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对外汉语教材编写的科学性原则——从留学生习得“值得”的偏误说起
本文选题:对外汉语教材 + 科学性 ; 参考:《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5年04期
【摘要】:科学性是编写对外语汉语教材的首要原则。从留学生习得"值得"的偏误入手,分析了目前对外汉语教材在生词注音、词性标注、词语解释及练习设计等方面的不科学性,进而提出了科学编写对外汉语教材的着眼点。
[Abstract]:Science is the primary principle of compiling textbooks for foreign language and Chines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unscientific aspects of the current teaching materials of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in the aspects of new word pronunciation, part of speech tagging, explanation of words and practice design, and puts forward the starting point of compiling teaching materials for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scientifically.
【作者单位】: 哈尔滨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基金】:哈尔滨师范大学“中国文化传播研究基地”资助 哈尔滨师范大学深化教育教学综合改革项目“留学生本科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培养模式改革方案”资助
【分类号】:H19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耀武,白学军,陶云;不同学习成绩的小学生有意遗忘过程的实验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年02期
2 张慧晶;;对外汉语学习词典应注意的几个词义处理问题[J];辞书研究;2006年03期
3 向增俊;陈永彬;;中低码率高质量声码器的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1989年04期
4 王彤伟;试论古汉语中隐含的民族传统思维模式[J];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5 宋耀武;不同实验材料下有意遗忘过程的实验研究[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6 刘智伟;;试析含同一语素的同义单双音节动词并存并用的原因[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7 施巍巍,李莉;大学英语写作中照应衔接手段的使用特点分析[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05期
8 李菁菁;;汉字繁简亲疏计量研究[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9 赵宏;;英汉词汇系统理据性对比[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10 孙志祥,丁锡芬;汉语句尾助词“了”英译中的“体”的相关分析——基于《骆驼祥子》两种英文译本的研究[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赵宏;英汉词汇理据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海瑛;《万历野获编》分词理论与实践[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王路;中级水平韩国学生汉语能愿动词习得顺序考察[D];吉林大学;2011年
3 袁傼瑜;基于依存树库的英语名词句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4 陈林萍;反义副词“至多”、“至少”的对称与不对称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5 顾娟;英语为母语的汉语学习者能愿动词偏误分析[D];黑龙江大学;2011年
6 王冠;反义语素合成词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吴若愚;少数民族学生汉语篇章衔接方式偏误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赵国瑞;混合词表中的词长效应[D];河南大学;2008年
9 张卫红;衔接理论在专科学生英语写作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10 王艳;泰国初级学生汉语能愿动词偏误分析[D];厦门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牟岭;;准确界定学习者特点——对外汉语教材编写的关键[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8年02期
2 原新梅;杨媛媛;;近30年对外汉语教材中的字母词语[J];广西社会科学;2011年02期
3 吕必松;;关于制订对外汉语教材规划的几个问题[J];世界汉语教学;1988年01期
4 罗春英;张燕军;;对外汉语教材编写的对象国适应性问题研究——基于美国大学权威性汉语教材编写特点的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4年02期
5 王剑虹;;对外汉语教材评析与对比研究——以《实用商务汉语》和《大众汉语》为例[J];考试周刊;2011年71期
6 衣玉敏;;论对外汉语教材中趣味性的实现途径[J];大家;2011年22期
7 卢笛;;国别化对外汉语教材编写的建议——以蒙古国留学生使用的对外汉语教材为例[J];语文学刊;2012年08期
8 ;李泉著《对外汉语教材通论》出版[J];对外汉语研究;2012年00期
9 延慧;;对对外汉语教材针对性的思考[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3年06期
10 杨翼;培养成段表达能力的对外汉语教材的结构设计[J];汉语学习;200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蔡志忠;;从接受美学的角度谈对外汉语教材建设的构想[A];福建省“对外汉语教材建设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蔡志忠;;从接受美学的角度谈对外汉语教材建设的构想[A];首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杨艳;;入门级对外汉语教材词汇的计量研究——基于四套教材与大纲的比较[A];首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尚小萌;;中级对外汉语教材话题选择的研究[A];第五届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2年
5 余克强;;谈对外汉语教材异形词的处理[A];福建省“对外汉语教材建设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李焱;孟繁杰;;初级阶段对外汉语教材汉字输入量及字目选择[A];首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赵越;;对外汉语教材520高频用字部件浅析[A];第二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郭曙纶;;语料库技术在对外汉语教材编写中的应用实践——以《新汉语高级教程》为例[A];第五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李天舒;;框架语义学视角下的对外汉语教材语言点释义研究——以高级综合教材《博雅汉语·飞翔篇》、《发展汉语·高级》为例[A];第五届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2年
10 龙煌汕;;对外汉语教材中兼类词词性标注问题考察——以《发展汉语》为例[A];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论坛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记者 孙海悦 章红雨;人教社研讨对外汉语教材“走出去”[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章红雨;对外汉语教材离世界有多远?[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3 田睿;人教社第二届对外汉语教材研讨会召开[N];中华读书报;2007年
4 ;海外华人谈对外汉语教材教学[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5 记者 雷辉 通讯员 黄爱华;百余志愿教师赴海外教华文[N];南方日报;2010年
6 记者 董洪亮;汉语正在成为全球强势语言[N];人民日报;2003年
7 冯tD;两大瓶颈制约汉语“出口”[N];人民日报;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白家楹;两岸对外汉语教材文化内容比较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2 林恩玉;对“了”在两套对外汉语教材中编排情况的考察与分析[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3 何睿弘;对外汉语教材适切性评价[D];暨南大学;2011年
4 丁宁;从语言和文化的关系看对外汉语教材的编写[D];吉林大学;2008年
5 陈琴;从话题兴趣角度调查对外汉语教材与学习者匹配情况[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6 王彬;对外汉语教材人物角色设计问题探析[D];复旦大学;2010年
7 李蕊娟;试论初级对外汉语教材的编写[D];吉林大学;2012年
8 岑莹莹;对外汉语教材中文化项目的比较研究[D];暨南大学;2012年
9 王珂瑛;现行对外汉语教材生词表的汉英翻译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10 王红斐;少儿对外汉语教材编写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9066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1906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