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现代汉语亲属称谓的语块性及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7-10-20 04:36
本文关键词:论现代汉语亲属称谓的语块性及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汉语亲属称谓连结着亲属间的固有关系,也承载着中华的传统文化思想。而对于留学生而言,正确理解、选择和使用亲属称谓不仅意味着其汉语能力的显著提升,同时也意味着对汉文化更深层次的理解。长久以来,亲属称谓教学一直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难点,而对于此方面的相关研究亦显薄弱。对外汉语教学领域中的现代汉语亲属称谓教学也为亲属称谓的理论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平台,同时也为留学生的现代汉语亲属称谓的学习提供了一定程度上的帮助。 本文在语块理论、字本位理论的指导下,综合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对现代汉语亲属称谓系统进行了分析,并以此为基,提出了相应的对外汉语的教学对策,并希望能以此来完善现今的对外汉语教学。 全文共分六章: 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了选题的背景、研究的意义、相关研究综述,还包括了本文撰写过程中所用的研究理论与研究方法。旨在概要介绍本选题的学术价值。并对本文涉及的重要术语加以说明。 第二章通过语块理论所投射的亲属称谓区域,讨论了亲属称谓的语块化,并提出了字本位教学观念。 第三章通过对现代汉语亲属称谓进行分析,并明确其语块性的特征,并对其进行语块分类,使亲属称谓的语块类别清晰化。 第四章则探讨了现代汉语亲属称谓中的特殊语块“大+亲属称谓”,论述了此结构特殊性的所在,并对语块中“大”的特殊性也提出了看法。 第五章从对外汉语教学角度,为现代汉语亲属称谓的教学提出了一些相应的教学方法,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运用“字本位”理论方法来组织对外汉语教学活动。 第六章结论为全文的研究作以总结,并提出了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同时对本选题的继续深入寄予希望。
【关键词】:亲属称谓 语块理论 对外汉语教学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H19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目录7-9
- 绪论9-15
- 第一节 选题的依据9-11
- 一、 选题的背景9-10
- 二、 研究的意义10-11
- 第二节 研究的理论和方法11-12
- 一、 研究的理论11
- 二、 研究的方法11-12
- 第三节 相关研究综述12-13
- 第四节 本文的结构安排13
- 第五节 相关术语说明13-15
- 一、 语块13-14
- 二、 字本位14-15
- 第一章 亲属称谓的语块性及其分类15-19
- 第一节 亲属称谓的语块性15-16
- 第二节 亲属称谓的语块分类16-19
- 一、 有限组合16-17
- 二、 凝固组合17
- 三、 特殊组合17-18
- 四、 复合组合18-19
- 第二章 特殊语块“大+亲属称谓”19-22
- 第一节 语块“大+亲属称谓”的特殊性19-20
- 第二节 语块中“大”的特殊性20-22
- 一、 “大”的显性词性20
- 二、 “大”的隐性词性特征20-22
- 第三章 语块理论下的亲属称谓教学及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22-26
- 第一节 语块化的亲属称谓22-23
- 第二节 “字本位”教学观23-24
- 第三节 “字本位”理论法24-25
- 第四节 隐性词性特征法25-26
- 结论26-28
- 参考文献28-30
- 后记30-31
- 个人简历31-32
- 学术论文研究成果3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旭菁;;汉语语块研究初探[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2 丁洁;;汉语口语习用语语块的特性及其重要意义[J];湖北社会科学;2006年07期
3 郝广伟;;二语习得语块“互联性”和“谐振性”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4 鲁川,缑瑞隆,刘钦荣;汉语句子语块序列的认知研究和交际研究[J];汉语学习;2002年02期
5 陈佩秋;日本留学生拟亲称呼语偏误分析[J];汉语学习;2002年06期
6 贾光茂;杜英;;汉语“语块”的结构与功能研究[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7 邓之宇;;二语语块的语用功能初探[J];琼州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8 蒋苏琴;;惯用语语块的认知理据性及其文化生态探微[J];外国语文;2011年06期
9 陈红;;汉语语块研究[J];社会科学家;2009年06期
10 徐通锵;;“字”和汉语的句法结构[J];世界汉语教学;1994年02期
本文编号:10652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10652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