westernblot检测成功表达RSV特异性的蛋白,电镜观察发现重组FLU-RSV疫苗病毒株的大小分布及粒子结构符合流感病毒的形态特征,细胞培养显示重组FLU-RSV病毒可在MDCK、 A549和CNE-2Z细胞有效复制。以上结果表明,成功重配了流感病毒为载体的重组FLU-RSV疫苗株。 第二部分流感病毒为载体的重组FLU-RSV疫苗免疫原性和免疫保护效果评价 选用6周龄的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7组,每组30只。采用上述成功重配的rFLU/RSV/F、rFLU/RSV/G和rFLU/RSV/F+G疫苗株为实验组,同时设立104CCID50和105CCID50两个剂量组,并用0.01M PBS为对照组。小鼠按上述剂量进行滴鼻免疫,20μL/只。0天、28天免疫,共2次。免疫前、初免后4周和二免(加强免疫)后2周收集小鼠血清、肺鼻灌洗液及脾淋巴细胞悬液。取免疫小鼠血清测定针对流感病毒和RSV的中和抗体效价和针对RSV的IgG类抗体及亚型IgG1和IgG2a的滴度,用于评价重组FLU-RSV疫苗株的免疫原性;取小鼠脾淋巴细胞悬液测定针对RSV的细胞因子IL-2、IL-4、IL-5、IFN-γ和TNF-α,用于评价Th1/Th2系统免疫应答平衡;取小鼠肺鼻灌洗液测定RSV特异性的抗体sIgA效价,用于评价重组FLU-RSV疫苗株的粘膜免疫应答。实验结果表明,rFLU/RSV/F、rFLU/RSV/G和rFLU/RSV/F+G疫苗株在小鼠体内能够产生针对流感病毒和RSV的中和抗体,产生针对RSV的Th1型细胞免疫反应及粘膜免疫反应,且Th1/Th2免疫应答平衡,而PBS对照组阴性。同时,rFLU/RSV/F+G疫苗株的免疫原性优于rFLU/RSV/F和rFLU/RSV/G。由此初步推断,rFLU/RSV/F+G疫苗株是最有潜力的RSV候选疫苗株。 采用加强免疫2周后的各组小鼠,每组20只,分别用当前流行病毒株,即PR8流感病毒野生株(100LD50)和RSV A2株(2×106PFU/mL)对小鼠进行滴鼻攻毒,连续2周记录小鼠病毒攻击后的体重变化及存活情况。PR8流感病毒攻毒第四天测定小鼠肺和鼻甲骨组织的病毒载量,HE染色观察肺病理变化;RSV A2株攻毒第六天测定小鼠肺和鼻甲骨组织的病毒载量,HE染色观察肺病理变化,并计数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的炎性细胞总量及各个炎性细胞数量,主要包括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小单核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攻毒结果显示,rFLU/RSV/F、rFLU/RSV/G和rFLU/RSV/F+G疫苗株能对免疫小鼠产生有效的免疫保护效果,且免疫保护效率提示rFLU/RSV/F+G>rFLU/RSV/F>rFLU/RSV/G,进一步表明rFLU/RSV/F+G疫苗株具有显著地免疫原性和免疫保护效果,能有效提高机体的体液、细胞及粘膜免疫应答,是最有潜力的流感病毒为载体的RSV疫苗候选株。结论通过反向遗传学技术成功重配筛选出以流感病毒为载体的重组FLU-RSV疫苗株。鉴定结果显示rFLU/RSV/F、rFLU/RSV/G和rFLU/RSV/F+G疫苗株可在MDCK、A549和CNE-2Z细胞有效复制、重组病毒形态与流感病毒相符且表达RSV特异性的保护性抗原蛋白。免疫原性评价结果显示,重组FLU-RSV疫苗在小鼠体内能够产生针对流感病毒和RSV的中和抗体,产生针对RSV的Th1型细胞免疫反应及粘膜免疫反应。攻毒结果表明,重组FLU-RSV疫苗株对免疫小鼠具有显著的免疫保护效果,可以同时抵抗流感病毒和RSV的感染,且rFLU/RSV/F+G疫苗株突显更大的优势。以上研究为发展RSV新型疫苗及实现“一苗两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学位授予单位】:宁夏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373.13;R392
【图文】:

全序列,克隆载体


克隆载体pHW2000的全序列

克隆载体,体积


图 2 克隆载体 pHW2000Fig.2 The cloning vector pHW2000合成的重组质粒 NS1-F、NS1-G 和 NS1-F+G 及实体进行酶切,酶切体系如下:酶切反应体系体积(μL)组成 体积(μL)组成 体积(μL)组成1.5 BSmBⅠ 1.5 BSmBⅠ 1.5 BSmB4 Buffer 3 4 Buffer 3 4 Buffe34.5 NS1-G 34.5 NS1-F+G 34.5 pHW20

重组质粒,全序列


重组质粒NS1-F全序列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少慧;何雅慧;于伟;张眉眉;崔健秋;刘敏;付荣华;赵晓光;;辽宁省甲1亚型流感病毒HA1基因变异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7年12期

2 刘运芝;王大燕;黄一伟;赵翔;张红;陈长;李芳彩;高立冬;王媛;胡世雄;;湖南省2007-2008年A/H3N2亚型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特性研究[J];实用预防医学;2010年03期

3 李敏红;史雯;茅海燕;周敏;冯燕;卢亦愚;严菊英;龚黎明;葛琼;;浙江省流行性感冒病毒分离株HA1基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6年07期

4 李敏红;史雯;周敏;卢亦愚;严菊英;茅海燕;冯燕;龚黎明;葛琼;;浙江省流行性感冒病毒监测与HA1基因分析[J];浙江预防医学;2006年09期

5 韦北阳,朱既明;甲型流感病毒自然温度敏感株的宿主依赖性[J];病毒学报;1985年03期

6 刘海燕;林新勤;唐昭;秦剑秋;;流感病毒研究概况[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7 ;中国流感防控小史[J];科学中国人;2010年S1期

8 朱既明;任贵方;田淑芳;阮薇琴;张吕先;邓钢;陈春荣;;流行性感冒病毒重组的研究 Ⅱ.温度敏感母株的选育与性质[J];微生物学报;1981年01期

9 邱美珍;方芳;陈则;;流感病毒灭活疫苗研究进展[J];生命科学研究;2005年04期

10 刘倜;林艺;张圣洋;王爽;尹玉岩;李忠;王显军;徐爱强;毕振强;;山东省甲型H1N1流感病毒病原学及基因特性研究[J];病毒学报;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施建忠;田国彬;李雁冰;陈化兰;;遗传重组高繁殖力疫苗株H5N2(H5/PR8)病毒的构建和鉴定[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04学术年会暨第五届全国畜牧兽医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2 张丽荣;林毅雄;魏泉德;李红霞;;2007-2008年珠海地区H3N2亚型流感病毒HA1基因特性研究[A];2010广东省预防医学会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10年

3 George F.Gao;;猪与人H1N1亚型流感病毒遗传相关性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公共卫生学分会第二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曹颖莉;杨森;李英霞;陈虹;郭颖;;应用假病毒模型寻找H5N1高致病流感病毒侵入抑制剂[A];全国第十一届生化与分子药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李金楠;刘超;王丽君;郭宇;陈卫强;杨诚;饶子和;;H5N1流感病毒聚合酶的天然抑制剂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3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6 晏文君;马志永;;流感病毒RNPs核输出机制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公共卫生学分会第二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王玉娟;杨婧;王嘉榕;毕允晨;王俊峰;;西班牙流感病毒膜蛋白PB1-F2的溶液结构研究[A];第十六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0年

8 鲁梦婷;孙莎莎;杜宏超;郭健;迟万怡;施尧;林德贵;;H3N2亚型流感病毒犬的病例分析[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第二届中国兽医临床大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9 侯韶毅;张民秀;卢桂娟;高永锐;刘芳;陆增荣;黄伟坚;;猪流感病毒分离及表面抗原基因序列分析[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公共卫生学分会第二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李叶;廖明;辛朝安;;A型流感病毒对小鼠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A];人畜共患传染病防治研究新成果汇编[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陈芳 通讯员 贺黎;市疾控中心分离出3株A1型流感病毒[N];三峡日报;2006年

2 记者 林亚茗 陈枫 张胜波 朱晋 通讯员 粤科宣;广东甲流病毒尚未发现变异[N];南方日报;2009年

3 ;健康习惯比疫苗更能抵挡流感病毒[N];农村医药报(汉);2004年

4 张忠霞;美完成2000多种流感病毒基因组测序工作[N];医药经济报;2007年

5 刘英;我市采取措施积极防范[N];张家界日报;2009年

6 特约记者吴志军 通讯员郝成涛;病毒检测试剂形成配套体系[N];健康报;2009年

7 张忠霞;2000多种流感病毒基因组测序工作完成[N];人民日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刘霞;抱着“枪”睡大觉[N];科技日报;2009年

9 记者 冯海波 通讯员 刘慧婵 钟萱;三分钟便可筛查病毒[N];广东科技报;2009年

10 高原 黎藜 (记者 高原);美研究称人对甲流免疫力超出预想[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汪照国;2005~2011年青岛地区流感病毒监测与分子流行病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2 戴新宪;PI3K/Akt信号通路下游关键分子对甲型流感病毒增殖的影响[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3 刘洪波;流感病毒核酸测定分析前变量和生物危害暴露风险评估[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4 施强;上海地区人甲型流感病毒基因变异与季节性流行关系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5 刘瑜;新型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的设计、合成与初步活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6 万玉立;甲型流感病毒感染A549细胞的表达谱分析及相关基因功能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09年

7 范克伟;Itk信号转导通路在A型流感病毒与T细胞相互作用中的功能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2年

8 王佳;基于机器学习的A型流感病毒跨种传播和抗原关系预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9 张坤;豚鼠抗流感病毒相关因子研究及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致病力分析[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10 段跃强;A/Califonia/07/2009亚型猪流感冷适应减毒疫苗株的拯救及免疫效果评价[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卞成蓉;流感病毒为载体的重组FLU-RSV疫苗株构建及免疫保护效果研究[D];宁夏医科大学;2013年

2 田石华;重配制备B型流感病毒Vero细胞适应毒株及无血清微载体培养流感病毒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10年

3 王海静;应用SPR生物传感器快速检测A型流感病毒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周健;反向遗传学技术制备H1N1流感病毒Vero细胞适应毒株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10年

5 高蕾;中国部分地区猪血清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交叉免疫研究分析[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6 杨靖;甲型流感病毒M2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免疫保护性的初步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7 郭莹莹;A型流感病毒NS1抑制剂的计算机辅助设计[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8 展光建;犬H5N2流感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其分子生物学特征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9 吴昊;抗菌肽及纳米二氧化钛喷液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抑制作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孟静;甲型H1N1流感病毒毒株的分子特征及功能分析预测[D];山东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7688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iyanyixue/27688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cf4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