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补语偏误研究述评
本文关键词:结果补语偏误研究述评 出处:《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结果补语是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的重点,国内关于结果补语偏误研究起步较晚,成果尚不成熟。现有研究中偏误语料的采集方式单一,主要采用的是中介语语料库和诱导性书面语偏误的收集方法,同时缺乏口语语料;而研究对象主要是亚洲地区的留学生;其中遗漏和回避结果补语的偏误最多,其原因是汉语动结式表达的特殊性,因此,将动结式作为一个构式或整体进行教学的方法得到多数人的认可。
[Abstract]:Results complement is the focus of grammar teaching in TCFL. The research on resultant complement bias started late in China, and the results are not yet mature. It mainly adopts the methods of collecting interlanguage corpus and inductive written errors, at the same time, it lacks oral data. The subjects of this study are mainly students from Asia; The error of omitting and avoiding result complement is the most, which is due to the particularity of Chinese verb-resultant expression. Therefore, the method of teaching verb-resultant as a whole or as a whole has been accepted by most people.
【作者单位】: 湖北文理学院文学院;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
【基金】:湖北省重点学科立项建设学科成果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2Q207)
【分类号】:H195
【正文快照】: 补语一直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结果补语更是补语教学中的重点。由于结果补语语义指向复杂,而补语又常常是语义焦点,这样给汉语学习者造成一定的误导,使他们认为动结式中的动词可用可不用,使用中往往采取回避策略,或用定语、状语、形容词谓语句来替代结果补语句,并且常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格萨茹拉;;蒙古留学生学习汉语结果补语偏误分析及教学策略[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S1期
2 张娜;;英语国家留学生汉语结果补语使用偏误分析[J];现代语文;2006年09期
3 陆燕萍;;英语母语者汉语动结式习得偏误分析——基于构式语法的偏误分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2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张娟;;国内汉语构式语法研究十年[J];汉语学习;2013年02期
2 陆燕萍;;英语母语者汉语动结式习得偏误分析——基于构式语法的偏误分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2年06期
3 王娇娇;;泰国学生汉语结果补语的常见偏误[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2年11期
4 张帅;;对汉语构式语法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鸡西大学学报;2014年08期
5 曹志宏;王燕萍;;Goldberg构式语法观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戚钟辰;熊乙婷;;试析西语母语者汉语输出的思维过程——以并列标志“Y”为例[A];第八届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论坛文集下[C];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陆燕萍;基于构式语法的汉语动结式习得偏误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梁雪垠;留学生学习汉语结果补语的偏误分析[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3 袁福静;形容词做结果补语的粘着动补结构的研究及其词汇—语法教学模式的思考[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4 蔺俊霞;基于偏误分析的多媒体环境下的结果补语教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刘玉川;泰国初级学生汉语补语习得偏误分析[D];厦门大学;2008年
6 银杰;来华蒙古国中小学留学生适应性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7 李俏;“HSK动态作文语料库”语料分析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9年
8 王娇娇;泰国学生使用汉语结果补语偏误分析[D];西南大学;2010年
9 李盛微;外国留学生汉语习得作文语料库偏误分类及标注设计[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10 周聪;对外汉语结果补语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善继;非对比性偏误浅析[J];汉语学习;1995年06期
2 赵琪;;英汉动结式的共性与个性[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9年04期
3 张怡春;;构式理论与对外汉语教学[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4 杨司薇;对外汉语中结果补语的课堂教学[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5 赵金色;;蒙古留学生学习汉语特点及对策初探[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6 张娜;;英语国家留学生汉语结果补语使用偏误分析[J];现代语文;2006年09期
7 彭国珍;;英汉结果补语结构中补语形容词的差异[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年03期
8 陈满华;;构式语法理论对二语教学的启示[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9年04期
9 鲁健骥;外国人学汉语的语法偏误分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4年01期
10 肖奚强;略论偏误分析的基本原则[J];语言文字应用;2001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赵琪;英汉动结构式的论元实现[D];复旦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杨春雍;越南学生汉语补语习得偏误分析[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车慧;韩国留学生习得汉语补语的偏误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3 金宗燮;韩国留学生使用汉语结果补语的情况考察[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4 胡发宣;泰国学生汉语补语习得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08年
5 王娇娇;泰国学生使用汉语结果补语偏误分析[D];西南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还;汉语结果补语的一些特点[J];语言教学与研究;1979年02期
2 李临定;;从简单到复杂的分析方法——结果补语句构造分析[J];世界汉语教学;1992年03期
3 李艳;;《史记》中的结果补语浅析[J];现代交际;2013年12期
4 张丹;汉语结果补语和趋向补语在法语中的表述[J];法语学习;2002年03期
5 梁银峰;西汉结果补语的发展[J];古汉语研究;2005年01期
6 Rint Sybesma;沈阳;;结果补语小句分析和小句的内部结构[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7 范雨静;;“透”做结果补语情况探析[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8期
8 刘长珍;张燕;;论汉语中表致使义的复合使动和结果补语结构[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9 魏立湘;;可能补语与结果补语[J];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83年04期
10 吕文华;谈结果补语的意义[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2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柯伟智;汉语结果补语与泰语对应形式的对比研究[D];北京大学;2013年
2 朱俊阳;现代汉语双事件结构衍生关系的被动式研究[D];北京大学;2011年
3 王巍;语气词“了”的隐现规律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肖万萍;桂北永福官话特色虚词考察[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沈红红;留学生“住”作结果补语的习得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2 武雄胜;越南学习者结果补语偏误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3 魏冰;泰国学生学习汉语结果补语“完”、“好”、“成”的偏误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4年
4 萧素珍(SRI ANDAYANI WASIONOPUTRI);印尼学习者汉语结果补语习得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4年
5 梁雪垠;留学生学习汉语结果补语的偏误分析[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6 张帆;基于语料库的结果补语认知与教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7 周聪;对外汉语结果补语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8 宋青;韩国留学生汉语结果补语习得特点和偏误分析[D];吉林大学;2013年
9 刘婷婷;对泰汉语结果补语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10 赵占远;汉语结果补语和趋向补语教学设计[D];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4365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14365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