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决策风险管理浅析
发布时间:2017-03-27 05:11
本文关键词:公共决策风险管理浅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当前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贝克(Ulrich Beck)所界定的“风险社会”时代。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分工等发展力量的推动,人类社会在享受发达丰富的文明成果时,也在时时刻刻地遭受着与之相伴而生的“副作用”的威胁。这些“副作用”是具有系统性、普遍性、突发性的特点,单个个体或组织是无法应付的,必须动员整个社会的力量来应对。公共决策是处理社会事务的关键环节,也是“风险社会”中应对风险的战略性一步。已有的决策理论大多是是面对风险情景、应对不确定性的决策,是就风险论风险的处理方法。但反思风险决策,或更进一步拓展到一般性的决策,决策的情景、对象的不确定性在增加、复杂化,且决策过程本身也由于不规范、不科学、不民主存在风险。在公共决策中,基于“风险社会”时代背景的考量,建立制度性、常态性的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制度是应对这些“副作用”的必需之举,这也是当前公共管理的薄弱环节,具有现实的急迫性。理论研究上这也是一块耕耘不深的土地。 本文首先从社会定位的转变开始,引入“风险社会”的思想,将今天处于体制转型和和急剧变革的中国社会定义为“风险社会”,警醒人类在做决策时,注意工业文明的“副作用”。意在全社会树立、普及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知识,提高决策时对问题和决策行为的反思,促进社会事务和个人事务的风险管理技能的形成完善。 其次,当前中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发展的黄金时期,但也是社会矛盾的多发期、凸发期。作为社会决策体系核心的公共决策在化解社会矛盾、处理社会事务发面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但公共决策在体制转型期却面临着制度建设不完善、决策结构不合理、决策权责不对称、决策程序不规范等制度性问题。因此,注重公共决策全面风险管理,建立健全公共决策风险管理制度;优化决策结构设置,加强信息、参谋、咨询、决断、监督等子系统的协调,强化信息系统的基础性建设,增强参谋、咨询、监督的独立性和权能;设计科学紧凑的决策程序,发挥程序规范、公平、公开的科学作用;完善民主决策制度安排,引进现代化的决策理论和科学的决策方法,建立具有反思性的动态的公共决策风险管理系统。 最后,风险是面向未来的不确定性表现。公共决策担负着应对社会风险的重要职责。公共决策风险管理需要引入新的方法,本文主要阐述系统方法、比较方法、假设—演绎方法和权变方法的有机结合,并在此指导下建立公共决策风险管理的制度性应对策略。
【关键词】:公共决策 风险社会 风险管理 反思性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C934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引言7-9
- 1 公共决策风险管理研究的必要性9-16
- 1.1 基于社会的深刻变化认识公共决策风险管理研究的必要性9-12
- 1.2 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实践亟需公共决策风险管理研究12-16
- 2 公共决策风险管理理论综述及反思16-23
- 2.1 托马斯R.戴伊关于政策分析的模型16-17
- 2.2 公共决策逻辑导向17-18
- 2.3 基于问题性质对决策的认识18-20
- 2.4 西蒙的有限理性决策理论20
- 2.5 卡尼曼的预期理论20-21
- 2.6 反思21-23
- 3 风险及其管理与公共决策23-34
- 3.1 风险及其管理23-27
- 3.2 公共决策27-30
- 3.3 公共决策风险管理研究的切入30-34
- 4 公共决策风险管理34-43
- 4.1 系统性分析建立“全景画布”,全面地辨识公共决策风险34-35
- 4.2 比较研究,准确地把握风险的性质和内容35-36
- 4.3 假设一演绎分析,前瞻性地预测风险的发展方向与趋势36-38
- 4.4 模糊性和权变理论,有效地设计风险管理规则和程序38-41
- 4.5 公共决策风险管理的制度性对策分析41-43
- 5 公共决策风险管理的展望43-45
- 参考资料45-48
- 附录48-51
- 后记51-52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范晔;政策制定中的风险规避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公共决策风险管理浅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99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indaojc/2699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