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心理账户、推理选择的投资决策心理实证分析
发布时间:2017-06-06 03:08
本文关键词:基于心理账户、推理选择的投资决策心理实证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行为经济学的蓬勃发展,心理账户近年来已成为经济学与心理学两门学科都密切关注的概念。但以往的研究主要关注心理账户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很少涉及投资者行为领域。 本研究以上海市企事业在职员工为被试,以投资者行为为研究领域,并结合银行个人金融业务需求,对不同收入来源的心理账户的在不同资金分配方向上的资金分配方式、理由对心理账户组合的影响两方面问题进行探索性研究,以期理解个体的资产分配行为,并为设计营销策略干预储户的增加投资行为提出建议。 在对相关文献回顾后,本文首先用了重复实验,验证心理账户在投资决策中确实存在的影响。接着,实验一探索了收入来源、分配方式对资金分配的影响,借由此了解人们在各分配方式上资金投入的总体特征以及收入来源的不同对各分配方式上资金投入的影响。随后的实验二从推理选择的核心概念“理由”入手,探索了理由如何影响心理账户之间,尤其是保障性储蓄账户与风险型投资账户之间的组合。研究结果发现:(1)居民对在不同的分配方式上的资金投入选择上存在差异、资金投入额也存在差异:居民总体倾向于储蓄与消费,而不是投资,并且,居民在三种分配方式上的资金投入量依次为安全保障账户、风险型投资账户与享乐型开支。(2)与投资者原本的资金计划相一致的理由有助于促进投资行为,对投资者有吸引力的理由有助于促进投资行为。 根据研究结果,针对如何进行银行个人金融产品的营销这一问题提出了建议,以期最终利用心理学研究的原理,提高银行的营销策略水平,促进储户拿出一部分储蓄资金用于投资理财,从而满足银行业务需求提高利润。
【关键词】:心理账户 理由 推理选择 投资行为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C934
【目录】:
- 摘要7-8
- Abstract8-12
- 第一章 引言12-17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12-13
-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13-15
- 1.3 选题创新点和研究主题15-16
- 1.4 研究结构16-17
-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文献回顾17-29
- 2.1 非理性投资决策的研究综述17-22
- 2.1.1 行为经济学的起源17-18
- 2.1.2 行为经济学的理论综述18-21
- 2.1.3 与心理学有关的几个重要概念21-22
- 2.1.4 本研究投资行为的界定22
- 2.2 心理账户理论的研究综述22-27
- 2.2.1 心理账户概念的由来22-24
- 2.2.2 心理账户的基本特征24-25
- 2.2.3 心理账户的结构25-27
- 2.3 推理选择理论的研究综述27-29
- 2.3.1 推理选择概念的研究背景27-28
- 2.3.2 推理选择与心理账户的应用研究28-29
- 2.3.3 对推理选择研究的简要综述29
- 第三章 实证研究:预备实验29-35
- 3.1 预实验目的30
- 3.2 预实验被试30
- 3.3 预实验材料与程序30-31
- 3.4 预实验结果分析31
- 3.5 预实验结果讨论31-32
- 3.6 正式实验被试的选择和基本资料分析32-35
- 第四章 实证研究:实验一35-44
- 4.1 实验一设计35-37
- 4.1.1 实验一目的35
- 4.1.2 实验一设计思路与假设35
- 4.1.3 实验设计与实验材料35-37
- 4.1.4 实验被试37
- 4.2 实验一结果分析37-44
- 4.2.1 分配方式在资金投入决策的差异性分析37-38
- 4.2.2 收入来源在资金投入决策的差异性分析38-39
- 4.2.3 收入来源与分配方式在资金投入决策的差异性分析39-41
- 4.2.4 人口统计学变量与分配方式在资金投入决策差异性分析41-44
- 第五章 实证研究:实验二44-54
- 5.1 实验二设计44-48
- 5.1.1 实验二目的44
- 5.1.2 实验二的设计思路与假设44-45
- 5.1.3 实验二设计45-47
- 5.1.4 实验二的材料与实施47
- 5.1.5 实验被试47-48
- 5.2 实验二结果分析48-54
- 5.2.1 投资理由在投资决策的差异性分析48-49
- 5.2.2 资金计划在投资决策的差异性分析49-50
- 5.2.3 资金计划与投资理由在投资决策的差异性分析50-51
- 5.2.4 投资理由吸引力与投资金额的相关研究51-52
- 5.2.5 人口统计学变量对投资决策的差异性分析52-54
- 第六章 讨论与建议54-61
- 6.1 上海在职居民参与投资的基本情况及影响因素55-56
- 6.2 分配方式、收入来源对资金分配模式的影响56-58
- 6.2.1 居民在各分配方式上资金投入的总体特征56-57
- 6.2.2 收入来源对居民在各分配方式上资金投入的影响57-58
- 6.3 问题二的讨论:理由在心理账户组合中的作用58-59
- 6.3.1 投资理由对心理账户组合的作用58
- 6.3.2 资金计划与投资理由对心理账户组合的作用58-59
- 6.3.3 投资理由吸引力对投资金额的作用59
- 6.4 对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的营销策略建议59-61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61-64
- 7.1 本研究总结61-62
- 7.2 本研究的局限62-63
- 7.3 研究展望63-64
- 附录64-73
- 附录1:预实验问卷64-65
- 附录2:实验一及实验二问卷65-73
- 参考文献73-76
- 后记7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李爱梅,凌文辁;心理账户的非替代性及其运算规则[J];心理科学;2004年04期
2 雷学军,金志成,李坚;心理会计与推理选择研究的新进展[J];心理科学;2005年03期
3 李爱梅;凌文辁;方俐洛;肖胜;;中国人心理账户的内隐结构[J];心理学报;2007年04期
4 李爱梅;凌文辁;;心理账户:理论与应用启示[J];心理科学进展;2007年05期
5 周静;徐富明;刘腾飞;张军伟;蒋多;;心理账户基本特征的影响因素[J];心理科学进展;2011年01期
6 张谊浩,陈柳钦;投资者认知偏差研究综述[J];浙江社会科学;2004年02期
7 许小乔;;基于心理账户理论的投资决策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0年09期
8 邓华光;;浅析心理账户对投资组合的影响[J];知识经济;2009年17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爱梅;心理账户与非理性经济决策行为的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2 李黔川;“非理性”投资决策的行为分析[D];重庆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心理账户、推理选择的投资决策心理实证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252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indaojc/4252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