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人力资源论文 >

地方政府劳务派遣员工的需求特征及激励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2 14:42

  本文关键词:地方政府劳务派遣员工的需求特征及激励对策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地方政府 劳务派遣员工 需求 激励


【摘要】:我国自改革开放后从国外引进劳务派遣用工制度,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不仅广大企业将其作为一种常规的用工模式,连公共部门特别是地方政府机构也将其作为一种重要的补充用工模式,用来弥补自身劳动力的不足和降低本部门的人力资源成本。政府机构采用劳务派遣员工可带来很大的便利,并且可以弥补编制的不足。随着工作的开展,部分劳务派遣员工也开始出现在政府机构的核心工作岗位上,他们做着相同的工作,却得不到相同的报酬。此外,由于劳务派遣劳动关系的特殊性,导致政府机构的劳务派遣员工得不到足够的重视,他们的权益得不到完善的保障,也没有针对他们的有效的激励措施。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劳务派遣者的工作积极性和发展,也不利于组织机构的运转和职能的发挥。本文对地方政府劳务派遣员工的内涵作了阐述,分析了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对劳务派遣员工激励的现状及问题,结合劳务派遣员工的特点和需求,从薪酬机制、权益保障、培训考核、职业生涯规划、沟通与反馈控制等方面,研究了对地方政府劳务派遣员工实施有效激励的对策。
【关键词】:地方政府 劳务派遣员工 需求 激励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商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630.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一章 绪论8-24
  • 1.1 研究背景8-9
  • 1.1.1 劳务派遣用工合法地位的确定8
  • 1.1.2 劳务派遣符合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下人力资源弹性化的要求8-9
  • 1.1.3 国内对于劳务派遣的管理水平偏低9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9-11
  • 1.2.1 研究目的9-10
  • 1.2.2 研究意义10-11
  • 1.3 文献综述11-20
  • 1.3.1 需求与激励的国内外研究11-14
  • 1.3.2 国内外劳务派遣的发展概况14-17
  • 1.3.3 国内外劳务派遣管理相关研究动态17-19
  • 1.3.4 评述19-20
  • 1.4 研究思路及内容20-22
  • 1.4.1 研究思路20-21
  • 1.4.2 研究内容21-22
  • 1.5 研究方法、创新点22-24
  • 1.5.1 研究方法22
  • 1.5.2 创新点22-24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及理论基础24-37
  • 2.1 地方政府及劳务派遣的基本概念24-27
  • 2.1.1 地方政府的基本概念24-25
  • 2.1.2 劳务派遣相关概念25-27
  • 2.2 激励理论27-31
  • 2.2.1 需求的含义及特征27-28
  • 2.2.2 经典激励理论28
  • 2.2.3 综合激励模型28-31
  • 2.3 全面契约管理31-34
  • 2.3.1 全面契约的内涵31-32
  • 2.3.2 劳务派遣经济契约的特征32-33
  • 2.3.3 劳务派遣心理契约的特征33-34
  • 2.4 人本管理理论34-37
  • 2.4.1 人本管理的含义34
  • 2.4.2 人本管理的特征34-36
  • 2.4.3 人本管理促进调动员工积极性36-37
  • 第三章 地方政府劳务派遣员工形成原因及特点分析37-43
  • 3.1 地方政府劳务派遣员工形成的原因分析37-39
  • 3.1.1 社会原因37-38
  • 3.1.2 经济原因38
  • 3.1.3 体制原因38-39
  • 3.2 地方政府劳务派遣员工的特点39-43
  • 3.2.1 岗位分布种类多且有一定的不稳定性39-40
  • 3.2.2 文化水平和技能参差不齐40-41
  • 3.2.3 发挥主观能动性意识不强41-42
  • 3.2.4 被派遣员工心理契约具有复杂性和不稳定性42-43
  • 第四章 地方政府劳务派遣员工需求特征定位43-50
  • 4.1 物质需求43-44
  • 4.2 精神与成就需求44
  • 4.3 环境需求44-45
  • 4.4 个人发展需求45-46
  • 4.5 A市劳务派遣员工激励的个案分析46-50
  • 4.5.1 A市政府劳务派遣员工基本情况调查46-48
  • 4.5.2 A市政府对劳务派遣员工激励管理的现状48
  • 4.5.3 A市政府机构劳务派遣员工需求与激励因素分析48-50
  • 第五章 影响地方政府劳务派遣员工激励效果的因素分析50-54
  • 5.1 对劳务派遣员工重视不足50
  • 5.2 劳动关系不和谐50-51
  • 5.3 派遣员工不完全对等,同工不同酬51
  • 5.4 激励的单一性、滞后性51-52
  • 5.5 激励标准无针对性,缺乏有效评估52
  • 5.6 权益保障不到位52-54
  • 第六章 地方政府劳务派遣员工的激励对策研究54-61
  • 6.1 完善薪酬机制54-55
  • 6.2 完善基础保障55
  • 6.3 建立培训体系55-57
  • 6.4 强化沟通与反馈57-58
  • 6.5 做好职业生涯规划58-59
  • 6.6 激励派遣组织从而间接对劳务派遣员工进行激励59-61
  • 第七章 结论61-63
  • 参考文献63-67
  •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67-68
  • 附录:地方政府劳务派遣人员调查问卷68-70
  • 致谢70-7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詹婧;;透视企业员工关系专员的职业角色[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2 邓东滨;员工到任[J];领导文萃;1994年11期

3 柴文聪;;2013年十大员工关系案件点评(下)[J];人力资源;2014年02期

4 王缨;;爱立信的百年活力[J];石油政工研究;2007年06期

5 任新民;王彦斌;;体制转型对中国企业员工组织认同的影响[J];社会主义研究;2009年03期

6 刘昕;张兰兰;;员工关系的国际发展趋势与我国的政策选择——兼论劳资关系、劳动关系和员工关系的异同[J];中国行政管理;2013年11期

7 季成林;构建和谐企业的文化基础[J];政工研究动态;2005年14期

8 王策;;重视心理契约在调整企业与员工关系中的作用[J];中国工运;2007年11期

9 冯志新;;试论新形势下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J];南方论刊;2008年09期

10 艾志刚;董竞飞;;基于企业员工关系的压力管理[J];学理论;2009年2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亚华;贾良定;万国光;;雇佣关系对员工创造性的作用机制:一个整合框架[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2 金盛华;刘蓓;;企业领导与员工关系作用及其“感知领导支持”机制研究(摘要)[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周硕华;;企业员工关系对知识转移的作用研究[A];2013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学术年会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13年

4 颜太一;唐有富;;员工在想什么 我们该做什么——对员工思想动态问卷调查后的思考[A];中南片2003年烟草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5 韩平;;合理处置员工关系的五大方法[A];中部崛起与企业文化战略——首届中部地区优秀企业文化理论成果集[C];2012年

6 郭桂梅;赵曙明;;员工创造性研究回顾与展望[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7 叶晓军;;如何和谐处理民营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关系[A];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刘平青;王雪;刘冉;魏霞;;领导风格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机理研究——以员工关系为中介变量[A];“两型社会”建设与管理创新——第十五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13年

9 赵永全;;基于体验的员工满意度模型[A];Proceedings of 2011 National Teaching Seminar on Cryptography and Information Security(NTS-CIS 2011) Vol.1[C];2011年

10 周小虎;马莉;;组织社会资本对员工离职意愿的影响:中国文化情景下的研究[A];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年度报告(2006—2007)——中国企业自主创新与品牌建设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省宽邋孟国辉;要高度重视员工的意见[N];新乡日报;2007年

2 太原市龙马服饰有限公司 王晓峰;企业的魅力来自让员工获益更多[N];太原日报;2010年

3 刘芳 上海厂长经理人才有限公司高级人力资源顾问;浅析企业如何维护与员工关系[N];组织人事报;2013年

4 施文 上海厂长经理人才有限公司高级人力资源顾问;积极创建和谐的员工关系[N];组织人事报;2013年

5 零 点;老板与员工:沟通最重要[N];中国工商报;2005年

6 杨虎生;辞退员工务必注意技巧[N];中国人事报;2005年

7 记者 杨德勇 通讯员 张霞;贵州调查员工满意度[N];中国邮政报;2003年

8 王博;员工参与:企业兴盛之道[N];中国国门时报;2003年

9 尤红梅;吃着冰淇淋,与员工成为伙伴 2003年度卓越雇主[N];中国经营报;2004年

10 甘圣宏;什么要素影响员工对企业的满意度[N];中国旅游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维政;餐饮企业员工关系构建:“经济人”和“社会人”互动成长机制的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2 李新珠;高承诺人力资源管理对员工主动行为影响研究[D];武汉大学;2015年

3 张大为;员工关系对知识共享的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4 严丹;辱虐管理对员工建言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5 翟家保;顾客积极反馈行为对一线服务员工的影响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6 张家瑞;民营企业领导—员工“关系”对员工工作态度的影响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7 单业才;社会发展的微观探析[D];山东大学;2011年

8 陈亮;员工知识网络、员工关系网络及其与员工绩效间关系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9 詹越;知识型员工个人知识管理能力影响因素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赵卫东;员工—组织匹配影响因素的模型构建与实证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与员工和谐关系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09年

2 路平;成都市中小企业构建和谐员工关系研究[D];西华大学;2012年

3 谭利;企业员工生涯适应力的结构及关系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4 吴美娟;中国工商银行陕西分行心理契约对员工绩效的影响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5 邱薇;湘潭A公司劳务派遣员工绩效考评体系优化研究[D];湘潭大学;2015年

6 汪红波;H公司员工分类激励研究[D];海南大学;2015年

7 郭瑞;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煤矿企业与员工间的博弈关系分析[D];太原科技大学;2015年

8 胡绍昆;H公司基层员工满意度问题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5年

9 朱霄燕;创新方法培训效果影响因素探究[D];清华大学;2015年

10 韩晓华;YR公司员工流失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9601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renliziyuanguanlilunwen/9601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ba9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