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人力资源论文 >

长江上游地区农村人力资本增收效应的空间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1 22:18
【摘要】: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强农惠农政策,拓展农民就业增收渠道”的重点工作任务;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强调“要加大农村改革力度,激活农业农村内生发展动力,保障农民持续增收”。农民增收不仅关系到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而且关系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然而受我国农村人口众多、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农民收入增速滞缓等宏观经济环境的制约,如何突破由人力资本存量不足形成的农村经济发展瓶颈已成为全社会高度关注和普遍担忧的问题。长江上游地区作为研究农村人力资本增收效应空间特征的案例,既具有历史典型性,又具有时代发展的特殊性。那么,长江上游地区农村人力资本是否存在一定的空间依赖性?这种空间依赖性多大程度影响着农村地区的居民增收?是否存在着某个经济门槛,当跨越了该门槛之后农民收入情况呈现出显著性突变亦或是“发展陷阱”的态势?鉴于此,从空间相关性和空间异质性两个角度,深入剖析长江上游地区农村人力资本增收效应的空间特征,以期为科学构建农民工就业的区域分布格局、合理定位中央和地方政府在发展农村教育事业中的角色以及有效降低农民工盲目流动所导致的负面影响提供有益的实践经验;更具政策意义的是,有助于地方政府结合自身特点和邻省优势来推进“智力扶贫”项目,进而采取更科学的配套措施提升农村人力资本存量,更是加强农民增收可持续性的应有之义。本文以长江上游地区47个市州2005-2015年的面板数据作为观测对象,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视角对长江上游地区农村人力资本存量与农民收入水平的现状进行评价,确切把握长江上游地区农民增收的空间分布格局与时空演变态势;然后基于“地理学第一定律”考察长江上游地区农村人力资本是否存在空间依赖性,探究其空间分异特征;进而在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框架下,以明瑟收入方程作为理论支撑,构建农村人力资本增收效应空间影响机制的指标体系,对长江上游地区农村人力资本增收效应的空间相关性进行严格的空间计量分析,为克服内生性问题,进一步对动态空间滞后模型(SLM)和动态空间杜宾模型(SDM)采用系统广义矩估计(System GMM)方法进行模型估计,以探明农村人力资本增收效应空间影响机制中各经济变量的相互制约关系;再而依托面板门槛回归模型(PTR),精准辨识在不同经济门槛影响下长江上游地区农村人力资本与农民收入之间的非线性关系,从而验证长江上游地区农村人力资本增收效应的空间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1)长江上游地区农村人力资本存量提升状况稳中向好,呈逐年上升态势;(2)长江上游地区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因经济环境、资源禀赋等方面的不平衡而存在显著的时空演变差异;(3)长江上游地区农村人力资本具有明显的空间依赖性,空间集聚效应凸出;(4)人力资本、产业结构、城镇化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公路密度和人口密度属长江上游地区农民增收空间影响机制的重要因素;(5)长江上游地区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具有内生驱动和外生依赖的双重特征,时空溢出效应显著;(6)长江上游地区农村人力资本对农民增收具有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7)长江上游地区农村人力资本增收效应在不同经济门槛下呈现各异的门槛特征及经济现象。最后,依据上述研究结论,立足于长江上游地区的现实条件,以国情和发展作为路径选择和政策取向的出发点,提出优化农村人力资本结构、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加强农民增收可持续性的综合政策框架和可行性制度保障。
【图文】:

技术路线图,资本结构,资本存量,收入差距


技术路线图

农村人力资本,存量,历年,变化趋势


14图 3.1 2005-2015 年长江上游地区农村人力资本存量历年变化趋势图图 3.1 可更直观地反映长江上游地区农村人力资本存量的历年变化趋势。从区域整体来看,长江上游地区农村就业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逐年攀升,即农村人力资本存量呈现逐年上升态势。进一步考察增长率的变化情况,2005-2015 年长江上游地区农村人力资本存量的增长率逐渐降低,且下降幅度较为平稳,,其中2005-2011 年长江上游地区农村人力资本存量的增速较快,且 2005-2006 年的增速达最大值 3.04%,2012-2015 年的增速则缓中趋稳,维持在 0.70%附近。可见,长江上游地区农村人力资本存量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扶持下稳中推进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工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F323.6;F323.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骆永民;樊丽明;;中国农村人力资本增收效应的空间特征[J];管理世界;2014年09期

2 陶长琪;杨海文;;空间计量模型选择及其模拟分析[J];统计研究;2014年08期

3 钞小静;沈坤荣;;城乡收入差距、劳动力质量与中国经济增长[J];经济研究;2014年06期

4 李子联;;新型城镇化与农民增收:一个制度分析的视角[J];经济评论;2014年03期

5 欧阳志刚;;中国城乡经济一体化的推进是否阻滞了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J];世界经济;2014年02期

6 李伶俐;谷小菁;王定祥;;财政分权、城市化与城乡收入差距[J];农业技术经济;2013年12期

7 邢春冰;贾淑艳;李实;;教育回报率的地区差异及其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J];经济研究;2013年11期

8 张红宇;张海阳;李伟毅;李冠佑;;当前农民增收形势分析与对策思路[J];农业经济问题;2013年04期

9 李克强;;协调推进城镇化是实现现代化的重大战略选择[J];行政管理改革;2012年11期

10 龙翠红;洪银兴;;农村人力资本外溢与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关系的实证分析[J];经济经纬;2012年03期



本文编号:26591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renliziyuanguanlilunwen/26591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7e4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