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人力资源论文 >

民族八省区生产效率及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分解——基于随机前沿模型的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8-07-13 10:22
【摘要】: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民族地区的发展面临着动力减弱的压力,因此研究民族地区经济增长动力中阻碍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以及提出治理方法对缩小东西差距,实现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采用随机前沿模型,对2002年到2014年间民族八省区生产效率进行实证分析,并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进行具体分类,研究分析各个组成部分,结果表明:存在技术进步显著但生产效率低下的增长矛盾,外溢式技术进步没有真正转化为内生性技术进步;粗放型的生产方式导致企业经营效益低下,阻碍产业集聚化发展,难以形成规模经济;劳动力和资本在各产业各行业之间的配置不合理,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上述分析结果对民族地区制定经济社会扶持政策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即在促进技术进步的同时,使有限的资源用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人力资源、教育等方面,提高生产效率;结合本地资源和民族文化优势,细分特色产业流程,进行专业化分工,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并建立有效的投融资机制;加强户籍制度改革并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氛围,鼓励资本的自由流动等。
[Abstract]:China'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has entered the "new normal", and the development of ethnic areas is facing the pressure of weakening power. Therefore, this paper studies the factors that hinde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e driving force of economic growth in ethnic minority areas, and puts forward some measures to narrow the gap between east and west.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realize a well-off society. By using the stochastic frontier model, this paper makes an empirical analysis on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of the eight provinces and regions from 2002 to 2014, classifies the growth rate of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and studies and analyzes the various componen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a contradiction of significant technological progress but low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spillover technological progress does not really translate into endogenous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extensive mode of production leads to low operating efficiency of enterprises and hinders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It is difficult to form scale economy, and the allocation of labor force and capital between industries and industries is unreasonable, which leads to the inefficient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The results of the above analysis have a certain enlightening effect on the formulation of economic and social support policies in ethnic minority areas, that is, while promoting technological progress, limited resources should be used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enterprise management, human resources, education, etc. Improving production efficiency, combining local resources and national cultural advantages, subdividing characteristic industrial processes, specialized division of labor, establishing socialized service system and establishing effective investment and financing mechanism; Strengthen the reform of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ystem, create a fair competition market atmosphere, encourage the free flow of capital, etc.
【作者单位】: 延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XMZ091)
【分类号】:F127;F22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志刚;龚六堂;陈玉宇;;地区间生产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分解(1978—2003)[J];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02期

2 徐炳进;;广东省地市级建筑业生产效率的比较分析[J];广东科技;2012年21期

3 В.科马罗夫;В.乌拉诺夫斯卡娅;沈越;;服务行业对提高生产效率的作用[J];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81年01期

4 曹强;陈汉文;胡南薇;;事务所特征、行为与审计生产效率[J];南开管理评论;2008年02期

5 王志平;陶长琪;;我国区域生产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基于2001-2008年省际面板数据与随机前沿方法[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0年10期

6 张娜;;市场结构变革对行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以中国电信业重组为例[J];甘肃社会科学;2012年06期

7 牛品一;陆玉麒;彭倩;;江苏省生产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分解的空间格局演变分析[J];经济地理;2012年11期

8 杨林;许丹;;基于粮食生产效率的财政补贴政策地区差异化研究[J];经济学动态;2011年12期

9 王巍;基于生产效率的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方法[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4年02期

10 吴延兵;;中国地区工业知识生产效率测算[J];财经研究;2008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千玉坤;;荒漠化草原牧区家庭牲畜规模与生产效率研究[A];2009中国草原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蒋秋丽;王发曾;徐晓霞;;河南省城市生产效率的今近时空变化[A];第七届全国地理学研究生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3 吴延兵;;R&D存量、知识函数与生产效率[A];经济学(季刊)第5卷第4期(总第22期)[C];2006年

4 柯文前;任秀燕;;基于Malmquist-GIS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城市生产效率的时空演化[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魏剑生 徐俐敏 张勇伟;提高生产效率 算好环保大账[N];闽北日报;2013年

2 谭浩俊;以创业缓解经济转型对就业的冲击[N];中华工商时报;2014年

3 任鹏宇;北京城市综合竞争力仍列第四[N];北京商报;2007年

4 记者 朱卉 通讯员 邱玉明;“机器换人”的春天来临了么[N];嘉兴日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赵梦楠;中国煤炭行业生产效率的区域差异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2 陶春海;中国医疗服务生产效率评价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栋;湖南省粮食生产效率及影响因素分析[D];湖南农业大学;2015年

2 裴泽韧;海伦市玉米生产效率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6年

3 吉星星;我国水稻主产区生产效率及技术进步模式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6年

4 郎新婷;新疆粮食生产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6年

5 李兮芝;浙江省粮食生产效率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6 毛梦楚;模块化促进生产效率提高的机制分析[D];浙江工商大学;2012年

7 韩庆华;贴片生产线仿真与生产效率的改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8 彭效冉;我国有色金属上市公司生产效率及影响因素分析[D];北方工业大学;2012年

9 斯琴;陈巴尔虎旗和新巴尔虎左旗家庭生命周期与生产效率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10 郑月理;广东省劳动报酬与生产效率的关系研究[D];广东商学院;2012年



本文编号:21190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renliziyuanguanlilunwen/21190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ed7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