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单篇语料的教学单元分析
[Abstract]:In the 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 teaching it is necessary to divide the teaching units according to the structure semantic and logical pause of the single teaching corpus. The largest teaching units of monologue and conversational corpus are paragraphs and discourse chains, following are sentences, logical pause layers and words. Since there is no formal sign of teaching unit division in conversational corpus, discourse analysis theory is used to divide dialogue aspect teaching unit division. The unit division of teaching corpus has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n classroom teaching reading and teaching corpus components in classroom teaching time distribution.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
【分类号】:H19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方珠;论社交指示的翻译[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2 徐宏亮;称呼语的社交指示功能[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3 李建军;复数第一人称代词的功能指称[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4 尹富林,汤九华;英语歧义结构及其化解方法探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5 赵文辉;英语重复现象的语用功能[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6 林素容;语码转换的社会语用分析[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7 范朝秋,张璇;礼貌理论与英语教师课堂用语[J];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2期
8 徐志敏;广告词中的会话含意[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9 徐晓艳;从语用学的角度分析英语幽默[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10 李亚南;英语词汇歧义漫议[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Yu Junping;英汉双语词典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英文)[A];亚洲辞书学会第一届年会论文集[C];1999年
2 朱其智;;“由”字句的语篇分析[A];第七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2年
3 余维;;话语指示的语用对比分析与应用[A];第八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东晶;俄汉代词指示语对比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1年
2 牛保义;相信和怀疑:附加疑问句认知研究[D];河南大学;2002年
3 梁敬美;“这-”、“那-”的语用与话语功能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4 廖美珍;问答:法庭话语互动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5 胡健;逆证推理与言语理解[D];复旦大学;2003年
6 姜玲;英汉隐喻句对比研究英汉隐喻句对比研究[D];河南大学;2003年
7 王道英;“这”、“那”的指示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8 聂仁发;现代汉语语篇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9 刘佐艳;语义的模糊性与民族文化[D];黑龙江大学;2003年
10 文贞惠;现代汉语否定范畴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业兵;从语境角度考察词义演变的规律[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2 周漓云;从语境角度分析英汉互译中语言的得体[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3 张焰明;《简·爱》两个译本评析[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4 李芳;论商务谈判中的礼貌语言策略[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5 李怀奎;语用能力与礼貌原则[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6 张林雅;翻译的语用观[D];曲阜师范大学;2000年
7 张建华;英汉呼语对比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0年
8 王蕾;模糊语言及其翻译[D];广西大学;2001年
9 徐云知;近20年语感及语感教学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10 徐萍;[D];苏州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鸿翔;;系统论三原则与单元教学[J];语文教学通讯;1990年10期
2 韦志成;;语文单元教学的必然与自由[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2年02期
3 周南山;;新时期中学语文单元教学研究综述[J];语文教学通讯;1989年10期
4 陶永铭;;浅论自读课的意义和教师的作用[J];语文教学通讯;1990年04期
5 韦新民;汪一群;许世海;;说明文单元整体教学尝试[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1年01期
6 张伯文;;语文单元教学小议[J];语文教学通讯;1993年02期
7 陈盈新;;试析朱文雄先生的“高级汉语综合”课[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8 袁新明;李炎发;;语文单元教学中的知识教学[J];语文教学与研究;1991年06期
9 胡继濂;现代汉语教学中的问题贯穿法[J];山西成人教育;1998年11期
10 刘慧莲;;“模拟情境”教学法在应用写作教学中的运用[J];职业教育研究;2008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蒋可心;;对外汉语教学高级阶段精读课教学的一种尝试[A];世纪之交的中国应用语言学研究——第二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2 陈光浦;;外语多媒体资源库体系建设研究[A];北京高教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07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毓民;汉语国际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YEAP CHUN KEAT(叶俊杰);马来西亚华文教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爽;基于对比实验的泰国儿童汉语教学模式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2 范晓菁;对外儿童汉语教材的分析与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3 刘善涛;基于《信息库》的对外汉语新词教学研究[D];鲁东大学;2011年
4 王朗;关于汉语视听说材料分级处理的思考与实践[D];复旦大学;2011年
5 王睿昕;明德模式海内外项目对比研究及国内汉语教学对其的借鉴[D];云南大学;2012年
6 乔多诺娃;针对POLYGLOT培训学校初级B班学习者的综合课教学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成琳;对外汉字课的设计[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陈霞;浅谈对外汉字教材的编写策略[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9 刘丹青;对外汉语中汉字笔顺教学软件的研究与实现[D];云南大学;2011年
10 闫晶;游戏式任务教学法在国际汉语教学中的应用[D];黑龙江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1282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2128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