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国际推广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创新研究与实践
[Abstract]:Chinese international promotion is an important strategy to strengthen cultural soft power and realize peaceful developmen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international popularization of Chinese language in the new era, the cultivation of talents in the communication of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must innovate and optimize the existing curriculum system in order to highlight the 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bilingual and bi-cultural". Improve the ability of native Chinese students to use English (or other languages) for language teaching and cultural communication.
【作者单位】: 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基金】: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2011年院级课题“基于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汉语国际推广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创新研究与实践”(编号:11YJ18)的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H19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AnjumP.Saleemi;金木;;第二语言习得之输入[J];国外外语教学;1990年04期
2 何华珍;孙德平;;对外汉语专业“2+X”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浙江财经学院为例[J];汉字文化;2010年03期
3 许琳;;汉语国际推广的形势和任务[J];世界汉语教学;2007年02期
4 刘宏刚;;《二语习得研究与中国外语教学》评介[J];中国外语教育;2008年04期
5 黄桂凤;;对外汉语专业3+1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以玉林师范学院对外汉语专业为例[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6 熊家良;黄高飞;;对外汉语专业“三型一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初探——以湛江师范学院为例[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红;;本地文化资源的利用与安徽对外汉语教学[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2 齐中华;欧阳俊林;;中介语及语言错误与二语习得[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3 丁孝莉;;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综合教学法[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0期
4 李天洙;韩国大学汉语教学状况分析[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5 彭利贞;试论对外汉语教学语言[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6期
6 刘永权;;远程国际汉语教育的课程设计与开发——英国开放大学“学汉语”课程所带来的启示[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7 曾学慧;;对外商务汉语与基础性对外汉语衔接问题探讨[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06期
8 谷建军;词汇中的文化蕴含[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1998年04期
9 陈永莉;;试论汉语国际推广的文化战略定位[J];北京社会科学;2008年04期
10 王光和;汉字繁简之分与对外汉字教学[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张文浩;;汉语国际推广中的宣传策略及其受西方国家的影响[A];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论坛论文集[C];2013年
2 赵雨佳;王虹;;汉语国际推广肩负的使命[A];汉语国际推广专题研究论文集[C];2012年
3 施慧敏;;对外汉语教学与汉语国际推广的关系[A];汉语国际推广专题研究论文集[C];2012年
4 樊瑞凯;;汉语国际推广需要什么样的教师[A];汉语国际推广专题研究论文集[C];2012年
5 杨竹影;;汉语国际推广是否有助于本国人就业[A];汉语国际推广专题研究论文集[C];2012年
6 谢淼;;如何建立切实可行的汉语国际推广机制[A];汉语国际推广专题研究论文集[C];2012年
7 刘冬冬;;汉语国际推广的未来走向[A];汉语国际推广专题研究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章石芳;族群文化认同视野下菲律宾华族移民母语教育发展及方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2 冯忠芳(KIATTISAK SAE FONG);泰国中小学本土汉语教师发展的历时考察与标准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谢玲玲;以文化为核心的美国汉语教学模式探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4 张尹琼;疑问代词的非疑问用法[D];复旦大学;2005年
5 吴平;文化模式与对外汉语词语教学[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6 尹蔚;多维视域下的有标选择复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7 王洋;对维汉语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张治国;全球化背景下中美语言教育政策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何丽英(KATEMATU DUANGMANEE);泰国华侨学校汉语教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10 管春林;汉英否定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媛媛;辽宁省汉语国际推广方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黄晓宣;农村高中学生英语写作母语负迁移现象及相关对应策略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海丹;汉语课文化内容及文化要素导入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温明亮;泰国孔子学院发展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5 王静;汉语国际教师胜任力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6 廖江;日企内部汉语推广可行性分析与建议[D];暨南大学;2011年
7 刘顺芬;泰国清迈大学汉语专业总体设计调查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8 向p芪,
本文编号:21712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2171284.html