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EM的煤矿生产物流系统资源冗余评价
本文选题:煤矿生产物流 + 资源冗余 ; 参考:《煤炭工程》2014年07期
【摘要】:煤矿资源冗余有利于提高煤矿生产物流系统的安全性和效率性。论文在建立煤矿生产物流系统冗余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利用结构方程构建了资源冗余评价模型,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人力资源冗余和财务冗余对煤矿生产物流系统安全性和效率性均具有正向影响的关系,设备冗余对安全性具有正向影响、对效率性具有负向影响的关系,以期为煤炭生产企业保证合理的资源冗余提供理论依据。
[Abstract]:The redundancy of coal mine resources is helpful to improve the safety and efficiency of coal mine production logistics system. On the basis of establishing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redundant resources in the production logistics system of coal mine, the paper constructs the evaluation model of redundant resources by using structural equation. Through empirical analysis, it is concluded that human resource redundancy and financial redundancy have a positive impact on the safety and efficiency of coal mine production logistics system, equipment redundancy has a positive impact on safety, and a negative impact on efficiency. In order to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coal production enterprises to ensure reasonable resource redundancy.
【作者单位】: 郑州大学管理工程学院;河南省煤层气开发利用有限公司;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1271194) 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13A630438)
【分类号】:TD7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富立;王新玲;岳亚洲;;基于可靠性分析的最优冗余配置数量确定方法[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0年09期
2 宋_g;毛杰明;金飞;;黑龙江煤炭产业优化科技资源配置的对策[J];科技管理研究;2012年01期
3 曹永江;;浅谈如何合理利用人力资源冗余[J];煤炭经济研究;2012年02期
4 黄丽;陈维政;;基于结构方程的工作疏离感成因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3年02期
5 杨军;宋学锋;;基于ANP方法的煤矿安全生产风险评价[J];统计与决策;2013年10期
6 刘广平;戚安邦;;煤矿安全水平边际效应影响因素及提升方法研究——基于安全投入和管理投入的视角[J];软科学;2011年03期
7 方润生;陆振华;王长林;冯玉强;;不同类型冗余资源的来源及其特征:基于决策方式视角的实证分析[J];预测;2009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倪大江;;某雷达天线阵面T/R组件的共因失效模型[J];电子机械工程;2012年01期
2 姜针针;陈媛媛;;组织冗余研究脉络及其发展趋势评述[J];科技和产业;2012年07期
3 张曦;赵国浩;;我国大中型煤炭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实证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2年12期
4 杨力;于海云;;基于BP模型的煤矿安全管理投入经济分析[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3年02期
5 张金焰;;试分析人力资源冗余与技术创新的关系[J];经营管理者;2013年20期
6 黄帅;刘海颖;华冰;;五传感器配置的MW-GLRT故障检测算法[J];传感器与微系统;2013年10期
7 刘广平;戚安邦;李素红;;煤矿安全风险集成管理成熟度评价模型与方法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3年05期
8 李康林;;企业冗余资源的功能及作用——理论综述与未来研究展望[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年09期
9 王金凤;王俊淇;冯立杰;;煤矿生产物流安全性与效率性系统动力学研究[J];工业安全与环保;2014年05期
10 巩杰;李金生;;高技术企业组织冗余开发模型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李文君;刘春林;徐小林;宋哲;;组织冗余资源及其与企业绩效关系评述[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2 肖志雄;;知识冗余对知识吸收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来自服务外包企业的经验证据[A];第九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肖志雄;服务代理企业知识吸收能力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沈敬敬;面向安全与效率目标的煤矿生产物流系统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2 巩杰;组织风险视角下高技术企业的人力冗余与技术创新能力关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3 李隐煜;高管股权激励、组织冗余与企业研发投入[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4 于海云;煤矿安全管理投入优化方法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3年
5 何溪;基于损失致因分析的成本风险管理投入—产出模型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6 陈汝学;所有权性质、高管持股与组织冗余的实证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2013年
7 张瑾;基于未确知数学的煤矿“六大系统”安全评价研究[D];中北大学;2014年
8 沈煜婷;金融危机环境下冗余资源与业绩波动性的实证关系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4年
9 董焱;我国煤炭上市公司安全投入与经济效益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陆昌勤;凌文辁;方俐洛;;管理自我效能感与管理者工作态度和绩效的关系[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2 高飞;张洪钺;;带马尔可夫参数容错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分析[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3 夏克寒;牟建华;夏治寒;;多惯性仪表冗余系统方案设计及其关键技术[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07年06期
4 陈红;刘静;龙如银;;基于行为安全的煤矿安全管理制度有效性分析[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5期
5 汤凌霄;郭熙保;;我国现阶段矿难频发成因及其对策:基于安全投入的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12期
6 蒋春燕,赵曙明;组织冗余与绩效的关系:中国上市公司的时间序列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4年05期
7 宋_g;崔超群;吴明有;;大型煤炭企业自主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11期
8 吴亚平;甘德安;;武汉科技资源配置的问题分析与优化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年05期
9 钟和平;张旭梅;方润生;;人力资源冗余与技术创新的关系[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年14期
10 林莉;谢富纪;;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科技资源配置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年17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马广川;高明;;我国煤矿生产物流分析与对策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年08期
2 来源;李春阳;;基于Witness煤矿生产系统仿真分析[J];物流技术;2011年11期
3 颜涛;;煤炭企业物流系统构成概述[J];科技信息;2009年23期
4 向凤红,张云生,钱鑫;选矿厂生产物流递阶智能控制系统结构研究[J];有色矿山;2002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金凤;煤矿生产物流系统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2 孙宇博;基于混合Petri网的矿井生产主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周宣赤;煤矿生产物流系统的安全可靠性研究[D];北京物资学院;2010年
2 沈敬敬;面向安全与效率目标的煤矿生产物流系统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3 马广川;煤矿生产物流系统瓶颈的诊断与优化[D];山东科技大学;2011年
4 赵明忠;基于BP神经网络和证据理论的煤矿生产物流系统评价[D];郑州大学;2010年
5 赵洪建;国有大型煤炭集团物流系统管理与控制模型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6 张红义;煤矿企业物流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7 杨X 鑫;金属矿山开采供应物流优化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8年
8 罗来军;煤炭企业物流管理系统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5年
9 黄素真;矿山企业现代生产物流管理系统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9698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renliziyuanguanlilunwen/19698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