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领导决策论文 >

动态群体决策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6 13:06

  本文关键词:动态群体决策理论及其应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首先对群体决策问题的概念、特点、分类及研究发展过程进行了总结,并对群体决策问题各个分支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性地整理。基于目前的群体决策研究背景,提出了动态群体决策问题作为本文的研究重点。在对动态群体决策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概述之后,对交互式群体决策、多轮群体决策和多阶段群体决策等三类具体的动态群体决策问题进行了研究。 本文提出了动态群体决策问题这一个新的群体决策研究课题。指出了动态群体决策就是群体决策过程中各决策要素动态变化的群体决策。多数情形下,群体决策都包含多次群体讨论和方案评价过程。在多次群体决策过程中,各决策要素都有可能是变化的,具有动态特性。例如,决策个体给出的偏好信息可能会变化,决策问题的约束条件也可能会变化。这些可能变化的决策因素都会使得群体决策更加复杂。这类决策要素动态变化的群体决策问题就是本文讨论的动态群体决策问题。通过对社会活动和经济管理中的一些实际问题的讨论,进一步论述了动态群体决策问题具有时间关联性、决策的前后关联性等动态特性。交互式群体决策、多轮群体决策和多阶段群体决策都具有时间关联性和决策的前后关联性,都包含动态变化的决策要素,同属于动态群体决策问题。 对于一般交互式群体决策,本文对其决策流程进行了描述,,指出了两个不完善之处。一是决策群体对决策结果的满意度评价缺乏客观的、规范的评价方法,二是在意见反馈环节对于决策者如何调整其偏好信息缺乏有效的引导,决策者对偏好信息的调整具有随意性。一般交互式群体决策将群体交互过程分割处理,将交互式群体决策看作是单次群体决策的简单重复,实质上仍然属于静态群体决策。本文提出了满意度指标,作为决策群体对决策结果的满意度的客观评价指标。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群体交互达成一致的定义,指出了在意见反馈环节所采用的偏好调整方法应该保证能够达成群体一致,否则群体交互就是无效的。然后,本文提出了一种群体交互过程中的偏好调整方法,并证明了该方法能够保证达成群体一致。通过引入满意度指标和偏好调整方法,形成本文提出的改进交互式群体决策方法。 本文接着讨论了多轮群体决策问题。多轮群体决策是综合考虑群体交互过程中的各轮偏好信息的群体决策。一般交互式群体决策方法只根据最后一
【关键词】:群体决策 动态群体决策 交互式群体决策 多阶段群体决策 群体一致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C934
【目录】:
  • 中文摘要5-7
  • Abstract7-12
  • 第1章 绪论12-22
  • 1.1 研究背景12-17
  • 1.2 问题提出17-19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19-20
  • 1.4 研究思路、主要内容及成果20-22
  • 第2章 群体决策理论研究现状22-32
  • 2.1 一般群体决策理论研究现状22-27
  • 2.1.1 群体决策公理体系22-23
  • 2.1.2 个体偏好集结方法23-26
  • 2.1.3 群体决策支持系统26-27
  • 2.1.4 其他27
  • 2.2 动态群体决策理论研究现状27-32
  • 第3章 交互式群体决策的改进32-46
  • 3.1 交互式群体决策基本框架及其改进32-35
  • 3.2 满意度指标35-39
  • 3.3 偏好调整39-46
  • 第4章 多轮群体决策46-71
  • 4.1 多轮群体决策问题46-51
  • 4.2 满意偏好51-63
  • 4.2.1 最小矩阵距离法51-54
  • 4.2.2 加权平均法54-57
  • 4.2.3 权重向量近似法57-63
  • 4.3 修正权重的多轮群体决策加权算法63-71
  • 4.3.1 决策个体权重逆判方法64-65
  • 4.3.2 基于个体效用波动指标的权重修正65-66
  • 4.3.3 基于群体一致度指标的加权算法66-71
  • 第5章 多阶段群体决策71-87
  • 5.1 多阶段群体决策问题及模型71-73
  • 5.2 群体PARETO最优策略73-77
  • 5.2.1 解策略的定义73-75
  • 5.2.2 群体PARETO最优策略75-77
  • 5.3 群体满意策略77-83
  • 5.3.1 加权法78-80
  • 5.3.2 理想点法80-83
  • 5.4 计算实例83-87
  • 第6章 群体决策理论应用研究87-116
  • 6.1 360度绩效评价的多属性动态群体决策方法87-96
  • 6.1.1 360度绩效评价方法87-90
  • 6.1.2 多属性群体决策算法90-95
  • 6.1.3 多轮群体决策与绩效评价95-96
  • 6.2 证券投资分析的动态群体决策方法96-102
  • 6.2.1 证券投资层次分析模型98-100
  • 6.2.2 群体AHP算法与动态群体决策方法100-102
  • 6.3 企业绩效评价的群体模糊评价方法102-106
  • 6.3.1 企业绩效评价102-105
  • 6.3.2 群体模糊评价105-106
  • 6.4 项目投资分析的动态群体决策方法106-116
  • 6.4.1 项目投资概述107-108
  • 6.4.2 主要决策方法108-111
  • 6.4.3 动态群体决策方法111-116
  • 结论116-118
  • 致谢118-119
  • 参考文献119-132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132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刘智勇;;基于谱系聚类的群决策方法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年01期

2 杨雷;呙敏;;子群体间交互对动态群体决策观点收敛时间的影响研究[J];工业工程;2011年04期

3 卢志平;陆成裕;;基于决策偏好距离的多阶段群决策快速集结方法[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3期

4 潘青;李凡长;;动态模糊形式化关系群体决策方法[J];计算机科学与探索;2012年09期

5 陈晓红;刘智勇;;群决策冲突管理三维模型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8年03期

6 刘智勇;徐选华;;基于Shapley值的群决策冲突解决方法[J];统计与决策;2011年19期

7 娄帅;王慧敏;牛文娟;许叶军;;基于免疫遗传算法水资源配置多阶段群决策优化模型研究[J];资源科学;2013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邹艳;基于不同个体偏好表现形式的多阶段投票选择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2 陈岩;基于语言信息的群决策理论与方法研究[D];东北大学;2010年

3 张发明;动态群体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D];东北大学;2010年

4 丁勇;语言型多属性群决策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

5 靖可;技术灾害应急响应群决策方法研究与技术实现[D];东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明月;群体决策中知识学习对观点收敛时间的影响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2 习鹏;动态群决策偏好演化过程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3 申峰;基于ELECTRE-Ⅲ算法的多属性群决策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贵州财经学院;2012年

4 范永峰;基于群体协调的大群体决策支持系统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5 华峗;基于知识与观点动力学的动态群体决策仿真[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6 李鹏;基于数据仓库的高球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湖南大学;2010年

7 左文宜;社会学习对动态群体决策绩效的影响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8 呙敏;决策偏好对动态群体决策绩效的影响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9 刘飞;两类信息集结模式下交互式群决策方法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3年

10 潘青;动态模糊关系决策理论及其应用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动态群体决策理论及其应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88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indaojc/2688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4e9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