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中“红化”与“绿化”产出之认知阐释
发布时间:2017-12-23 05:33
本文关键词:对外汉语中“红化”与“绿化”产出之认知阐释 出处:《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红化” “绿化” 理据 词汇语用调适 象似性
【摘要】:对外汉语教学中,学习者通过纵聚合、模因、母语负迁移等诸多因素产出了"红化*"。针对该言语现象的产出,目前众多的"X化"理论都难以从深层次阐释清楚,忽略了从实践—认知—语言的角度探究"红化*"和"绿化"各自在英、中文化中产出的理据;未能深入观察"绿化"的词汇语用调适过程。笔者认为,"红化*"、"绿化"的产出无所谓正确与否,它们属于"X(颜色)化"语义场中的不同霍恩等级项,都是对客观世界不同程度的象似而已。
【作者单位】: 攀枝花学院;
【基金】: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项目“川剧中特色词汇研究”(14SA0207)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H195
【正文快照】: 就“X化”结构,国内研究颇丰。朱庆祥等[1]回答了“X化”的来源是汉语本身,存在自身的虚化动因,后来在西方语言的影响下“X化”才流行起来并进一步虚化。周刚[2]根据语义特征、语法特征把“X化”结构大致分3个次类,提出鉴定“X化”具有名词性质的5条标准。周立英[3]等从“化”,
本文编号:13226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1322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