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团队的领导力开发研究—企业多类型管理团队的共享领导力视角
【学位单位】:东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5
【中图分类】:F272.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盖伊;走近“超级团队”[J];人才资源开发;2005年04期
2 高均希;你的团队生病了?[J];人才资源开发;2005年04期
3 田友龙;;拯救变形团队[J];中国商贸;2006年11期
4 马金萍;;浅谈团队角色问题[J];北京林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5 程夏;;一个团队代表一种文化[J];人才资源开发;2006年10期
6 王涛;;团队工作流程解析[J];企业研究;2006年11期
7 甄影;;加强团队“非正式领袖”管理[J];空运商务;2007年14期
8 唐斌;;问诊团队不合作[J];人力资源;2007年17期
9 刘电芝;疏德明;;团队凝聚力的影响因素及其培育措施[J];现代管理科学;2008年05期
10 韦慧民;;基于系统观视角的团队边界工作研究评介[J];商业研究;2011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甄里;;序八(Foreword)[A];全国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防治工作经验交流暨《朋友》项目十周年庆典与贝利—马丁奖颁奖大会文集[C];2008年
2 蒋莹;杨忠;;实践共同体、角色绩效与团队效能的关系研究——以企业研发团队为例[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唐春英;李铁冬;;培养团队质量与服务理念的实践经验[A];中华护理学会第7届消毒供应中心发展论坛论文汇编[C];2011年
4 疏德明;刘电芝;;团队凝聚力研究的回顾与展望[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邢春凤;;手术室的Team work[A];2008年中国岭南护理学术讲坛论文集[C];2008年
6 陈炜;袁逸;孟钰瑶;;培养团队对客户的归属感、提升客户服务意识和能力[A];2013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暨第四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汇编第四部分[C];2013年
7 王黎萤;陈劲;;研发团队创造力影响因素的探索与验证[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8 郭周克;郭志武;许凯;李志明;李庆寿;张和平;李清梅;郭锐;;打造“九力”团队的理论与实践[A];2009煤炭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集[C];2010年
9 万玉子;孙彩虹;;团队自组织演化与博弈模型研究[A];信息经济学与电子商务:第十三届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董保民;;团队道德风险的再研究[A];经济学(季刊)第3卷第1期(总第9期)[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阮文华;情感是联系团队成员的纽带[N];中国保险报;2010年
2 通讯员 张媛;团市委调研组指导团队工作[N];巴彦淖尔日报(汉);2011年
3 周丽阳;信任是团队成功的重要因素[N];中国人事报;2005年
4 陈龙海(本文作者:浙江磐安花台山宾馆总经理);激活队员情绪 形成团队合力[N];华东旅游报;2001年
5 市委党校 刘秀英;自觉融入团队是事业成功的关键[N];益阳日报;2008年
6 马继圣;卓越的领导者就是懂得“给力”于团队[N];中国保险报;2011年
7 高进良;试论地税团队的文化建设[N];衡水日报;2011年
8 杞人;全球85个团队“凤凰南粤飞”[N];科技日报;2011年
9 安徽省舒城县七星学校 汪密;建设有信仰的学校团队[N];中国教师报;2011年
10 叶西;用“同仁法则”激励团队[N];中国医药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苗苗;中国企业背景下团队建言氛围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2 王海霞;团队互动过程对团队效能的影响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8年
3 陈公海;企业研发团队非正式网络的结构特征对产品创新绩效影响的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4 张涛;团队冲突理论模型及其实证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5 吴铁钧;大学生团队学习:模型建构与团队效能[D];苏州大学;2011年
6 陈振娇;探索团队冲突与团队产出之间中介机制的实证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7 谢心灵;团队协同的知识工作效率影响因素及效率评价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8 常涛;团队性绩效考核对知识共享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9 苏姗姗;企业研发团队成员满意度评价与提升机制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0年
10 李yN;团队情绪智力、领导行为与团队有效性关系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钟琳;团队多样性对团队效能的影响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2 王倩;基于团队互动过程的团队凝聚力实证研究[D];湘潭大学;2013年
3 常艳;高校教学团队运行机制的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5年
4 尹杰;团队建言氛围对建言行为的影响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5 肖君宜;团队建言氛围的形成机制和效能—团队积极行为视角[D];苏州大学;2015年
6 赵惠;交互记忆系统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路径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7 张晓田;真诚型领导与亲社会违规行为关系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8 石金凤;认知动机和社会动机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9 史晓彤;知识型团队交互记忆成熟度建模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10 胡海月;社会网络中团队构建问题研究与实现[D];黑龙江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8265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renliziyuanguanlilunwen/28265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