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领导决策论文 >

含有双性变量的系统的DEA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05 02:06

  本文关键词:含有双性变量的系统的DEA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双性变量 数据包络分析 反馈变量 序贯系统 二层规划 信息熵 前沿面 效率测度与评价 排序 科研机构


【摘要】: 效率的测度与评价是人类生产活动中最为常见的、具有一定难度的、有重要意义和价值的工作。一般而言,现实生产系统几乎都需要使用多种投入要素,并获得一种或多种产品,此时效率的测度与评价变得比较困难。特别地,当系统具有复杂的网络结构时,评价工作将更加难以进行。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是当今最流行的一种有效的非参数统计的效率测度与评价方法,适用于处理含有多种投入要素和产出指标的生产系统。在评价过程中,传统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把被评价系统(决策单元)看作黑箱,忽略了决策单元的内部结构。近年来,系统的内部结构受到重视,两阶段系统和(或)多阶段系统的效率测度与评价逐渐成为热点。两个以上序贯阶段的存在使人们认识到一类称之为双性变量的特殊变量:它同时拥有投入和产出的职能。本文以双性变量为研究目标,以数据包络分析理论为基础,主要分析了两类含有双性变量的系统的效率评价与排序问题。本文共六章,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首先介绍了数据包络分析的主要概念、基本模型和研究进展;然后回顾和总结了变量分类的现状,特别是双性变量的研究现状;最后,详述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 第二章研究了不含反馈环的两阶段序贯系统的效率评价方法,探讨了双性变量的性质、特征以及它在此系统中的运作机制,提出了一种集成了双性变量的数据包络分析模型。接着,通过某种策略使得模型可以集结专家对各阶段重要性的权重设置,但是又不过分依赖于专家的权重。最后,这一模型被应用于大学部门效率评价的问题中,同时专家权重的配置与效率值的关系以及双性变量的变化与效率值的关系也得到了考察。 第三章继续以不含反馈环的两阶段序贯系统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基于最优前沿面的规模报酬不变的相对效率模型、进取型交叉效率模型和仁慈型交叉效率模型,以及基于最劣前沿面的规模报酬不变的相对效率模型、进取型交叉效率模型和仁慈型交叉效率模型。考虑到这六种模型下决策单元的效率得分迥异,排序存在差异。本文通过信息熵理论,提出了一种考虑这两种包络面的数据包络分析交叉效率评价方法。最后,在大学部门效率的评价和排序问题应用了该方法,并分析了两种策略下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第四章则对含有反馈环的两阶段序贯系统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双性变量的性质、特征以及它在此系统中的运作机制,提出了平均效率模型和二层规划模型。考虑到上述模型都是非线性的,因此提出一种启发式搜索算法来求解模型。在对各阶段进行效率分配时,平均效率模型有可能存在多个最优解,故提出了三种效率分配准则:即两阶段效率差最小准则、第一阶段效率最大准则和第二阶段效率最大准则。接着在启发式搜索算法的解的基础上,提出了两种求解二层规划模型的算法,并证明了这两种算法的正确性。应用部分表明,由模型得到的排序结果比分别运用标准CCR模型的排序结果要精确,也更合理。 第五章以科研机构为研究对象,把科研机构解构为拥有双性变量的含有反馈的两阶段序贯系统:两个阶段分别为资源配置子系统和科学研究子系统。其中科研经费是反馈变量,也是双性变量。随后为此系统构建了两类模型,一类用于决策者不能给出或者根本不知道子系统的权重的情况,另一类用于决策者可以明确给出各子系统的具体权重的情况。最后,对50所重点大学的效率进行了评价和分析。 第六章则总结了本文的研究工作,详述了本文工作中值得改进之处,指出了今后可能进行的研究方向。 本文的研究工作主要是对含有双性变量的两阶段序贯系统进行效率测度与评价,全文最重要的创新之处有:(1)对双性变量的性质、特征和运作机制进行了刻画;(2)研究了不含反馈环的两阶段序贯系统的效率评价,并在模型中集结了灵活的专家权重;(3)研究了含有反馈环的两阶段序贯系统的效率评价,把二层规划的思想整合入数据包络分析的框架;(4)具有创新性的实证分析。
【关键词】:双性变量 数据包络分析 反馈变量 序贯系统 二层规划 信息熵 前沿面 效率测度与评价 排序 科研机构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C934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3
  • 表序13-14
  • 图序14-15
  • 第1章 绪论15-39
  • 1.1 数据包络分析15-26
  • 1.1.1 基本概念16-20
  • 1.1.2 主要模型20-26
  • 1.2 变量分类26-28
  • 1.2.1 强可处置的变量与弱可处置的变量26
  • 1.2.2 可任意支配的变量与不可任意支配的变量26-27
  • 1.2.3 期望的变量与不期望的变量27
  • 1.2.4 属性变量27
  • 1.2.5 双性变量27-28
  • 1.3 含双性变量系统的效率评价研究现状和研究意义28-30
  • 1.3.1 研究现状28
  • 1.3.2 研究意义28-30
  • 1.4 论文结构30-31
  • 本章参考文献31-39
  • 第2章 含有双性变量的无反馈系统的效率评价39-53
  • 2.1 引言39-40
  • 2.2 集成了双性变量的DEA 模型40-44
  • 2.2.1 系统的结构40-41
  • 2.2.2 模型的提出41-44
  • 2.3 应用及分析44-51
  • 2.3.1 δ与π的配置同效率值的关系45-48
  • 2.3.2 双性变量的变化与效率值的关系48-50
  • 2.3.3 讨论50-51
  • 2.4 本章小结51-52
  • 本章参考文献52-53
  • 第3章 考虑两种包络面的熵 DEA 效率评价模型53-73
  • 3.1 引言53-54
  • 3.2 基于最优前沿面的DEA 交叉效率模型54-58
  • 3.3 基于最劣前沿面的DEA 交叉效率模型58-61
  • 3.4 同时考虑两类包络面的熵DEA 交叉效率评估方法61-63
  • 3.5 应用及分析63-71
  • 3.5.1 六种模型的效率值63-66
  • 3.5.2 决策单元的排序66-68
  • 3.5.3 排序方法的相关性分析68-69
  • 3.5.4 排序方法的显著性检验69-71
  • 3.6 本章小结71-72
  • 本章参考文献72-73
  • 第4章 含有双性变量的有反馈系统的效率评价73-108
  • 4.1 引言73-76
  • 4.1.1 系统的结构73-74
  • 4.1.2 反馈变量的运作机制74-76
  • 4.2 基本模型(平均效率模型)76-85
  • 4.2.1 最大可行β80-81
  • 4.2.2 简单算例81-85
  • 4.3 二层规划模型(Bi-level Model)85-93
  • 4.3.1 第一阶段占主导地位86-88
  • 4.3.2 第二阶段占主导地位88-89
  • 4.3.3 关于二层规划模型的讨论89-92
  • 4.3.4 简单算例92-93
  • 4.4 应用及分析93-99
  • 4.5 本章小结99-100
  • 本章参考文献100-102
  • 本章附录102-108
  • 第5章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科研机构效率评价研究108-121
  • 5.1 引言108
  • 5.2 问题描述108-109
  • 5.3 含有双属性变量的科研机构的效率评价模型109-114
  • 5.3.1 两子系统的重要性未知109-111
  • 5.3.2 两子系统的重要性已知111-112
  • 5.3.3 对模型的讨论112-114
  • 5.4 大学效率评价114-119
  • 5.4.1 大学的总效率117
  • 5.4.2 资源配置和科学研究子系统的效率117
  • 5.4.3 总效率与子系统效率的关系117-118
  • 5.4.4 大学排序118-119
  • 5.5 本章小结119-120
  • 本章参考文献120-121
  • 第6章 全文总结与工作展望121-125
  • 6.1 全文总结121-123
  • 6.2 后续工作展望123-125
  • 致谢125-126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126-127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侯普光;;基于协同创新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3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童晶晶;基于DEA的我国创业板制造业上市公司绩效评价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5201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indaojc/5201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d38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