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文化财政投入与产出关系——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研究
本文选题:公共财政 + 文化产业 ; 参考:《财政研究》2015年06期
【摘要】:本研究选取文化产业收入为被解释变量,文化产业的就业人数、基建投资和文化事业费及其分项目为解释变量,分步建立不同维度的文化财政投入产出关系模型,选取2000~2012年中国31个省市有关数据构成面板数据,应用OLS模型进行估计。结果表明:(1)我国文化财政投入对于文化产业产出的贡献远大于人力资本及物质资本的投入,当考虑地区个体效应时,文化事业对文化产业产出影响呈现地域上不均衡的特点;(2)文化事业费的分项变量中,基本支出对文化产业总收入的弹性系数最高;(3)长期来看,物质资本对文化产业产出的贡献出现了减弱趋势,而在不同条件下文化产业就业人数对文化产出的弹性系数小、影响不显著、甚至为负。基于此,本研究认为,为提高效率,文化财政的投入应关注文化产业地域上的均衡发展,应更多地向人力资源倾斜,更多地发挥撬动其他资金的杠杆作用。
[Abstract]:This study selects the cultural industry income as the explained variable, the number of the cultural industry employment, the capital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the cultural enterprise expense and its subproject as the explanatory variable, establishes the cultural financial input-output relation model of different dimensions step by step. The panel data of 31 provinces and cities in China from 2000 to 2012 were selected and the OLS model was used to estimate the data.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ntribution of cultural financial input to the output of cultural industry is much greater than that of human capital and material capital. The impact of cultural undertakings on the output of cultural industries is characterized by a geographical imbalance. (2) among the itemized variables of the cost of cultural undertakings, the elasticity coefficient of basic expenditure to the total income of cultural industries is the highest in the long run. The contribution of material capital to the output of cultural industry has been weakened, but the elasticity coefficient of the number of people employed in cultural industry to cultural output is small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and the influence is not significant, even negative. Therefor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the investment of cultural financ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industry, should be more inclined to human resources, and play a more role in leveraging other funds.
【作者单位】: 中国传媒大学;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11YJC860019) 广电总局社科基金项目(GD1172) 北京市社科基金项目(14JGB074)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124;F8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社科联厦门大学课题组;张小平;冯潮华;邵宜航;;双重维度下文化发展的经济学探讨——兼论借力财政杠杆加速福建文化发展[J];东南学术;2014年03期
2 高培勇;;公共财政:概念界说与演变脉络——兼论中国财政改革30年的基本轨迹[J];经济研究;2008年12期
3 叶德珠;连玉君;黄有光;李东辉;;消费文化、认知偏差与消费行为偏差[J];经济研究;2012年02期
4 金雪涛;潘苗;;我国文化产业公共财政投入的绩效分析与对策选择[J];经济与管理;2013年06期
5 张少春;;开创财政教科文和事业资产管理工作新局面[J];中国财政;2012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本报记者 屈菡;[N];中国文化报;2011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运祥;;基于动态系统的我国公共财政支出结构绩效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10年09期
2 童光辉;张鹏;;财政的公共性:概念分歧、反思和拓展[J];财贸经济;2011年02期
3 赵和楠;;财政支农、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城乡经济互动发展——基于两次武汉农村居民的调查[J];地方财政研究;2010年06期
4 顾乃华;朱卫平;;府际关系、关系产权与经济效率——一个解释我国全要素生产率演进的新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02期
5 常鹏;余文;;公共财政内涵辨析[J];经营管理者;2010年08期
6 顾功耘;胡改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公共性”解读及制度完善[J];法商研究;2013年01期
7 朱文明;;公共财政学在我国的兴起及发展[J];湘南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8 易行健;刘胜;;欧盟国家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行为影响的实证检验:1996~2009[J];国际经贸探索;2013年09期
9 董健;;浅析当前我国居民消费力不足的表现[J];经营管理者;2013年28期
10 许陈生;程娟;;文化距离与中国文化创意产品出口[J];国际经贸探索;2013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光俊;财政分权体制下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2 关飞;基于税收非均衡增长视角的财政风险问题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3 崔潮;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财政制度变迁[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年
4 杨小东;我国农村财政分级治理结构:演进的基本逻辑与趋向[D];西南大学;2011年
5 赵佳佳;财政分权与中国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9年
6 李彦历;我国财政资金绩效管理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0年
7 黄洪;我国农村地区公共品的需求表达机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8 陈旭佳;中国均等化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研究[D];暨南大学;2012年
9 呼建光;注意与股票价格行为[D];吉林大学;2012年
10 张坤;全球经济失衡的调整与东亚经济转型[D];吉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煜;我国公共财政决策民主化建设的路径选择[D];西北大学;2011年
2 陈雷;公共财政与宪政建设[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3 韩大鹏;预算法改革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1年
4 姜茜;我国地方财政民生性支出对城乡居民消费的影响效应[D];山东大学;2011年
5 于莉;中国公共财政体制下教育支出结构的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6 常鹏;国家权力:财政定义与政府预算分类管理[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7 陈栋;浙江省本级部门预算管理改革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8 高鹏;促进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财政改善路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9 卫婷婷;我国中央政府促进高等教育均衡发展的财政责任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0年
10 盘骐瑜;政府偏好与公共品供给[D];暨南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昆亭;龚六堂;;《大分流》模型化解析——文化,制度与经济增长[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2 林毅夫;;李约瑟之谜、韦伯疑问和中国的奇迹——自宋以来的长期经济发展[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3 安体富,高培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公共财政的构建[J];财贸经济;1993年04期
4 陈共;关于“公共财政”的商榷[J];财贸经济;1999年03期
5 贾康;马衍伟;;税收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理论分析与政策建议[J];财政研究;2012年04期
6 张建欣;;促进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J];当代经济;2010年15期
7 安体富;公共财政的实质及其构建[J];当代财经;1999年09期
8 魏鹏举;文化事业的财政资助研究[J];当代财经;2005年07期
9 谢旭人;;创新财政政策机制 推进文化发展繁荣[J];财政研究;2011年12期
10 吕志胜;;公共财政投入与文化产业增长:影响与对策建议[J];财政研究;2012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林秀梅;张亚丽;;文化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的区域差异研究——基于面板数据模型[J];当代经济研究;201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苏良军;;部分线性固定效应面板数据模型的一致性估计[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6卷)[C];2005年
2 曲博;;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贵州省经济增长收敛性分析[A];新机遇·新台阶·新跨越——数量经济学视野下贵州自我发展能力回顾与展望:2010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年会数量经济学会论文集[C];2010年
3 孙刚;张爱华;;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电信需求预测[A];融合与创新——中国通信学会通信管理委员会第29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金赛男;;非稳定面板的离散选择模型[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6卷)[C];2005年
5 余潆;李爱华;刘志东;杨婧;;基于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主权信用评级影响因素分析[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商务智能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6 郭庆宾;许泱;;国外R&D溢出的动态效果:基于我国省际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分析[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7 陈伟;严长清;吴群;李永乐;;开发区土地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基于江苏省面板数据的估计与测算[A];2010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赵卫亚;孙津;;面板数据模型的类型识别检验[A];社会经济发展转型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9 张真真;李善同;;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关系的实证研究[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城市与区域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10 王亚男;李丹妮;马春华;;基于面板数据模型预测的储备规划研究——以天津市中心城区为例[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4.城市规划技术与方法)[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新疆天山农村商业银行 帕尔哈提·赛帕尔;农信社股权结构亟待优化[N];中华合作时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李毅;交互效应面板数据模型的理论与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2 胡亚权;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及其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3 叶小青;交互效应面板数据模型的方法论及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4 陈海燕;面板数据模型的检验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5 郑大川;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框架下商业银行内部评级法研究[D];华侨大学;2011年
6 谭伟生;中部地区利用FDI质量问题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海燕;面板数据模型分析及应用[D];天津大学;2007年
2 徐晓宇;变系数面板数据模型的统计推断[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3 王尚坤;多水平面板数据模型的估计理论及模拟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1年
4 孙刚;电信需求的面板数据模型适应性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5 文利霞;空间面板数据模型的研究及其应用[D];广西大学;2014年
6 张旭;多水平模型及静态面板数据模型的比较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0年
7 武大勇;计量经济学中的面板数据模型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8 汪朝晖;线性面板数据模型及其实证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贾利斋;面板数据模型及其对股票量价关系的应用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10 陈叶琼;面板数据模型的异常值检验[D];云南财经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8312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renliziyuanguanlilunwen/18312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