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对外汉语论文 >

梅光迪的语言思想及其对外汉语传播教育

发布时间:2018-03-03 23:19

  本文选题:汉语大师 切入点:梅光迪 出处:《兰台世界》2015年3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梅光迪是"学衡派"创始人之一,同时也是最为典型的"学衡派"代表人物,是20世纪当之无愧的汉语大师。梅光迪作为中国对外汉语教育的先驱,其语言思想在树立正确的传统文化观、建立中华民族文化独立性和汉语的国际推广传播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
[Abstract]:Mei Guangdi, one of the founders of Xueheng School and the most typical representative figure of Xueheng School, was a well-deserved Chinese master in 20th century. Mei Guangdi was a pioneer of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in China. His language thought has made great contributions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correct traditional cultural view,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cultural independence of the Chinese nation and the international promotion and dissemination of Chinese.
【作者单位】: 青岛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山东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基于不确定性降低理论的汉语国际教育文化教学内容研究”(课题项目编号:614Y48)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H19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宝云;;柳诒徵与《学衡》[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2 方习文;;世界语境下文化的选择与分野——论胡适与梅光迪之分合[J];巢湖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3 韩晗;;上清旧文学之弊,下开新儒家之源——关于《学衡》杂志的再思考与再认识[J];船山学刊;2006年02期

4 陈友康;;关于叶德钧之死及他批评吴梅的一桩公案[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5 赵天才;;新历史主义与文学史教学[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年04期

6 陈宝云;;《史地学报》及其群体与《学衡》之关系的探讨[J];东方论坛;2007年06期

7 潘水萍;;批评视野中的一抹亮色——欧文·白璧德思想之现代锋芒及启示[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8 方习文;;五四前后皖籍文人的聚结与分化[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9 潘海军;;梅光迪“致友人书信”之古典诗学立场考[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10 冯庆华;;论人文精神的几个维度[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水萍;古典主义在中国[D];暨南大学;2011年

2 刘继林;民间话语与五四新诗[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丛坤赤;林语堂生活美学观念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4 田彤;转型期文化学的批判[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5 刘墨;乾嘉学术的知识谱系[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6 白春超;再生与流变[D];河南大学;2003年

7 黄晖;现代诗学中的审美主义:中国与西方[D];苏州大学;2003年

8 张雪蓉;以美国模式为趋向:中国大学变革研究(1915—1927)[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徐迎新;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学人比较美学观的人类学分析[D];复旦大学;2004年

10 武新军;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古典倾向”[D];复旦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褚金勇;现代性视域下的“五四”文学革命[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金林;论新文化运动时期胡适的改造国民性思想[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珏荣;论学衡派的中西文化观[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钟绍清;从梁实秋的道德实践和文学实践中探析其文化理想[D];广西民族大学;2011年

5 李敏;浅探梅光迪语言思想对汉语国际推广的启示[D];浙江大学;2011年

6 王磊;学衡派的精英主义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7 刘梅珍;回头看与向前看[D];浙江师范大学;2004年

8 彭雷霆;“五四”后迟来的批评[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9 刘重庆;后“五四”时期文化保守主义的兴起及相关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10 周刚;梅光迪思想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先秦语言思想研讨会暨第三届中国语言学史研讨会”征文通知[J];当代语言学;2008年03期

2 刘亚猛;;言说与秩序:轴心时期中西语言思想的一个重要区别及其当代含义[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3 姚亚平;论孔子的语言思想[J];江西社会科学;1991年03期

4 张永隆;孔子人文语言思想刍议[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93年02期

5 赵运普;毛泽东语言思想试探[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1期

6 冯卉;张迈曾;;语言思想:语言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7 冯卉;;西方主流语言思想对语言学研究的影响[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8 张红燕;邵莹莹;贵超红;;语言学研究中的语言思想[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8年Z1期

9 房运梅;董希文;;论尼采语言思想的颠覆性——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笛卡尔语言思想的批判[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10 时胜勋;;《老子》语言思想的内涵与意义[J];汉字文化;200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郭祖仪;;荀子《正名》篇的心理语言思想初探[A];全国第七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任华东;海德格尔诗化语言观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许小委;论马克思的语言思想[D];复旦大学;2009年

2 房运梅;尼采语言思想研究[D];鲁东大学;2013年

3 涂丽平;海德格尔晚期语言思想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5631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15631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796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