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目标的定位、分层与陈述
本文选题:跨文化交际 + 目标分层 ; 参考:《汉语学习》2007年05期
【摘要】:本文以语言学、第二语言教学、跨文化交际等相关学科理论为指导,基于对外汉语教学的研究特点与现状,在综合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对外汉语教学目标的定位、分层与陈述进行了重新描写与讨论。本文认为:(1)对外汉语教学属第二语言教学,因此其总目标应明确定位为培养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一定位不仅符合第二语言教学的特点与实际,而且对贯彻第二语言教学中的"语言—语用—文化"三位一体的教学原则具有重要意义;(2)对外汉语教学目标是有层次的,下层目标与上层目标层层衔接,共同构成对外汉语教学目标系统;(3)对外汉语教学目标的陈述应特别关注陈述的有效性,总目标层的目标陈述应是纲领性、方向性的,分目标层的目标陈述应既具指导性、示范性,又具可操作性,而底层的目标陈述则应完全是具体、明确、规范、可操作的。
[Abstract]: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theories of linguistics,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on the basis of the achievements of previous studies, this paper aims at the orientation of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TCFL). Stratification and statement are redescribed and discussed. This paper holds that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is a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so its overall goal should be to cultivate the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of learners who regard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which is not only in line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practice of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Moreover,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carry out the trinity of "language, pragmatics and culture" in the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The statement of the goal of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TCFL) should pay special attention to the validity of the statement, and the objective statement of the general objective level should be programmatic, directional, and the goal statement of the goal level should be both instructive and instructive. Demonstration, maneuverability, and bottom-level objective statement should be completely specific, clear, standardized, operable.
【作者单位】: 北京语言大学汉语水平考试中心
【分类号】:H19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莹;对外汉语中的文化教学模式比较和策略分析[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2 杨金成;;试论对外汉语教学目标分类[J];汉语学习;2006年01期
3 王添淼;;教学目标的有效陈述与对外汉语教学[J];汉语学习;2006年03期
4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在美国[J];外语研究;1994年01期
5 程棠;;关于对外汉语教学目的的理论探索[J];世界汉语教学;1999年03期
6 高一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跨越”与“超越”[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年10期
7 袁新;跨文化交际与对外汉语教学[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8 姜丽萍;;关于有效陈述对外汉语教学目标的思考[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9 吕必松;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理论建设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J];语言文字应用;1999年04期
10 崔永华;汉语教学的教学类型[J];语言文字应用;1998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瑜;;对外汉语教学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年01期
2 王玉晓;;浅谈文化导入的新模式[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3 潘崇X;;英语专业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课程设置研究[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4 李冬梅;郑康健;;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跨越与超越[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06期
5 李琳娜;;浅析跨文化交际理论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J];才智;2011年16期
6 杨东焕;;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策略[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7 袁慧;;以案例教学法培养大学生跨文化交际中的“超越”能力[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8 刘丹丹;论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9 袁瑛;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与英语文化教学刍议[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10 赵菲菲;;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余汉华;;多媒体环境下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初探[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六辑)[C];2010年
2 崔希亮;;对外汉语教学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A];对外汉语教学的全方位探索——对外汉语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春新;《汉俄教学字典》:理论构建与编纂实践总结[D];黑龙江大学;2004年
2 吴平;文化模式与对外汉语词语教学[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3 林大津;跨文化言语交际:互动语用修辞观[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4 陶健敏;汉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法体系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洪小熙;汉韩双向语言教学解难[D];山东大学;2008年
6 芮晟豪;传播网络分析:韩国留学生在上海的文化适应模式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7 张家政;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文化哲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8 任永军;先秦汉语的意合语法及其发展[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林秀艳;西藏中小学汉语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10 翟颖华;面向第二语言教学的现代汉语核心词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潇;英国人的文化定势[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白雪;跨文化敏感度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影响[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宋蕾;论英语语言教学中高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朱广瑜;文化语境与高中英语教学[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魏海燕;警务英语口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史敏;基于元认知的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培欣;蒙古族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系统研究[D];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10年
8 刘亚;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融入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9 王明新;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深层障碍研究及其对文化教学的启示[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欣;本科旅游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范开泰;;论汉语交际能力的培养[J];世界汉语教学;1992年01期
2 程棠;;关于对外汉语教学目的的理论探索[J];世界汉语教学;1999年03期
3 高一虹;“文化定型”与“跨文化交际悖论”[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年02期
4 钟华,樊葳葳,秦傲松;非英语专业学生社会文化能力调查[J];外语界;2001年04期
5 束定芳;语言与文化关系以及外语基础阶段教学中的文化导入问题[J];外语界;1996年01期
6 廖光蓉;英语专业基础阶段阅读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几个问题[J];外语界;1999年01期
7 王英鹏;对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社会文化能力的几点思考[J];外语界;1999年01期
8 陈岩;文化理解能力——21世纪外语教育的重要目标[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年04期
9 李培元,赵淑华,刘山,邵佩珍,来思平;编写《基础汉语课本》的若干问题[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0年04期
10 王德s,
本文编号:19058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1905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