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景与任务:韩国终身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研究
本文选题:愿景 切入点:任务 出处:《职教论坛》2015年2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从人力资源开发视角来看,理想的技术与职业教育与培训应该协助学习者获得知识及提升个体职业素质,这是最常见的,也是技术与职业教育与培训的终极目标。在经济发展时期,韩国政府没有成功的提供关于未来劳动力需求的详细信息,为教育与培训提供者自身调整带来了很多困难。在向高技能知识经济社会转型过程中,韩国政府必须分析其教育体系——不仅从供给方面,还要从需求方面。知识型社会的特点是:知识经济价值的提升;知识生命周期的缩短;知识量爆炸性的激增;知识工作者重要性的相对提升。为了应对这些变化,应该通过系统化的终身学习、终身学习机会均等及终身学习的本地化来促进人力资源开发。同时,根据《终身教育法》规定,促进和创建终身学习数据库和终身学习网络系统。很明显,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韩国职业教育与培训为本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随着知识经济社会及空前的全球化竞争的到来,韩国职业教育与培训目前正面临者很大挑战,必须进行范式转变。
[Abstract]:From a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perspective, the ideal 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should assist learners to acquire knowledge and improve their individual professional quality, which is the most common. It is also the ultimate goal of 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During the period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Korean government failed to provide detailed information on future labor demand. Many difficulties have arisen for education and training providers to adjust themselves. In the transition to a highly skilled knowledge-based economy, the Korean government must analyze its education system-not just on the supply side. Also on the demand side. Knowledge societies are characterized by: the value of the knowledge economy; the shortening of the knowledge life cycle; the explosive explosion of knowledge; the relative increase in the importance of knowledge workers; and in order to cope with these changes,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should be promoted through systematic lifelong learning, equal opportunities for lifelong learning and localization of lifelong learning. At the same tim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visions of the lifelong Education Act, Promote and create lifelong learning databases and lifelong learning network systems. It is clear that Korean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has made a great contribution to the country'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ver a long period of time. With the arrival of knowledge economy society and unprecedented global competition,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 Korea is facing great challenges at present, so it is necessary to change the paradigm.
【作者单位】: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党委;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协同创新视域下构建现代学徒制长效运行机制的研究与实践”(编号:DJA140249),主持人:陈爽
【分类号】:G719.312.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刘琼;傅定涛;;韩国农民教育概况及其启示[J];成人教育;2011年01期
2 高原;陈海涛;闫秀清;;论发达国家农业职业教育体系[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3 李里特,卢兆彤,吴金环;韩国的农业与农业教育[J];中国农业教育;2001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强百发;韩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赖作莲;;韩国农民教育特征及启示[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2年11期
2 刘琼;傅定涛;;韩国农民教育概况及其启示[J];成人教育;2011年01期
3 杨波;;农民职业技术教育经费筹措机制的构建——基于中外比较分析的视角[J];财经科学;2012年12期
4 王霞;;韩国“身土不二”再诠释——从韩民族性格角度分析[J];当代韩国;2013年01期
5 曹晔;刘晶;;关于河北省农村成人学校的调查与思考[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6 夏学文;;农民后继者缺失及对策研究——基于黄冈市的实证分析[J];经济师;2009年12期
7 李里特;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和现代农业[J];科技导报;2004年10期
8 高翠玲;王德海;;韩国农民培训的经验及启示[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9 曾茂林;;远程教育精准服务农民的新功能及路径探析[J];中国农业教育;2012年06期
10 王晶;熊然;安蒙龙;;国外家庭农场发展与农业生产经营制度对垦区的借鉴与启示[J];农场经济管理;2014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张亮;我国新型农民培训模式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0年
2 强百发;韩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3 景琴玲;我国农业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4 徐群;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研究(1949年至今)[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5 杨波;中国农村劳动力培训机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6 雷小兰;补偿性教育、人力资本深化与中国农业发展[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7 张薇;韩国新村运动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正华;小农制与东亚现代化模式──对台湾地区和韩国经济转型时期农业制度的考察[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3期
2 邱永成;澳大利亚的高等农业职业教育聚焦[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3 魏芙蓉;韩国工农业政策(50~80年代)演变分析[J];东北亚论坛;2000年03期
4 李辉;韩国工业化过程中人口城市化进程的研究[J];东北亚论坛;2005年02期
5 姜爱林;;韩国农业农村发展立法及其若干法规内容概述[J];法律文献信息与研究;2006年03期
6 戴洪生,张瑞慈;韩国农民职业教育的特点及启示[J];高等农业教育;2003年03期
7 强百发;黄天柱;;韩国农业支持政策及其启示[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8 刘晓华;韩国农业的成就与农业政策[J];经济评论;1997年04期
9 杨艺;刘雅文;;韩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的特点及启示[J];经济纵横;2007年13期
10 许华;;美国中等农业职业教育的历史经验[J];教育与职业;1999年1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招喜,张爱文;浅析英国职业教育与培训[J];继续教育;2002年04期
2 杨黎明;价值共识 课程共建 费用共担 产出共享——论企业和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关系[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3 周涛;;韩国职业教育与培训改革新趋向[J];职业技术教育;2003年04期
4 刘育锋;从重要报告看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与培训发展轨迹[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年24期
5 子达;巴勒斯坦的职业教育与培训[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年06期
6 ;澳大利亚继续加大对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投入[J];世界教育信息;2003年10期
7 邓晓荣;网络时代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挑战和对策[J];职教论坛;2003年21期
8 刘育锋;欧洲职业教育与培训评估指标透析[J];职教论坛;2003年11期
9 谭绍华;建立行业职业教育与培训协调委员会很有必要——中澳(重庆)职业教育与培训项目成果调研报告[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年27期
10 袁旭;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与培训体制和机制的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金s,
本文编号:16514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renliziyuanguanlilunwen/1651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