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语言群体多准则决策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0 21:12
本文关键词:模糊语言群体多准则决策方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决策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项基本能力,人们通过决策活动认识和改造世界。决策广泛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活动,大到国家的宏观决策,小到个人行为的决策无不涉及到判断、选择、预测等复杂的认知过程和心智计算。由于决策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以及人类思维的不精确性和认知的有限性决定了决策活动的不确定性常态。采用语言形式的信息来描述偏好信息比较符合人类思维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有利于决策者把握事物的真实状态和减轻决策者的认知压力。因此,基于语言信息的决策研究已成为近年来决策科学界一个新的焦点,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目前的研究无论在理论方法研究还是在实际应用研究尚不完善,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研究的深入,常常需要更加深刻地刻画世界的不确定本质,因而如何发展能更加符合人类思维的不确定性特征的、更加准确反映出决策者真正意愿的非确定(模糊)语言信息来更加真实地反映客观实际情况以及如何将模糊语言信息有效的集成融合以真实反映决策者认知的体现是语言决策极为核心的主题。基于此,本论文针对语言决策开展和完成如下研究工作: (1)针对纯语言决策问题,系统研究不同粒度的语言术语集中不同类型的语言信息(异质语言变量)的运算规则,提出用于集结异质语言信息的异质纯语言加权平均算子,异质纯语言加权调和算子,依赖型异质纯语言有序加权平均集结算子以及优先权型异质纯语言加权算子。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简单实用的异质纯语言群体多准则决策方法并通过实例分析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2)针对多类型语言决策问题,系统研究各种类型的语言信息(语言变量,不确定语言变量,三角模糊语言变量和梯形模糊语言变量)的语言距离测度,进而,提出一种泛化的融入决策者决策态度的广义语言混合加权距离测度,并分析该距离测度的性质及特例。在系统分析以距离测度思想为代表的TOPSIS决策方法的基础上,利用所提出的广义语言混合加权距离测度,提出一种考虑个体决策态度的群体多类型语言TOPSIS决策方法,该方法主要特点在于考虑了个体决策者的决策个性,即允许采用所偏爱的语言表达信息,允许反应其决策态度,因而降低了决策压力,增加了群体决策的柔性,有利于决策结果的真实性和合理性。同时,利用语言距离测度实现不同类型的语言信息融合。 (3)针对以两两对比形式表达偏好的不确定语言偏好关系的群体决策问题。研究不确定语言偏好信息的共识性与一致性等基础特性,分别提出不确定语言偏好信息的共识性测度与一致性测度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集结不确定语言偏好信息的集结算子,即基于共识性与一致性双重协同诱导的有序加权集结(C2-IULOWA)算子,将偏好信息的共识性能信息与一致性能信息融入到集结算子中参与信息集结,使得集结结果更加科学合理。进而,给出一种基于不确定语言偏好信息的直接群体决策方法。 (4)针对决策者因模棱两可的主观不确定性,不能采用确切的语言信息进行判断的决策问题。将直觉模糊思想与理论引入语言信息表达,提出直觉模糊语言变量概念,使决策者在使用语言信息更加轻松真实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的同时,更加细腻地反映决策者认知的不确定性与模棱两可性。进而,基于卢卡西瓦茨三角模和三角余模给出直觉模糊语言变量的基本运算规则,接着提出用于集成直觉模糊语言信息的直觉模糊语言算术加权集结算子,直觉模糊语言有序加权集结算子和直觉模糊语言混合加权集结算子等。此外,将直觉模糊信息熵测度推广到直觉模糊语言环境中得到直觉模糊语言信息的直觉模糊熵和交叉熵测度。最后基于直觉模糊熵和交叉熵测度提出一种考虑准则区分度和准则间相关度的集成定权的直觉模糊语言群体多准则决策方法。 (5)针对决策者不能简单的用单个语言值来表达其知识而犹豫于多个取值的决策问题。结合模糊集理论最新研究成果犹豫模糊集,提出犹豫模糊语言变量概念,进而提出犹豫模糊语言加权集结算子,犹豫模糊语言有序加权集结算子,犹豫模糊语言混合加权集结算子等。进一步地,研究动态犹豫模糊语言加权平均集结算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动态犹豫模糊语言群体多准则决策方法,拓展和丰富了语言决策理论和方法。 (6)将本研究所得模糊语言决策理论综合应用于电子购物网站的电子服务质量评估问题。首先构造一套较为实用的且方便多消费者群体共同参与的电子质量服务评估体系。并利用其对淘宝、京东商城、亚马逊和凡客四家知名电子购物网站进行多消费者群体共同参与电子服务质量评估。
【关键词】:模糊语言信息 集结算子 群体决策 多准则决策 词计算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C934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20
- 第1章 绪论20-37
- 1.1 研究背景20-22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22
- 1.2.1 研究目的22
- 1.2.2 研究意义22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22-33
- 1.3.1 基于隶属函数特征的语言决策方法综述23-26
- 1.3.2 基于二元语义的语言决策方法综述26-27
- 1.3.3 基于虚拟变量的语言决策方法综述27-28
- 1.3.4 非确定语言决策方法综述28-30
- 1.3.5 国内外研究评述30-33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33-37
- 1.4.1 研究内容33-34
- 1.4.2 研究方法34-35
- 1.4.3 技术路线35-37
- 第2章 模糊语言决策方法体系37-61
- 2.1 语言决策构成37-40
- 2.1.1 决策方法本质思想37-38
- 2.1.2 语言决策模式38-39
- 2.1.3 语言决策方法构造过程39-40
- 2.2 语言信息及其运算规则40-46
- 2.2.1 语言术语集40-41
- 2.2.2 二元形式的语言信息及运算规则41-43
- 2.2.3 虚拟形式的语言信息及运算规则43-44
- 2.2.4 语言信息的二元表达与虚拟表达的关系44-45
- 2.2.5 多粒度语言术语集45-46
- 2.3 模糊语言决策方法体系框架46-48
- 2.4 模糊语言变量48-55
- 2.4.1 传统模糊语言变量及运算规则48-50
- 2.4.2 异质语言变量50-51
- 2.4.3 直觉模糊语言变量51-53
- 2.4.4 犹豫模糊语言变量53-55
- 2.5 模糊语言集结算子55-58
- 2.6 模糊语言决策方法58-60
- 2.7 本章小结60-61
- 第3章 基于异质纯语言的GMCDM方法61-81
- 3.1 异质语言信息及运算规则61-71
- 3.1.1 不同类型下的多粒度语言信息运算规则61-63
- 3.1.2 不同类型间的语言变量的运算63-66
- 3.1.3 异质语言信息运算规则66-68
- 3.1.4 异质语言的比较68-71
- 3.2 异质纯语言集结算子71-77
- 3.2.1 异质纯语言加权平均算子71-73
- 3.2.2 异质纯语言有序加权平均算子73-76
- 3.2.3 异质纯语言优先权集结算子76-77
- 3.3 一种异质纯语言决策方法77-78
- 3.4 算例分析78-80
- 3.5 本章小结80-81
- 第4章 基于语言距离测度的多类型语言GMCDM方法81-100
- 4.1 多类型模糊语言信息的语言距离81-83
- 4.1.1 多类型模糊语言信息81-82
- 4.1.2 各种语言变量的语言距离82-83
- 4.2 广义语言混合加权距离测度83-91
- 4.2.1 语言信息距离测度83-87
- 4.2.2 GFLHWD测度性质87-89
- 4.2.3 GFLHWD测度的特殊形式89-90
- 4.2.4 相关权重确定90-91
- 4.3 多类型模糊语言多准则决策方法91-96
- 4.3.1 理想点方法分析91-93
- 4.3.2 基于决策态度的群体多类型语言TOPSIS决策方法93-96
- 4.4 算例分析96-99
- 4.5 本章小结99-100
- 第5章 基于不确定语言偏好的GDM方法100-120
- 5.1 不确定语言偏好关系100-101
- 5.2 偏好一致性与共识性测度101-106
- 5.2.1 偏好一致性测度101-104
- 5.2.2 偏好共识性测度104-106
- 5.3 不确定语言偏好信息集结算子106-111
- 5.3.1 C~2-ILOWA算子106-109
- 5.3.2 C~2-IULOWA算子合理性分析109-111
- 5.4 决策程序111-114
- 5.4.1 直接语言群体决策程序111-112
- 5.4.2 不确定语言直接决策程序112-114
- 5.5 算例分析114-119
- 5.6 本章小结119-120
- 第6章 基于直觉模糊语言的GMCDM方法120-135
- 6.1 直觉模糊语言变量及运算120-123
- 6.1.1 直觉模糊语言变量120-121
- 6.1.2 直觉模糊语言变量运算121-123
- 6.2 直觉模糊语言集结算子123-128
- 6.2.1 直觉模糊语言加权平均算子124-126
- 6.2.2 直觉模糊语言有序加权平均算子126-127
- 6.2.3 直觉模糊语言混合加权平均算子127-128
- 6.3 直觉模糊语言信息区分测度128
- 6.4 一种基于直觉模糊语言熵与交叉熵的决策方法128-130
- 6.5 算例分析130-134
- 6.6 本章小结134-135
- 第7章 基于犹豫模糊语言的GMCDM方法135-154
- 7.1 犹豫模糊语言变量及基本运算规则135-136
- 7.1.1 犹豫模糊语言变量135
- 7.1.2 犹豫模糊语言变量运算规则135-136
- 7.2 犹豫模糊语言集结算子136-143
- 7.2.1 犹豫模糊语言加权集结算子137-140
- 7.2.2 犹豫模糊语言有序加权集结算子140-142
- 7.2.3 犹豫模糊语言混合加权集结算子142-143
- 7.3 集聚度诱导犹豫模糊语言有序加权算子143-146
- 7.3.1 犹豫模糊语言变量的聚集度143-144
- 7.3.2 集聚度诱导犹豫模糊语言集结算子144-146
- 7.4 动态犹豫模糊语言集结算子146-148
- 7.4.1 动态犹豫模糊语言变量及运算146
- 7.4.2 动态犹豫模糊语言加权集结算子146-148
- 7.5 一种动态犹豫模糊语言信息决策方法148-150
- 7.6 算例分析150-153
- 7.7 本章小结153-154
- 第8章 模糊语言决策在服务质量评估中的应用154-169
- 8.1 电子服务质量(E-SQ)评估154-155
- 8.2 以用户为中心的E-SQ评估体系155-160
- 8.2.1 电子服务质量评估指标体系155
- 8.2.2 电子服务质量测度方法155-160
- 8.3 对淘宝等四家电子购物网站的E-SQ评估160-168
- 8.3.1 E-SQ评估指标权重确定160-162
- 8.3.2 直接消费者群体决策162-164
- 8.3.3 相关消费者群体决策164-165
- 8.3.4 参与消费者群体决策165-167
- 8.3.5 电子服务质量整体评估167-168
- 8.4 本章小结168-169
- 结论169-172
- 参考文献172-187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187-189
- 致谢18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尧;樊治平;;基于风险态度因子的不确定语言多指标决策方法[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6期
2 朱卫东;周光中;杨善林;;基于二维语言评价信息的群体决策方法[J];系统工程;2009年02期
3 王晓;陈华友;刘兮;;基于离差的区间二元语义多属性群决策方法[J];管理学报;2011年02期
4 王欣荣,樊治平;基于二元语义信息处理的一种语言群决策方法[J];管理科学学报;2003年05期
5 徐泽水;纯语言多属性群决策方法研究[J];控制与决策;2004年07期
6 乐琦;樊治平;;具有多粒度不确定语言评价信息的多属性群决策方法[J];控制与决策;2010年07期
7 王坚强;李寒波;;基于直觉语言集结算子的多准则决策方法[J];控制与决策;2010年10期
8 刘培德;张新;;一种基于区间灰色语言变量几何加权集成算子的多属性群决策方法[J];控制与决策;2011年05期
9 姜艳萍;梁海明;;一种基于粗集的残缺语言区间信息的多属性群决策方法[J];系统管理学报;2011年04期
10 谭春桥;马本江;;基于语言Choquet积分算子的多属性群决策方法[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10年11期
本文关键词:模糊语言群体多准则决策方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54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indaojc/3554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