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语法、教学语法与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的建设
本文选题:理论语法 + 教学语法 ; 参考:《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年04期
【摘要】:教学语法离不开理论语法的支撑,传统语法、结构主义语法影响了对外汉语语法教学几十年,近些年来一些开拓性的理论语法研究成果——三个平面理论、配价理论、认知理论、语法化理论等对语法教学中的一些疑难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很好的阐释空间。探讨理论语法、教学语法与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的关系,对建立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及编写对外汉语教材有着重要的指导价值。
[Abstract]:Teaching grammar can not be separated from the support of theoretical grammar. Traditional grammar and structuralist grammar have influenced the teaching of grammar as a foreign language for several decades. In recent years, some pioneering achievements in theoretical grammar research-three plane theory, valence theory, Cognitive theory and grammaticalization theory provide a good explanation space for solving some difficult problems in grammar teaching. Discuss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oretical grammar, teaching grammar and teaching grammar of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has important guiding value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grammar system of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and the compilation of textbooks for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作者单位】: 哈尔滨师范大学
【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一般)“对外汉语教学语法释要”(项目编号:10552074)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H19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泉;;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研究述评[J];世界汉语教学;2006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苏旭;;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10期
2 江岚昱;;浅谈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研究的重要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12期
3 佟和龙;;最简方案框架下“连”字句的句法推导[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11期
4 雍茜;;构式“VP+在+L”与动词的语义整合[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5 王媛;;从“方向”的角度对现代汉语单音节动作动词分类[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6 郑超;;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义分析法——从“动+补+宾”结构的表现形式和语义关系看语义教学[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7 马一丹;;对外汉语教学发展现状研究[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年03期
8 魏爽;;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音乐与影视的应用[J];才智;2012年04期
9 刘国辉;;认知句法学的研究目标、原则和方法[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10 高霞;英语国家学生学汉语结构助词“的”的偏误分析[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崔永华;;对外汉语教学学科30年学术研究回顾[A];2008学术前沿论坛·科学发展:社会秩序与价值建构——纪念改革开放30年论文集(上卷)[C];2008年
2 刘宏帆;;“把”字句的习得研究及其教学——基于中介语语料库的研究[A];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陈星;;介词短语“在+处所”结构的分布类型及其语义研究[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张娜;王玲娟;;从巴蜀菜名的独特视角品析中国文化底蕴[A];2010年重庆市语言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李天舒;;框架语义学视角下的对外汉语教材语言点释义研究——以高级综合教材《博雅汉语·飞翔篇》、《发展汉语·高级》为例[A];第五届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阮氏黎心;汉越人体名词隐喻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金圈;汉语单音方位词与单音动词的偏正性组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曾海清;现代汉语同语式全方位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4 陈丽霞;戏剧话语语用修辞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5 吴春红;现代汉语位事范畴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李菡幽;基于学习策略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语法偏误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7 赵允敬;现代汉语单音节形容词的认知语义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8 甘瑞瑗;国别化“对外汉语教学用词表”制定的研究:以韩国为例[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9 刘伟;现代汉语代词隐现的动态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10 李遐;新疆维吾尔族学生汉语介词学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刁艳红;汉语句法语义歧义研究综述[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杰;“都VP了,S”句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康锦涛;“V上/下”中“上/下”的分析与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葛春意;关于人体隐喻词语的探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刘炳璐;汉语股市用语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娟;对外汉语初级口语教材语音练习设置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7 付小琴;对外汉语初级教材语法点的选用与编排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8 李冬萍;中级对外汉语教材生词注释模式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9 刘娱;事件性临时称谓语的社会语言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郑雷;国际学校汉语学习环境创设[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龙青然;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重点和难点[J];汉语学习;1990年03期
2 郭熙;理论语法与教学语法的衔接问题——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为例[J];汉语学习;2002年04期
3 吴勇毅;语义在对外汉语句型、句式教学中的重要性──兼谈从语义范畴建立教学用句子类型系统的可能性[J];汉语学习;1994年05期
4 胡裕树;试论句子类型的研究[J];汉语学习;1995年05期
5 胡炳忠;;基础汉语语法点的针对性及试分类[J];世界汉语教学;1987年02期
6 佟秉正;;汉语语法的对比教学[J];世界汉语教学;1988年01期
7 ;现代汉语基本句型[J];世界汉语教学;1989年01期
8 ;现代汉语基本句型(续三)[J];世界汉语教学;1990年01期
9 郑懿德;;对外汉语教学对语法研究的需求与推动[J];世界汉语教学;1991年04期
10 陆俭明;郭锐;;汉语语法研究所面临的挑战[J];世界汉语教学;1998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千山;俄语理论语法课任务刍议[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3年03期
2 唐善生;分析·比较·创新──读张先亮新著《理论语法研究与比较》[J];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3 之见;传统语法与理论语法在教学中的精妙结合──《英语理论语法》评介[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94年03期
4 马翠玲;汉语语法教学的几点思考[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5 杨成虎;语法化研究与英语教学[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6 徐俊霞;“V见”之“见”的语法化过程[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7 卞觉非;理论性和应用性:理论语法与教学语法的分野[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8 潘国英;论明清白话小说中表持续义的“在这里/那里”[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9 王振来;;从语法化和方言的角度考察被动标记[J];汉语学习;2006年04期
10 刘红蕾;;《诗经》中的“所”[J];科教文汇(上半月);2006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林璋;;“てしまぅ”的语法化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周国辉;隋虹;;语言语境语法化作用的英汉语对比分析[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杨成虎;;与语法化平行的音系变化连续统问题[A];第六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3年
4 周国辉;;实用虚化 虚用实化——语法化与词汇化的辩证研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5 王建设;;从明清闽南方言戏文看“著”的语法化过程[A];福建省语言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6 邹仁;;“了”、“却”的语法化以及“了”、“却”的替换[A];2007年福建省辞书学会第18届年会论文提要集[C];2007年
7 晏尚元;;指示词THAT的语法化研究[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8 冯志伟;;判断从属树合格性的五个条件[A];世纪之交的中国应用语言学研究——第二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9 赵学德;;论语法化术语译名的标准化[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10 高蕊;;从认知角度谈“来”字的语法化——从上古到现代的历时考察[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吴福祥整理;人文社会科学前沿扫描(语言学篇)[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2 储泽祥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储泽祥:追求理论方法创新是核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3 李娟;一部引人思考的理论语言学著作[N];中华读书报;2008年
4 张骅;语言所举办两场学术演讲会[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5 ;发挥学科特色 创新理论体系[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6 引甫;颇具特色的语文工具书[N];光明日报;2007年
7 高山杉;“学术女超人”原来是“书皮党人”[N];东方早报;2010年
8 丁帆;超越布斯[N];中华读书报;2004年
9 宗守云 上海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教授;语言研究创新要关注:前沿、文献、理论与写作[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10 卢卓群;研究汉语句法机制的力作[N];光明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自群;现代汉语方言持续标记的比较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2 高增霞;现代汉语连动式的语法化视角[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3 张尹琼;疑问代词的非疑问用法[D];复旦大学;2005年
4 周静;现代汉语递进范畴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SYEDA ARZOO RIAZ(阿珠);汉语与乌尔都语量范畴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6 蔡华祥;盐城(步凤)方言动态助词及相关语法手段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7 李晋霞;现代汉语定中“V双+N双”结构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8 齐春红;现代汉语语气副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9 朱明来;宋人话本动补结构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10 尹海良;现代汉语类词缀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慧;唐以前“得”字及相关“得”字句的演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张蕾;现代汉语否定式“把”字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3 孙琦;《颜氏家训》连词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4 孟静;Be going to结构规约含义的语法化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李文星;使、叫、让在现代汉语兼语句中的语法化[D];河南大学;2004年
6 李向华;汉语中“个”的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4年
7 范群;“给”的语法化考察及其在句子中的焦点标记功能[D];山西大学;2005年
8 尤翠云;名词谓语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9 骆美婵;主谓插入语的考察[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10 彭吉军;“X不X”结构的语法化考察[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0858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20858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