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人力资源论文 >

陕西省创新资源错配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30 17:19
【摘要】: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加速演变。历史告诉我们,谁掌握了科学技术,谁就站在了发展的制高点。“察势者明,趋势者智”,在这一形势下,我国把创新摆在了优化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的突出位置,但与十九大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相比,我国科技创新领域仍然存在着资源配置不合理、创新体系不完善等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而陕西作为科教、文化、人才大省,一提到经济和居民收入,却又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小省”和“穷省”。这种被经济学界称作的“陕西现象”正反映了一个事实:创新资源配置不合理导致了陕西的创新优势没有切实转化为生产力。这种资源存量优势与经济实力弱势之间的巨大落差,长期以来成为影响陕西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巨大困境。如何破解陕西省创新资源储量与经济发展不对称这一难题,如何实现资源大省的追赶与超越,唯一路径就是发挥科技创新的驱动作用。而让创新成为驱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创新资源的高效配置则是其中的关键一环。而所谓资源错配,指的是由于非市场因素的干预,要素在市场上的价格偏离其机会成本,进而造成资源配置低效甚至无效,最终造成产出效率损失的状态。因此,研究陕西省创新资源错配问题及其影响因素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为研究背景,在构建创新资源评价体系的基础上,使用2005-2016年的数据,首先对陕西省创新资源配置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其次,测度了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9省(市)的创新资源错配指数,通过比较分析,准确把握了陕西省创新资源的错配程度。然后,考察了经济体制结构、政府干预、市场开放程度、城市化水平、交通基础设施水平等因素对陕西省创新资源错配的影响。通过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有:(1)陕西省创新人力资源流失严重、创新财力和信息资源配置不均、创新物力资源共享不足、创新知识产出效率高、经济产出效率低;(2)陕西省创新人力、财力、物力、信息资源均出现错配;(3)以国有企业为主体的经济体制结构、政府财政干预、开放的市场环境、城市化进程、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均会纠正陕西省人力、财力、物力、信息资源错配程度。
【图文】:

趋势图,错配,丝绸之路,经济带


图 17 2005-2015 年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创新人力资源错配程度趋势图附注 1:为了比较各省(市、区)的创新人力资源错配程度,所有数据均取其绝对值。首先,,各省(市、区)创新人力资源错配程度有差异。如图 17 所示,整体上,2005 年,我国 丝绸之路经济带 区域的创新人力资源错配呈现出南北高中部低的态势,新疆、青海、甘肃、宁夏、陕西、云南的创新人力资源错配程度均大于 0.505,而四川、重庆、和广西的创新人力资源错配程度较为小,均小于 0.286;2010 年,各省的人力资源错配程度均有一定程度的缓解,除了青海、宁夏和重庆,重庆甚至出现错配程度加重的情况;2015 年,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的创新人力资源错配程度出现向南递减的态势,新疆、青海、宁夏最严重,四川、云南的错配程度相对较低,广西最低。要注意的是,从图 17 可以明显看出,陕西的创新人力资源错配程度在近十年间有所缓解。再次,各省(市、区)错配方向也不同(见表 15)。2015 年陕西与广西、云南、甘肃、青海、宁夏的错配指数均小于零,表明这些省份创新人力资源的工资低于创新

趋势图,附注,财力资源,丝绸之路


2007 1.020 0.825 0.136 1.289 -0.310 -0.111 -0.102 -0.530 -0.3982008 0.520 1.028 0.357 0.439 -0.395 -0.249 0.090 -0.366 -0.3732009 0.683 0.989 0.474 0.117 -0.348 -0.225 -0.113 -0.226 -0.5782010 0.374 1.239 0.046 -0.229 -0.333 -0.069 -0.824 -0.214 -0.2742011 0.151 1.154 0.268 -0.168 -0.414 0.144 -0.929 -0.300 -0.4532012 0.062 0.484 0.001 -0.174 -0.547 0.138 -0.909 -0.158 -0.4662013 0.146 0.370 -0.024 -0.310 -0.552 -0.001 -0.896 0.103 -0.3972014 -0.060 0.530 -0.084 -0.282 -0.562 0.022 -0.929 -0.308 -0.2562015 0.256 0.595 -0.139 -0.392 -0.600 -0.131 -0.716 -0.019 -0.134附注 1:所有数据经笔者计算整理所得。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F124.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戚ng;张明;李太生;;基于Malmquist指数的江苏创新资源整合共享效率评价[J];中国软科学;2013年10期

2 魏曼;;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3年04期

3 李静;彭飞;毛德凤;;资源错配与中国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J];财贸研究;2012年05期

4 张佩;马弘;;借贷约束与资源错配——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9期

5 陈永伟;胡伟民;;价格扭曲、要素错配和效率损失:理论和应用[J];经济学(季刊);2011年04期

6 聂辉华;贾瑞雪;;中国制造业企业生产率与资源误置[J];世界经济;2011年07期

7 刘凤朝;徐茜;韩姝颖;孙玉涛;;全球创新资源的分布特征与空间差异——基于OECD数据的分析[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1年01期

8 曹学;翟运开;卢海涛;;区域创新资源的平台配置机制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年03期

9 邵挺;;金融错配、所有制结构与资本回报率:来自1999~2007年我国工业企业的研究[J];金融研究;2010年09期

10 刘瑞明;石磊;;国有企业的双重效率损失与经济增长[J];经济研究;2010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尹俊雅;基于城市规模视角的中国工业企业资源错配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7年

2 尹璐;我国地区资源错配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湖南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6460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renliziyuanguanlilunwen/26460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647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