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人力资源论文 >

M公司劳务派遣员工的激励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3 10:12

  本文关键词:M公司劳务派遣员工的激励机制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劳务派遣 劳务派遣员工 激励机制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以及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逐步转型和结构优化调整,我国各类企业对人才结构与用工模式的要求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以往的劳务派遣员工管理机制已不符合知识经济环境下企业发展的要求。2013年7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对规范劳务派遣问题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并引导用工单位和派遣机构合情、合理、合法地使用劳务派遣员工。但是,由于劳务派遣引入我国的时间不长以及该用工模式的特殊性,大多数用工单位对派遣员工缺乏科学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特别是激励体制不够完善和形式单一等问题较为突出。因此,企业应该改变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注重挖掘派遣员工的潜力潜能,根据其激励需求,完善激励机制,通过物质、精神双重激励,提高用工单位对派遣员工的管理水平和用工效率。本文以M公司劳务派遣员工的人力资源管理情况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分析国内外关于劳务派遣用工模式的相关经验,充分借鉴已有研究结论,提出了劳务派遣的内涵、特征及相关概念界定;通过对M公司劳务派遣员工激励管理的调查分析,提出了M公司劳务派遣员工的激励需求特征以及在激励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以问题为导向,综合运用内容型激励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企业文化激励理论和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等,针对性地提出M公司应全面树立以人文本的管理理念,着重做好激励机制顶层设计,重点完善薪酬福利制度,优化人才选拔与晋升渠道,建立健全竞合激励机制,以加快构建派遣员工个人利益与企业长久利益紧密连接的长效机制,相关措施和建议也将对同类型企业劳务派遣员工的激励管理问题提供有益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劳务派遣 劳务派遣员工 激励机制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272.92
【目录】:
  • 摘要4-8
  • 1 绪论8-13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8
  • 1.1.1 研究背景8
  • 1.1.2 研究意义8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8-11
  • 1.2.1 国外研究进展8-10
  • 1.2.2 国内研究进展10-11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11
  • 1.4 研究框架11-12
  • 1.5 论文创新点12-13
  • 2 理论综述13-25
  • 2.1 劳务派遣的相关概述13-18
  • 2.1.1 劳务派遣的定义13-14
  • 2.1.2 劳务派遣的特征14-15
  • 2.1.3 劳务派遣与人力资源外包的区别15-16
  • 2.1.4 劳务派遣与业务外包的区别16-17
  • 2.1.5 劳务派遣员工的特点17-18
  • 2.2 理论基础18-25
  • 2.2.1 内容型激励理论18-20
  • 2.2.2 过程型激励理论20-21
  • 2.2.3 企业文化激励理论21
  • 2.2.4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21-23
  • 2.2.5 其他激励理论23-25
  • 3 M公司劳务派遣的用工现状分析25-27
  • 3.1 M公司概况25
  • 3.2 M公司劳务派遣用工现状25-27
  • 3.2.1 劳务派遣方式25
  • 3.2.2 与M公司合作的派遣机构25-26
  • 3.2.3 M公司对派遗员工的管理现状26-27
  • 4 M公司劳务派遣员工激励机制分析27-34
  • 4.1 M公司派遣员工结构特点27-28
  • 4.1.1 年龄结构27-28
  • 4.1.2 薪酬状况28
  • 4.2 M公司劳务派遣员工激励管理调查28-31
  • 4.2.1 激励问题调查的目的和方法28-29
  • 4.2.2 激励问题调查的内容设计29-30
  • 4.2.3 激励问题调查结果分析30-31
  • 4.3 M公司派遣员工激励需求特征分析31-32
  • 4.3.1 公平公正感获取意识较强31
  • 4.3.2 归属感获取意愿更为明显31
  • 4.3.3 软激励获取期待尤为强烈31-32
  • 4.4 M公司派遣员工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32-34
  • 4.4.1 同工同劳而不同酬32
  • 4.4.2 晋升转正通道不畅32-33
  • 4.4.3 绩效考核机制欠缺33-34
  • 5 M公司派遣员工激励机制的建议34-38
  • 5.1 建立健全激励制度34-37
  • 5.1.1 树立以人为本管理理念34
  • 5.1.2 做好激励机制顶层设计34-35
  • 5.1.3 完善薪酬福利制度35
  • 5.1.4 畅通选拔晋升渠道35-36
  • 5.1.5 重视各项培训教育36
  • 5.1.6 建立竞合激励机制36-37
  • 5.2 保障激励顺利实施37-38
  • 5.2.1 管理层应高度重视37
  • 5.2.2 建立激励监管制度37
  • 5.2.3 探索工会监督机制37
  • 5.2.4 双重激励有机衔接37-38
  • 6 结论与展望38-40
  • 6.1 主要研究结论38-39
  • 6.1.1 派遣员工特点与激励需求特征吻合38
  • 6.1.2 M公司“激而不励”问题较为突出38
  • 6.1.3 激励机制构建的关键是需求导向38-39
  • 6.1.4 激励机制作用发挥依托监管机制39
  • 6.1.5 激励机制顺利实施依靠企业的重视39
  • 6.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39-40
  • 参考文献40-42
  • 附录42-44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44-45
  • 致谢45-4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克诚;员工关系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J];企业经济;2003年08期

2 张建;;台积电:用心做员工关系[J];IT经理人商业周刊 ;2003年Z1期

3 侯璇;17年磨一剑:建立融洽的员工关系[J];中国新时代;2005年11期

4 骆石;仅仅让员工满意还不够——解读老板员工关系变化新趋势[J];职业;2005年11期

5 李黄珍;老板和员工要不要保持距离[J];职业;2005年11期

6 吴云云;乡镇企业落实关爱员工的新思路[J];农村实用工程技术.农业产业化;2005年01期

7 尚春香;员工关系决定企业成败[J];当代经理人;2005年03期

8 杨育谋;;让员工干活快乐为王[J];理财杂志;2006年04期

9 钟镛;;员工到底需要什么?[J];商业文化;2006年10期

10 杨育谋;;让员工快乐工作[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亚华;贾良定;万国光;;雇佣关系对员工创造性的作用机制:一个整合框架[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2 金盛华;刘蓓;;企业领导与员工关系作用及其“感知领导支持”机制研究(摘要)[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周硕华;;企业员工关系对知识转移的作用研究[A];2013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学术年会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13年

4 颜太一;唐有富;;员工在想什么 我们该做什么——对员工思想动态问卷调查后的思考[A];中南片2003年烟草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5 韩平;;合理处置员工关系的五大方法[A];中部崛起与企业文化战略——首届中部地区优秀企业文化理论成果集[C];2012年

6 郭桂梅;赵曙明;;员工创造性研究回顾与展望[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7 叶晓军;;如何和谐处理民营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关系[A];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刘平青;王雪;刘冉;魏霞;;领导风格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机理研究——以员工关系为中介变量[A];“两型社会”建设与管理创新——第十五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13年

9 赵永全;;基于体验的员工满意度模型[A];Proceedings of 2011 National Teaching Seminar on Cryptography and Information Security(NTS-CIS 2011) Vol.1[C];2011年

10 周小虎;马莉;;组织社会资本对员工离职意愿的影响:中国文化情景下的研究[A];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年度报告(2006—2007)——中国企业自主创新与品牌建设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省宽邋孟国辉;要高度重视员工的意见[N];新乡日报;2007年

2 太原市龙马服饰有限公司 王晓峰;企业的魅力来自让员工获益更多[N];太原日报;2010年

3 刘芳 上海厂长经理人才有限公司高级人力资源顾问;浅析企业如何维护与员工关系[N];组织人事报;2013年

4 施文 上海厂长经理人才有限公司高级人力资源顾问;积极创建和谐的员工关系[N];组织人事报;2013年

5 零 点;老板与员工:沟通最重要[N];中国工商报;2005年

6 杨虎生;辞退员工务必注意技巧[N];中国人事报;2005年

7 记者 杨德勇 通讯员 张霞;贵州调查员工满意度[N];中国邮政报;2003年

8 王博;员工参与:企业兴盛之道[N];中国国门时报;2003年

9 尤红梅;吃着冰淇淋,,与员工成为伙伴 2003年度卓越雇主[N];中国经营报;2004年

10 甘圣宏;什么要素影响员工对企业的满意度[N];中国旅游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维政;餐饮企业员工关系构建:“经济人”和“社会人”互动成长机制的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2 李新珠;高承诺人力资源管理对员工主动行为影响研究[D];武汉大学;2015年

3 张大为;员工关系对知识共享的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4 严丹;辱虐管理对员工建言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5 翟家保;顾客积极反馈行为对一线服务员工的影响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6 张家瑞;民营企业领导—员工“关系”对员工工作态度的影响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7 单业才;社会发展的微观探析[D];山东大学;2011年

8 陈亮;员工知识网络、员工关系网络及其与员工绩效间关系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9 詹越;知识型员工个人知识管理能力影响因素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赵卫东;员工—组织匹配影响因素的模型构建与实证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与员工和谐关系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09年

2 路平;成都市中小企业构建和谐员工关系研究[D];西华大学;2012年

3 谭利;企业员工生涯适应力的结构及关系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4 吴美娟;中国工商银行陕西分行心理契约对员工绩效的影响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5 邱薇;湘潭A公司劳务派遣员工绩效考评体系优化研究[D];湘潭大学;2015年

6 汪红波;H公司员工分类激励研究[D];海南大学;2015年

7 郭瑞;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煤矿企业与员工间的博弈关系分析[D];太原科技大学;2015年

8 胡绍昆;H公司基层员工满意度问题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5年

9 朱霄燕;创新方法培训效果影响因素探究[D];清华大学;2015年

10 韩晓华;YR公司员工流失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0828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renliziyuanguanlilunwen/10828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c9a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