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导向融合蛋白的基因工程研究
【学位单位】: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1998
【中图分类】:R346
【部分图文】:
图4通过血清学反应确定的PE38蛋白分子的抗原决定簇区域的确定为将来消除PE的免疫原性以提高其药用价值提供以通过点突变在保留其生物活性的同时改变EP分子的抗原决刘日七学修饰的途径遮蔽其抗原决定簇,或者将点突变与化学修。毒素结构域的详解E的研究多采用蛋白工程的方法.先通过点突变或缺失突变导酸的改变,再研究其生物功能.目前对PE的分子结构及其与较深入的了解.域aI(Amnioacidl一52)
聚合酶削平,得到一个幻』、为3655b拌具有两个平末端的片段.片段自连,转化大肠杆菌DH5a感受态细胞,少量提取质粒,酶切,琼脂糖凝胶电泳筛选鉴定得到重红封贡粒pNL1.电泳鉴定图参见图1.2.对照哗M10经sall和Bgil双酶切,得到4个片段,2826、科2、255、162Pbs.阳性克隆经sall和Bgll双酶切,得到4个片段,2826、541、285Pbs.姻l除T绿脓毒素结构域bI中功能未知.包括一咐目互酉‘才的Cys在内的的15个氨基酸残基的编码(即编码氨基酸残基365一380肤段的基因),另外还删除了结构域nC端5个氨基酸的编码.这种构建方式比目前流行的构建方式PE38多删除了结构域n中的5个氨基酸.操作方式简洁明了、一步到位
由于是双酶切定向克隆,重组质粒pNLZ重组率很高,其酶切电泳鉴定也较为简单,同样以sal+lBal五Hl双酶切,能够切下2919,490Pbs两个片段的质粒即为阳性克隆.如图1.4可见,2,3泳道即为阳性克隆.图1.5为DNA测序图谱3.重组质拉pL卜[3、pLN4的构建3.1通过PCR反应扩增人源富含赖氮酸编码的基因片段A模板:人gIG4重链恒定区基因片段共加28饰s克隆于PBR322质粒中.碱变性法小量提取用作模板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叙亭;霍乱毒素B亚单位N-末端附加肽段降低其口服免疫原性[J];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1993年05期
2 付译节;杨莉;刘康;袁创;陈县城;魏于全;;日本血吸虫tetraspanins胞外环2编码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免疫原性的初步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年06期
3 袁小澎;邹全明;柏杨;张卫军;郭刚;谢庆华;刘开云;吴超;;幽门螺杆菌多亚单位融合蛋白疫苗的构建及免疫特性[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07年07期
4 易山;席晓蓉;施锐;杨芳;李敏;李鼎锋;孙茂盛;;两种HBsAg/GM-CSF融合蛋白在毕赤酵母中的分泌表达、纯化及其免疫原性比较[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07年10期
5 蔺昕;宗扬勇;许逊;田雨香;陈勋;舒新军;夏圣;王胜军;许化溪;邵启祥;;PTD-eGFP-△E250 mFoxp3融合蛋白的表达与穿膜能力鉴定[J];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年01期
6 潘志明;文科;游猛;耿士忠;方强;焦新安;;沙门菌鞭毛蛋白增强新城疫病毒融合蛋白在小鼠中的免疫原性[J];生物技术通讯;2009年06期
7 金亮;王宇;朱爱华;刘景晶;;鼻粘膜免疫融合蛋白Hsp65-6×p277预防NOD小鼠1型糖尿病的发生(英文)[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06年08期
8 邵锴;吴广谋;朱平;张国利;;HIV-Tat蛋白及其相关药物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诊断学;2008年04期
9 彭世泽;肖红剑;彭正华;毕妍伟;孙振璐;戴宗祥;高丹丹;徐维明;李智华;李健峰;;重组B群脑膜炎球菌fHBP融合蛋白的表达和免疫原性研究[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11年05期
10 陈春莲;万艳平;彭俊;;GFP-HPV18 E2及其突变体融合蛋白在真核细胞内的表达与定位[J];华夏医学;2007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聂凌虎;一组导向融合蛋白的基因工程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8年
2 徐越驰;组氨酸为活性中心的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和细胞自噬标记物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王玉梅;嵌合降钙素基因的构建及表达[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4 石炳兴;靶向溶栓抗凝双功能融合蛋白的构建表达及在血栓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4年
5 柏亚铎;犬瘟热病毒、犬冠状病毒入侵宿主细胞机制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6 张怀;人Hepcidin融合表达载体的构建、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制备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5年
7 徐海燕;人BAFF基因转染细胞及其单克隆抗体的生物学特性[D];苏州大学;2005年
8 蒋骅;GST-EGFR融合蛋白冲击树突状细胞治疗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体内外实验观察[D];浙江大学;2008年
9 刘荣;人4-1BBL/抗CD20融合蛋白增强抗CD3/抗CD20双功能抗体的细胞毒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10年
10 刘伟侠;显性负性突变体融合蛋白PreS2-TLM-ScFv-HBcDN抑制乙肝病毒复制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席晓蓉;HBsAg/GM-CSF融合蛋白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及其免疫原性研究[D];昆明医学院;2005年
2 陈亚波;新城疫病毒HN蛋白与F蛋白结构域共表达对细胞融合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6年
3 阴继凯;PTD-BCR/ABL SH3融合蛋白对肝细胞肿瘤杀伤作用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4年
4 逄媛;猪源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K88、K99,987P、F41双基因串联表达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8年
5 章建楠;嵌合HEV表位的HBcAg颗粒在毕赤酵母中的分泌表达[D];厦门大学;2008年
6 王刚;志贺毒素B亚单位与柯萨奇病毒B组3型VP1融合DNA疫苗的构建及其免疫效果的观察[D];河北医科大学;2005年
7 唐鹿群;hTERT与HSP70融合蛋白的构建及其对DC分化成熟作用的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7年
8 夏振娜;Tat融合蛋白制备和初步长期毒性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9 牛国宇;登革病毒1-4型E蛋白结构域Ⅲ融合蛋白的表达纯化及功能研究[D];宁夏医科大学;2010年
10 陈喆;幽门螺杆菌尿素酶B亚单位和细胞空泡毒素基因的克隆,表达和其融合蛋白免疫反应性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8579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iyanyixue/28579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