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价值观的结构、功能与生成机制研究
本文关键词:领导干部价值观的结构、功能与生成机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领导干部价值观深刻影响和支配着领导活动的方式及其方向性选择。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增长转型期、改革发展攻坚期、各类问题凸显期和社会矛盾多发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领导干部价值观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分析研究领导干部价值观的结构、功能和生成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从领导干部价值观的基本内涵、时代特征分析入手,构建起领导干部价值观结构——功能——机制的理论分析框架,结合当前领导干部价值观结构与功能失衡,探讨其生成机制与构建路径。本文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主要体现为: 第一,采取比较分析方法,阐释了领导干部价值观的本质内涵。通过诠释价值观的内涵,并对领导干部的价值观与世界观、人生观、行政价值观、政党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比较,将领导干部价值观的基本内涵概括为:领导干部价值观是领导干部在领导工作实践中持有的对从事的领导事务功效和意义的总体看法。从系统论视角考察,领导干部价值观是对领导工作实践问题的基本概括,是关于领导工作实践比较系统的价值体系。领导工作实践的目的是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为谁而解决问题等构成其基本内容。 第二,采用结构——功能——机制分析框架,建构了领导干部价值观理论分析的技术路线,对我国领导干部价值观的主要生成机制作了探讨。领导干部价值观是关于领导干部行为选择的价值观念系统,而作为一个系统的基本要素包括结构、功能、机制,三者共同决定该系统的特征及运行效果。本研究采用结构——功能——机制分析框架的目的,主要在于分析形成领导干部价值观特定功能情况的原因,探讨建立健全其实现机制,寻找增强其功能的基本路径。本文通过考察领导干部价值观的主体与客体结构,从不同视角分析其层次结构及内在特征,考察价值观对领导干部行为的正向和反向功能影响,从而提出要从价值目的、执政方式、制度监管等方面加强功能调控。因结构与功能的互动需要依托一定的实现机制,领导干部价值观通过主体内化与客体施压双向对象化,需要构建道德自律机制、教育培养机制、激励褒扬机制、民主监督机制等。 第三,基于研究的问题意识,考察了领导干部价值观结构与功能的失衡及原因,并通过分析问题背后的内在动因,结合新形势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探究了我国领导干部价值观建设的选择路径。新形势下部分领导干部价值观结构出现服务宗旨扭曲、领导方向迷失、功能运行错位等嬗变和扭曲,从其内在动因看要从指导思想、外部环境、社会制度、自身素质等方面深入考察,并根据新时期领导干部价值观构建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如现代科技创新和发展、世界经济格局的全球化和多极化、社会利益结构的分化、公民社会的兴起等,阐明我国领导干部价值观构建应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致力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法治社会、服务型政府,牢固树立权为民用的权力观、情为民系的地位观、利为民谋的名利观、执政为民的民主观、依法行政的法治观、科学发展的创新观。在此基础上,探寻当前我国领导干部价值观建设的策略选择,主要包括:深刻认识构建正确的领导干部价值观的重要性、加强领导干部价值观教育引导和学习内化、注重领导干部价值观开拓创新及其科学发展、不断优化和调适领导干部价值观结构、强化领导干部价值观生成的制度建设与法治监督等方面。
【关键词】:领导干部价值观 结构 功能 生成机制 构建路径
【学位授予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630;C933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2
- 第1章 绪论12-32
- 1.1 选题来源12
- 1.2 研究背景与现实意义12-16
- 1.2.1 研究背景12-14
- 1.2.2 研究意义14-16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综述16-26
- 1.3.1 国外研究状况16-19
- 1.3.2 国内研究状况19-25
- 1.3.3 相关文献研究述评25-26
- 1.4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与主要内容26-28
- 1.5 研究方法28-30
- 1.6 本文创新点30-32
- 第2章 领导干部价值观的内涵释义32-62
- 2.1 价值观与领导干部价值观32-39
- 2.1.1 价值、价值观与领导干部价值观32-35
- 2.1.2 领导干部价值观与世界观、人生观35
- 2.1.3 领导干部价值观与行政价值观35-36
- 2.1.4 领导干部价值观与政党价值观36-37
- 2.1.5 领导干部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37-39
- 2.2 领导干部价值观的存在基础与构成要素39-43
- 2.2.1 领导工作实践问题的基本概括:领导干部价值观的存在基础39-40
- 2.2.2 系统的价值体系:领导干部价值观的构成要素40-43
- 2.3 领导干部价值观的主要特征43-46
- 2.3.1 选择与判断的主观性43
- 2.3.2 相对稳定性与长期性43-44
- 2.3.3 阶级性与社会性的统一44-45
- 2.3.4 工具性与目的性的统一45-46
- 2.4 领导干部价值观内容的历史变迁46-56
- 2.4.1 古代官员合理价值观的内容46-48
- 2.4.2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领导价值观的内容48-50
- 2.4.3 新中国成立以来领导干部价值观的内容50-56
- 2.5 科学发展观:当前我国领导干部价值观的本质规定56-61
- 2.5.1 人本发展观57-58
- 2.5.2 全面发展观58-59
- 2.5.3 协调发展观59-60
- 2.5.4 可持续发展观60-61
- 2.6 本章小结61-62
- 第3章 领导干部价值观的结构分析62-74
- 3.1 价值观结构的基本内涵62-63
- 3.2 领导干部价值观的主体与客体结构63-66
- 3.2.1 价值主体:各级领导干部63-66
- 3.2.2 价值客体:被领导者和领导事务66
- 3.3 领导干部价值观的层次结构66-72
- 3.3.1 领导干部价值观结构的层次性66-69
- 3.3.2 领导干部价值观结构的共同性与差异性69-71
- 3.3.3 领导干部价值观结构的历史发展性71-72
- 3.4 本章小结72-74
- 第4章 领导干部价值观的功能分析74-85
- 4.1 领导干部价值观的正向功能74-78
- 4.1.1 价值认同功能74-75
- 4.1.2 行为指引功能75-76
- 4.1.3 软性激励功能76-77
- 4.1.4 规范约束功能77-78
- 4.2 领导干部价值观的反向功能78-82
- 4.2.1 致使价值目标偏离78-79
- 4.2.2 导致政治资源流失79-81
- 4.2.3 增加领导工作成本81
- 4.2.4 诱发腐化堕落行为81-82
- 4.3 领导干部价值观功能的调控82-84
- 4.3.1 价值目标调控82-83
- 4.3.2 执政方式调控83
- 4.3.3 制度监管调控83-84
- 4.4 本章小结84-85
- 第5章 领导干部价值观结构与功能的失衡及原因剖析85-95
- 5.1 领导干部价值观结构与功能失衡的主要表现85-90
- 5.1.1 服务宗旨扭曲85-86
- 5.1.2 领导方向迷失86-88
- 5.1.3 功能运行错位88-90
- 5.2 领导干部价值观结构与功能失衡的原因剖析90-94
- 5.2.1 理想信念严重扭曲90-92
- 5.2.2 西方不良价值观的侵蚀92
- 5.2.3 制度机制存在缺陷和不足92-94
- 5.2.4 传统行政文化弊端的影响94
- 5.3 本章小结94-95
- 第6章 领导干部价值观的生成机制95-113
- 6.1 生成机制及其动力:主客体的双向对象化95-98
- 6.1.1 领导干部价值观生成内涵:主客体的价值互动95-97
- 6.1.2 领导干部价值观生成的动力:基于需要——满足的视角97-98
- 6.2 领导干部价值观生成机制的影响因素98-104
- 6.2.1 经济因素99
- 6.2.2 政治因素99-101
- 6.2.3 社会因素101-102
- 6.2.4 文化因素102-103
- 6.2.5 心理因素103-104
- 6.3 领导干部价值观的主要生成机制104-112
- 6.3.1 道德自律机制:唤醒领导干部的理性自觉104-107
- 6.3.2 教育培养机制:提升领导干部的理论水平107-108
- 6.3.3 激励褒扬机制:增强价值观生成基本动力108-109
- 6.3.4 民主监督机制:确保价值观生成健康发展109-112
- 6.4 本章小结112-113
- 第7章 新形势下领导干部价值观的构建路径113-145
- 7.1 新形势下领导干部价值观构建的机遇与挑战113-120
- 7.1.1 现代科技创新和发展113-114
- 7.1.2 世界经济格局全球化和多极化114-117
- 7.1.3 社会利益结构的高度分化117-118
- 7.1.4 公民社会的兴起118-120
- 7.2 新形势下领导干部价值观构建的理论依据120-125
- 7.2.1 坚持科学发展观与领导干部价值观的构建120-121
- 7.2.2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领导干部价值观的构建121-123
- 7.2.3 建设法治社会与领导干部价值观的构建123-124
- 7.2.4 建设服务型政府与领导干部价值观的构建124-125
- 7.3 新形势下领导干部价值观构建的目标定位125-133
- 7.3.1 树立权为民用的权力观126-127
- 7.3.2 树立情为民系的地位观127-129
- 7.3.3 树立利为民谋的名利观129-131
- 7.3.4 树立执政为民的民主观131
- 7.3.5 树立依法行政的法治观131-132
- 7.3.6 树立科学发展的创新观132-133
- 7.4 新形势下领导干部价值观构建的策略选择133-143
- 7.4.1 深刻认识构建正确领导干部价值观的重要性133-135
- 7.4.2 加强领导干部价值观教育引导和学习内化135-137
- 7.4.3 注重领导干部价值观开拓创新与科学发展137-139
- 7.4.4 不断优化和调适领导干部价值观结构139-142
- 7.4.5 强化领导干部价值观生成的制度建设与法治监督142-143
- 7.5 本章小结143-145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145-148
- 8.1 全文总结145-146
- 8.2 研究展望146-148
- 主要参考文献148-155
- 致谢155-156
- 相关科研成果156-15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乐夫,张富;公共行政的价值范畴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2 石国亮;;论政党价值观的功能[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3 石国亮;;影响政党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4 刘祖云;论我国公共行政价值的三大问题[J];长白学刊;2005年02期
5 杨伟文,贺和平;浅论政府营销中的行政价值观[J];当代财经;2004年02期
6 张建设;试析全球化进程中意识形态斗争的新趋向[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3年03期
7 吴潜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J];道德与文明;2007年01期
8 包心鉴;新时期领导干部的价值观建设[J];发展论坛;1996年05期
9 李斌雄;“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价值观的集中体现[J];党建研究;2001年12期
10 苑晓杰;张春丽;;政党价值观的先进性及其实现[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郭建新;[N];光明日报;2008年
2 蒋京议;[N];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
3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胡锦涛;[N];人民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侯阿冰;少数民族价值观的结构、特征及变迁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章勇;马克思主义视野下的领导价值与价值领导[D];西南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领导干部价值观的结构、功能与生成机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09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indaojc/4309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