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扎根理论的农业物流生态圈协同影响因素分析
【部分图文】:
为保证数据来源的可靠性和全面性,本研究采用访谈与文献资料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影响因素挖掘,这种方法借鉴了钱慧敏等[28]的研究。在访谈方面,由于协同学的理论性较强,因此访谈对象为相关研究领域的学者和专家,采用非结构化问卷来进行深度访谈,获得访谈文本和录音。访谈基本问题具体参见表1。在研究资料方面,从国内外数据库,如中国知网(CNKI)、科学引文检索(WOS)、史蒂芬斯数据库(EBSCO)等检索农业物流影响因素相关文献,从网站获取农业物流相关资料,利用搜索引擎,如谷歌(Google)补充相关资料,从相关书籍中抓取可用信息。为保证访谈的有效性,访谈内容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为了让访谈对象熟悉和了解农业物流、体系、协同等概念;第二部分是围绕主题来获取相关信息,并根据访谈对象的状态和感受进行柔性提问。为让访谈对象有充足的思考时间,本研究把单个对象的时间控制在40~60分钟,最终获得访谈文本28份。从性别来看,男性17人,女性11人;从受教育程度来看,硕士和博士研究生17人,取得博士学位者11人;从年龄来看,20~30岁的有8人,31~40岁的有15人,41岁以上的有5人。本研究最终获得研究样本102份,其中访谈文本28份,国内外文献58篇,相关书籍5本,网络相关资料11篇。资源来源具体参见表2。五、编码与模型构建
再次对农业物流生态圈的相关人员进行深度访谈。根据以往研究经验,用于饱和度检验的数据一般为10条[27],因此随机选取10位相关人员(主要是从事农业物流相关研究的学者)进行访谈并整理相关数据。再一次重复编码步骤,经逐句分析和编码,并与物流领域的学者和专家进行交流,一致认为,本研究提取的概念和范畴比较完善,并未发现新的影响农业物流生态圈协同的范畴。因此,本研究中农业物流生态圈协同的扎根理论模型在理论上已经达到饱和。六、农业物流生态圈协同影响因素的影响机理与作用路径
1. 路径一:外驱因素→中介因素→农业物流生态圈协同首先,协同环境的好坏会对协同意愿产生影响。协同环境包括政策法律环境、基础设施环境、文化环境和市场环境四个层面,各层面对协同意愿的作用具体如下:从政策环境看,国家出台好的政策对农业物流生态圈进行扶持,能够增强各主体搞活农业物流生态圈的决心;从法律环境看,有效的法律法规能够对农业物流市场进行规范,营造良好市场环境,让各主体在规范有序的市场中运行;从基础设施环境看,包括交通建设、互联网技术、物流设备三个方面,它们是提高农业物流水平的重要支撑;从文化环境看,包括企业内部文化环境和传统文化氛围两个方面,但关键在于企业内部文化环境,良好的企业文化环境有助于形成强大的凝聚力,而具有高凝聚力的组织能够更好地促使员工朝着企业的目标努力[35];从市场环境看,市场环境涵盖范围很广,包括竞争者、顾客、销售渠道、供应商、产品价格等诸多方面,但其直接体现就是企业有没有利润增长,如果有,则各主体协同意愿就会强烈。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振华;刘志艳;孔淑霞;王亚丽;;发展现代农业物流业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潍坊高等职业教育;2007年02期
2 贝斐;;现代农业物流的发展现状与趋势研究——评《现代农业物流的理论与实践》[J];中国食用菌;2019年12期
3 方姝琦;翁瑾;;探索大数据时代农业物流的变革与机遇——评《现代农业物流的理论与实践》[J];中国食用菌;2019年12期
4 魏维;;吉林省现代农业物流发展探析[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19年04期
5 何亚辉;;河南自贸区设立背景下农业物流的发展路径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9年S1期
6 王之泰;;侃侃农业物流[J];中国储运;2018年11期
7 张旭;;论分享经济对农业物流改革的促进作用[J];中国市场;2016年32期
8 舒旭丽;;我国现代农业物流体系存在问题与思考[J];改革与战略;2016年09期
9 郭薇;;江苏现代农业物流发展策略分析[J];现代商业;2016年29期
10 常子伟;;我国农业物流发展问题与解决对策探析[J];今日财富(中国知识产权);2018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赵勤;中国现代农业物流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2 肖建中;现代农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玉冰;农业信息化下的现代农业物流发展[D];山西农业大学;2016年
2 夏胜林;河南省现代农业物流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6年
3 齐冀楠;辽宁省现代农业物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4 谢挺;福建省现代化农业物流体系构建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9年
5 柳赵郑;河南省现代农业物流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9年
6 辛玉颉;山东省农业物流产业组织布局及优化模型[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7 王文宾;农业物流系统评价与优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刘航源;基于物联网的杭州市农业物流园区信息平台建设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9 史晓原;农产品主产区域发展农业物流的研究[D];长安大学;2005年
10 夏重阳;河南省农村物流需求预测与影响因素分析[D];河南农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8677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renliziyuanguanlilunwen/2867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