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对外汉语论文 >

“是”与“的”的本体研究现状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7-11-10 03:17

  本文关键词:“是”与“的”的本体研究现状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的应用


  更多相关文章: “是……的”结构 本体研究 偏误分析 教学建议


【摘要】:“是”和“的”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很高,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更是预科班都要求掌握的。但是“是”和“的”的词性和句法功能很复杂,并且其语义特征有很多种,不易区分。虽然国内外很多学者做出了不同研究,取得了很大成果。但是这些研究都缺乏一定的系统性和标准性。每个学者都是从不同角度研究不同的方面,各抒己见,较少兼顾其他方面,要不就是就相同方面的不同观点相互比较,但是很少注重这些方面的联系。本文就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把成果细化和系统化,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见解。更重要的是,在对外汉语教学的研究中,前人只是在句式方面研究出现的偏误,并基于语料进行分析,然后给出建议,并且很少与本体研究结合,分析出现这种偏误的原因。本文就是把对“是”与“的”本体系统化的分析研究与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问题充分的结合起来,用本体研究解决对外汉语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并给出合理的可行性的建议。 本文从本体研究出发,系统总结了“是”和“的”词性,句法功能和语用条件。从最基础的角度,描述了在现代汉语中“是”和“的”研究和使用情况,为“是……的”格式中各个句型的不同语法功能和语用条件的分析做好准备,并为后文留学生出现的偏误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接着从本体的角度重点分析了“是……的”结构的不同格式,在前人的基础上,分析总结各个句式的句法功能和语用条件,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是……的”句式是一种限制格式,并作出自己的分析和解释。 在进行充分的本体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北京语言大学的HSK动态语料库的资源,对留学生习得“是……的”进行了偏误分析,并从本体角度分析了种种偏误出现的原因。 所有的研究和分析都是为了更好的教学,所以在文章的最后,结合前面的研究和自己仅有的少量经验对“是……的”句式在对外汉语的教学活动中提建议,主要从教材项目的编写和课文与课后练习的配合,老师的讲解,课后的复习巩固等角度提出的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H19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韩梅;“是……的”句的句法语义分析[J];东疆学刊;2005年02期

2 徐静茜;“是……的”句[J];嘉兴师专学报;1984年01期

3 牛秀兰;;关于“是…的”结构句的宾语位置问题[J];世界汉语教学;1991年03期

4 李讷;安珊笛;张伯江;;从话语角度论证语气词“的”[J];中国语文;1998年02期

5 石毓智;徐杰;;汉语史上疑问形式的类型学转变及其机制——焦点标记“是”的产生及其影响[J];中国语文;2001年05期

6 木村英树;;“的”字句的句式语义及“的”字的功能扩展[J];中国语文;2003年04期

7 石毓智;;论判断、焦点、强调与对比之关系——“是”的语法功能和使用条件[J];语言研究;2005年04期



本文编号:11648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11648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e94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