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实验医学论文 >

青岛地区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分析及金属酶、外膜孔蛋白oprD2基因的检测

发布时间:2017-10-09 05:16

  本文关键词:青岛地区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分析及金属酶、外膜孔蛋白oprD2基因的检测


  更多相关文章: 铜绿假单胞菌 耐药性 金属酶 外膜孔蛋白oprD2基因


【摘要】:目的了解青岛地区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菌株的耐药特征,检测分析金属p-内酰胺酶(MBL)分布和外膜孔蛋白oprD2基因缺失情况,为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收集2012年1月到2013年1月青岛地区3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临床分离的非重复铜绿假单胞菌共180株。VITEK2-compact微生物鉴定系统GNI卡进行细菌鉴定试验;K-B琼脂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E-test(IPM/EDTA)法进行金属酶表型检测;PCR技术进行金属β-内酰胺酶基因(IMP-1、IMP-2、VIM-1、VIM-2、 GIM、SPM、SIM、NDM)和外膜孔蛋白oprD2基因检测。 结果①180株铜绿假单胞菌中标本类型分布以呼吸道分泌物最多,占81.11%(146/180)。②180株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以ICU病房最高,占总数的50.56%(91/180);其次为呼吸科病房,占28.89%(52/180)。③180株铜绿假单胞菌中检出多重耐药菌株61株,泛耐药菌株28株,检出率分别为33.89%(61/180)和15.56%(28/180)。铜绿假单胞菌对氨基糖苷类药物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和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分别为60.00%、61.11%和40.00%;对喹诺酮类药物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44.44%和53.33%;对磺胺类药物复方新诺明耐药率为98.89%;对青霉素类药物哌拉西林耐药率为85.56%;对p-内酰胺/p-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物,包括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分别为63.89%和28.33%;对头孢类药物,包括头孢唑林、头孢呋辛、头孢噻肟、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头孢他啶以及头孢吡肟的耐药率依次为84.44%、83.33%、81.11%、72.22%、70.00%、49.44%和50.56%;对单环β-内酰胺类药物氨曲南耐药率为52.78%;对碳青霉烯类药物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38.33%和33.89%;对多粘菌素敏感率为100%。④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IRPA)的分离率为38.3%(69/180),69株IRPA中88.41%(61/69)的菌株为多重耐药菌株;40.58%(28/69)的菌株为泛耐药菌株。IRPA对20种临床常用药物中的16种药物的耐药率均在60%以上,仅对环丙沙星、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以及多粘菌素B的敏感度较高,其敏感率分别为47.83%、50.72%、62.32%和100.00%,且IRPA对17种药物的耐药率均显著高于ISPA菌株(P0.05)。⑤亚胺培南耐药组经E-test试验进行金属酶表型筛查有13株金属酶阳性,检出率为18.84%(13/69);亚胺培南敏感组未检出金属酶阳性菌株,检出率为0.00%(O/111)。亚胺培南耐药组经PCR扩增金属酶基因阳性的有11株,阳性率为15.94%(11/69),其中4株为IMP-1,7株为VIM-2,其他几种基因(IMP-2、VIM-1、SPM、GIM、SIM和NDM)均未检出;亚胺培南敏感组所有菌株各种金属酶基因均未检出。将耐药组与敏感组金属酶表型和基因型阳性菌株的检出率进行比较,耐药组的检出率显著高于敏感组(P0.05)。⑥亚胺培南耐药组有53株oprD2基因缺失,缺失率为76.81%(53/69);亚胺培南敏感组有12株oprD2基因缺失,缺失率为10.81%(12/111),耐药组oprD2基因缺失率显著高于敏感组(P0.05)。 结论①本地区铜绿假单胞菌分离菌株主要以引起患者的呼吸系统感染为主。②ICU是本地区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高发区。③本地区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情况严重,尤其是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其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等临床常用药物表现为不同程度耐药,仅对环丙沙星、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以及多粘菌素B较为敏感。针对该菌感染可以选择性使用敏感度比较高的含酶抑制剂类药物头孢哌酮/舒巴坦、氟喹诺酮类药物环丙沙星和氨基糖苷类药物阿米卡星,必要时可在严密监测肾功能的情况下考虑采用多粘菌素治疗。④金属p-内酰胺酶基因的存在和其产生的金属酶是青岛地区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的重要机制之一,酶的基因型主要为IMP-1和VIM-2。⑤外膜孔蛋白oprD2缺失推测为青岛地区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对亚胺培南耐药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 耐药性 金属酶 外膜孔蛋白oprD2基因
【学位授予单位】:青岛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446.5;R3416
【目录】:
  • 摘要2-4
  • Abstract4-8
  • 0 引言8-10
  • 第一章 材料与方法10-18
  • 1.1 菌株来源10
  • 1.2 主要仪器10-11
  • 1.3 主要试剂11
  • 1.4 细菌学鉴定11
  • 1.5 药物敏感试验11-13
  • 1.6 金属酶表型检测13-14
  • 1.7 金属酶基因与外膜孔蛋白oprD2基因的PCR检测14-16
  • 1.8 统计学分析16-18
  • 第二章 结果18-28
  • 2.1 铜绿假单胞菌的药敏结果18-23
  • 2.1.1 铜绿假单胞菌的标本类型分布18
  • 2.1.2 铜绿假单胞菌菌株的科室分布18-19
  • 2.1.3 180株铜绿假单胞菌的药敏结果19-21
  • 2.1.4 亚胺培南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药敏结果21-23
  • 2.2 铜绿假单胞菌金属酶表型和基因型检测结果23-26
  • 2.3 铜绿假单胞菌外膜孔蛋白oprD2基因缺失检测结果26-28
  • 第三章 讨论28-33
  • 3.1 青岛地区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特征28-30
  • 3.2 铜绿假单胞菌亚胺培南耐药与产金属酶的关系30-31
  • 3.3 铜绿假单胞菌亚胺培南耐药与外膜孔蛋白oprD2缺失的关系31-33
  • 第四章 结论33-34
  • 参考文献34-36
  • 综述36-47
  • 参考文献44-47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47-48
  • 致谢48-4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萍;丁云芳;;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0年08期

2 张永,唐英春;病原菌质子驱动型外排泵分子机制研究进展[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2004年01期

3 王洁;邵海枫;;肠杆菌科质粒介导喹诺酮类抗菌药耐药的研究[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8年01期

4 汪复;朱德妹;胡付品;阮斐怡;倪语星;孙景勇;徐英春;张小江;胡云健;艾效曼;俞云松;杨青;孙自镛;李丽;贾蓓;黄文祥;卓超;苏丹虹;魏莲花;吴玲;张朝霞;季萍;王传清;薛建昌;张泓;李万华;徐元宏;沈继录;单斌;杜艳;;2009年中国CHINET细菌耐药性监测[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0年05期

5 沈继录;朱德妹;吴卫红;王明贵;;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外膜孔蛋白OprD_2的研究[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1年04期

6 朱德妹;汪复;胡付品;蒋晓飞;倪语星;孙景勇;徐英春;张小江;胡云健;艾效曼;俞云松;杨青;孙自镛;陈中举;贾蓓;黄文祥;卓超;苏丹虹;魏莲花;吴玲;张朝霞;季萍;王传清;王爱敏;张泓;孔菁;徐元宏;沈继录;单斌;杜艳;;2010年中国CHINET细菌耐药性监测[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1年05期

7 曾章锐;邵海枫;王卫萍;黄梅;史利宁;王颖;范明;;头孢菌素敏感或中介的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机制的研究[J];临床检验杂志;2013年01期

8 陶晶;张俊丽;瞿婷婷;俞云松;李兰娟;;铜绿假单胞菌金属β-内酰胺酶分布及产金属酶检测方法比较[J];检验医学;2009年02期

9 钱小毛,赵仲农,王亚玲;绍兴地区铜绿假单胞菌亚胺培南耐药机制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年07期

10 陈瑞;唐英春;朱家馨;李建国;彭湘民;;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年04期



本文编号:9983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iyanyixue/9983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bed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