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对外汉语论文 >

浅谈中高阶对外汉语审美教学

发布时间:2017-10-10 09:43

  本文关键词:浅谈中高阶对外汉语审美教学


  更多相关文章: 对外汉语 审美 审美教育 美育 审美教学


【摘要】:近年来,对外汉语汉语研究领域多是对本体和教学法的研究。但笔者发现,就算是在教学中强调了语用的重要性,外国人还是经常会出现说话“不好听”的问题。汉语求美很有必要,且对外汉语人应当以传播美汉语为义不容辞的责任。所以对外汉语的审美教学势在必行。 笔者首先对语言与美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语言美的两个维度、三个层次和四个价值;然后笔者对汉语之美进行了分析,认为汉语有六个显著的美学价值;接着笔者介绍了审美教育在语文和英语学科的发展,并阐述了第一语言美育和第二语言美育、英语美育与对外汉语审美教学、审美教学与语用教学,以及审美教学与文学欣赏四对概念的区别;然后笔者定义了对外汉语审美教学,详细分析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和审美的过程,以此作为对外汉语审美教学的依据;然后笔者还对对外汉语审美教学的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特点等一系列范畴进行了定位;具体的教学方法是重要的,笔者提出了针对汉字、语音、文化、意境等多个范畴的具体的审美教学方法。接下来笔者把审美教学的方法付诸教学实践,分析了教学案例,设计了反馈方式,并讨论了审美教学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对外汉语 审美 审美教育 美育 审美教学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H195.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22
  • 1.1 研究背景9-16
  • 1.1.1 选题缘起9-11
  • 1.1.2 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与现状11-12
  • 1.1.3 对外汉语语用的研究现状12-13
  • 1.1.4 对外汉语中高级阅读教学的研究现状13-14
  • 1.1.5 对外汉语文学教学的研究现状14-15
  • 1.1.6 对外汉语审美教育与审美教学的研究现状15-16
  • 1.2 本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16-20
  • 1.2.1 语言本质属性的要求16-17
  • 1.2.2 人类审美选择的体现17
  • 1.2.3 语言学习的阶段17-18
  • 1.2.4 语言美感规律的使然18-19
  • 1.2.5 中高阶学习者的需求19
  • 1.2.6 汉语传播者的使命19-20
  • 1.2.7 学科建设的需要20
  • 1.3 研究方法20-22
  • 第二章 语言与美22-35
  • 2.1 语言与言语22-23
  • 2.2 口语与书面语23
  • 2.3 美的本质23-25
  • 2.4 审美价值25
  • 2.5 审美与语言审美25-29
  • 2.5.1 审美26-27
  • 2.5.2 语言审美27-29
  • 2.6 语言美29-35
  • 2.6.1 语言美的两个维度29-31
  • 2.6.2 语言美的三个层次31-32
  • 2.6.3 语言美的四个价值32-35
  • 第三章 汉语之美35-45
  • 3.1 形式美35-40
  • 3.1.1 汉语的音乐美35-38
  • 3.1.2 汉字的形象美38-40
  • 3.2 内容美40-45
  • 3.2.1 汉语的简约美40-41
  • 3.2.2 汉语的含蓄美41-42
  • 3.2.3 汉语的意境美42-44
  • 3.2.4 汉语的人文美44-45
  • 第四章 审美教育与审美教学45-52
  • 4.1 审美教育的定义45-46
  • 4.2 第一语言教学与审美教育46-47
  • 4.3 第二语言教学与审美教育47-48
  • 4.4 第一语言审美教育和第二语言审美教育的区别48-49
  • 4.5 英语审美教育与对外汉语审美教学的区别49-50
  • 4.6 对外汉语审美教学与对外汉语语用教学的区别50-51
  • 4.7 对外汉语审美教学与对外汉语文学欣赏的区别51-52
  • 第五章 对外汉语审美教学52-60
  • 5.1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52-53
  • 5.2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审美的过程53-55
  • 5.3 对外汉语审美教学55-60
  • 5.3.1 “对外汉语”的定义和对象55
  • 5.3.2 “习得”和“学习”55-56
  • 5.3.3 对外汉语审美教学的教学对象56-58
  • 5.3.3.1 “中高阶对外汉语”的定义56
  • 5.3.3.2 中高阶学习者的水平要求56-57
  • 5.3.3.3 为什么选择中高阶汉语水平者作为本文研究的审美教学对象57-58
  • 5.3.4 对外汉语审美教学的教学目标58
  • 5.3.5 对外汉语审美教学的教学特点58-60
  • 第六章 对外汉语审美教学方法60-67
  • 6.1 汉字审美教学60-61
  • 6.2 语音审美教学61-63
  • 6.3 文化审美教学63-64
  • 6.4 意境审美教学64-65
  • 6.5 其它审美教学65-67
  • 第七章 对外汉语审美教学案例分析67-73
  • 7.1 教学背景67
  • 7.2 课文简介67
  • 7.3 教学对象与教学时间67-68
  • 7.4 教学方法与教学工具68
  • 7.5 教学目标68
  • 7.6 教学过程68-72
  • 7.7 案例分析72-73
  • 第八章 对外汉语审美教学效果评估73-77
  • 8.1 评估设计73
  • 8.2 课堂观察73-74
  • 8.3 调查问卷74-77
  • 第九章 结语77-80
  • 参考文献80-83
  • 致谢8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飞;;大学英语教学与审美能力培养[J];海外英语;2011年02期

2 许崇强;;园林手绘中的审美教学[J];文学教育(中);2011年02期

3 罗华颖;教会学生审视钢琴音乐之美[J];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4 吴思廉;;高中英语的审美教学[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5 杨云杰;;试析贯穿音乐教育始终的审美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09年05期

6 郑翔;;谈设计基础教学过程中的审美环节[J];南平师专学报;2006年03期

7 楼青;;谈谈鲁迅作品的审美教学[J];语文学刊;2007年10期

8 沈婉蓉;;谈谈鲁迅作品的审美教学[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年10期

9 赵定翠;;高中英语愉快教学实践例析[J];英语教师;2008年06期

10 林桂岳;;让美读为古诗词审美教学奠基[J];语文学刊;2007年2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媛;;对外汉语量词教学探索——以量词“串”为例[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2 刘巍;;中文电影在对外汉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六辑)[C];2010年

3 施歌;;“外向型”出版物价值的实现与提升——以《快乐汉语》为例[A];优秀出版物价值论:中国编辑学会第十三届年会优秀文集[C];2008年

4 朱晓军;;量词分类小议----兼谈“量词”英译问题及英汉对比[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杨海明;;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定位与“管用、精当、易学”——以东南亚华裔留学生“了”教学为例[A];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邱亲仁;;双语心理词库构建新型对外汉语双语学习词典[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内蒙古民族大学文学院简介[A];中国少数民族文学60年学术研讨会会议手册[C];2009年

8 李燕;;新词语的研究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A];第二届全国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张俊萍;;利用CTT的汉语自动分析与对外汉语教学软件的开发[A];第二届全国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蒋丽;;浅谈对法汉语初级阶段口语教学[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清区王庆坨二街小学 李立群;论音乐审美教学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N];天津教育报;2010年

2 姜堰市桥头初级中学 杨冬喜;审美教学,,语文课堂诗意的回归[N];江苏教育报;2009年

3 刘菲;向对外汉语老师致敬[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4 记者卢新宁;北大将大力培养对外汉语人才[N];人民日报;2002年

5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郑庆君;对外汉语专业的母语之忧[N];光明日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翟帆;对外汉语推广进入关键时期[N];中国教育报;2005年

7 记者 杨启蒙;涉外汉语培训悄然升温[N];信息时报;2003年

8 记者 唐景莉邋实习生 王萌;北语培养对外汉语“种子教师”[N];中国教育报;2007年

9 赵凤华;我国对外汉语教学师资稀缺[N];科技日报;2004年

10 本报记者 郭晓虹;让全人类分享中华文化[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晓颖;对外汉语有效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文龙;对外汉语初级阶段语块构建研究[D];北京大学;2013年

3 王美玲;对外汉语文化语用教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邓杉杉;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案例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5 李芳兰;现代汉语语义韵的理论探索与习得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 河崎深雪;汉语“角色语言”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7 张春新;《汉俄教学字典》:理论构建与编纂实践总结[D];黑龙江大学;2004年

8 甘瑞瑗;国别化“对外汉语教学用词表”制定的研究:以韩国为例[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9 殷波;中国现代艺术教育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10 李宇宏;现代汉语多义词词义引申认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静;浅谈中高阶对外汉语审美教学[D];广西大学;2013年

2 马玉蕻;中学语文审美教学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3 孙晓红;中学生物学审美教学探索[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陈泽红;浅论小学语文童话审美教学[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5 谷明明;高中语文悲剧性作品审美教学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2年

6 张江;初中语文审美教学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7 於爱萍;中学语文诗歌教学的缺失与审美回归[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8 赵菲;成人高校大学语文审美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9 王睿;语文教育中的审美教学[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10 李娜;文学类文本阅读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0056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10056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97d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