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对外汉语论文 >

现代汉语词汇词义不对称与对外汉语教学

发布时间:2018-05-19 16:51

  本文选题:词汇词义 + 不对称 ; 参考:《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08期


【摘要】:不对称概念在语言学中有自己特定的内容。词汇词义不对称的成因 :客观存在的制约 ;心理因素 ;人的生物特性 (记忆功能 )的限制。不对称的类型 :从结构项的角度分为二元不对称、三元不对称和多元不对称 ;从逻辑意义的角度分为一方有·一方无的不对称、全·偏不对称和交错不对称。多义词义项的不对称。同义词之间的不对称。反义词之间的不对称。汉语词汇词义的不对称与对外汉语教学。语言成分在对称模式中发生的不对称分布的研究成果对人机对话研究有着重大意义
[Abstract]:The concept of asymmetry has its own specific content in linguistics. Causes of lexical meaning asymmetry: objective constraints; psychological factors; limitations of human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memory function). The types of asymmetry are divided into binary asymmetry, ternary asymmetry and multivariate asymmetry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structural terms;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logical meaning, they are divided into asymmetries with one side without one side, full partial asymmetry and staggered asymmetry with one side. The asymmetry of a polysemous term. Asymmetry between synonyms. Asymmetry between antonyms. Asymmetry of word meaning in Chinese Vocabulary and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asymmetric distribution of linguistic components in symmetric models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study of man-machine dialogue.
【作者单位】: 西南民族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H19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禀诚;;新闻标题的分句隐含[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1年04期

2 方蒙;;现代汉语比较句比较项的不对称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7期

3 田宇贺;;基于真实语料的“这会儿/那会儿”系列的不对称考察[J];广西社会科学;2011年07期

4 程超;;浅析“好/好不+A”中的A[J];青年文学家;2011年09期

5 宫钦第;;《切韵指掌图》德韵四配试释[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胡佩迦;;“差不多”和“差点儿”的认知考察[A];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闫立媛;;这样用好不好?[A];黑龙江省语言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祝克懿;;口语称谓语的缺环现象考察[A];文学语言理论与实践丛书——辞章学论文集(下)[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沈锡伦;汉语音节的特点[N];语言文字周报;2007年

2 李轶 吉林大学文学院;情感类义位的范围与分类献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朴珉秀;现代汉语方位词“前、后、上、下”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2 谢白羽;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比较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尹洪波;否定词与副词共现的句法语义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8年

4 胡清国;否定形式的格式制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5 王冬梅;现代汉语动名互转的认知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6 蒋华;现代汉语“这/那”类指示代词的多维度考察[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霞;“V_1也V_1P”结构的多角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蔡tq;与“下去”相关的不对称问题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3 曲红艳;反诘语气副词的功能考察[D];延边大学;2004年

4 谌金中;“多/少+N”结构多角度考察[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5 黄敏;仙桃方言中动词“上/下”带宾语的对称性情况考察[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6 刘芳;医生患者对话中的对称和不对称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7 艾丹;现代汉语“对/错”形容词用法的多角度考察[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8 丁志丛;“开+NP”结构考察[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9 王文文;两岸词汇词义对比分析[D];鲁东大学;2012年

10 吴乐雅;现代汉语反义词的对称与不对称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9108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19108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2c7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